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李月亮 半夏

每晚八点四十 陪你看世事

前几天的新闻:

浙江温州一个爸爸,辅导孩子作业时情绪崩溃。

拿起一个大石榴,把孩子的脾脏砸裂了。

辅导作业的悲剧,越来越多。

今天,我想从根本上给大家讲讲。

我们在因为孩子学习生气的时候,到底气的是什么。

01

李月亮 ☽

陈先生的儿子亮亮,上小学三年级。

前几天他陪儿子写作业。

有一道数学题,亮亮卡住了,怎么都不会算。

陈先生讲了半小时,说得口干舌燥,孩子就是不懂。

不但不懂,还心不在焉,一会转笔,一会吃东西,一会上厕所。

陈先生急火攻心,气得拿起桌上的一个石榴就狠狠砸了过去。

石榴砸在了亮亮肚子的左侧。

孩子大叫一声“好痛”,然后就不敢再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先生本来以为没啥事。

不想,第二天早上,亮亮腹痛难忍。

送到医院一检查,陈先生肠子都悔青了——

亮亮的脾脏破裂出血,很可能要摘除。

医生解释,脾脏是一个储血器官,上面有很多血管。

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导致大出血、休克,危及生命。

而且脾脏的质地像豆腐一样,很脆弱,破裂之后是缝不起来的,只能整个摘除。

可怜的孩子,因为一道数学题,遭了这么大的罪。

02

李月亮 ☽

新闻底下,我看到有人留言:

父母陪孩子写作业,应该是个温馨的场景啊,至于如此动怒吗?

说这话的大哥,我猜是没给孩子辅导过作业。

否则他一定会知道,那个急火攻心来得多么容易。

事实上,这几年关于陪娃写作业的灾难片,频频上演——

去年七月,安徽一个妈妈辅导孩子作业时,被气得情绪失控。

一边疯狂尖叫,一边怒扇孩子十几个耳光。

还扇了自己一耳光,踹翻了身旁的风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一个爸爸,检查儿子作业时,发现字迹太凌乱,要求他重写。

儿子磨蹭了半天也没下笔。

爸爸火了,扬手就往儿子头上打去。

儿子下意识地用手去挡。

结果手上的铅笔直接扎进了后脑勺,足足深达7厘米。

——可见爸爸这一巴掌使了多大的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更惨的。

陕西武功县一个怀孕的妈妈,觉得儿子写作业不用心,多次用力打儿子的头。

结果第二天凌晨4点多,她发现儿子在呕吐。

赶紧送到医院,但为时已晚。

儿子抢救无效,死了。

这位妈妈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李月亮 ☽

有的家长攻击孩子,有的家长气出内伤。

前段时间,明星关凌发视频说,她42岁的第一天,是在医院度过的。

因为她家有两个孩子,一个二年级,一个六年级。

头天晚上,她辅导俩孩子的作文和阅读理解。

结果当天晚上就心口绞痛,第二天就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刘先生,每天辅导三年级的儿子做作业。

有天,一道题他讲了无数遍,孩子就是听不懂。

刘先生气得胸口发闷,赶紧叫来老婆“顶上”。

老婆又讲了半天,孩子还是一脸懵。

坐在一旁的刘先生忍不住了,腾地一下站起来。

却突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随后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

最终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差点丢了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的陈女士,在给8岁儿子辅导作业时,发现儿子学习态度很不端正。

她批评了儿子几次,儿子都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陈女士气急攻心,感觉呼吸急促、四肢麻木,双手痉挛。

经诊治,陈女士患上了“过度换气综合征”:

情绪激动下呼吸频率加快,导致体内氧气浓度过高,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湖南益阳的夏先生,本身有1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

有次辅导孩子作业时,发了老大一通脾气。

随后就一直头痛。

而且看手机时,发现好多字都不认识了。

他赶紧去医院,被诊断为脑梗死。

住院期间,夏先生又因为担心孩子学习差,患上了“卒中后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

因为辅导作业,家长们气到停经的,心梗的,脑出血的……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气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网友们对此的反应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李月亮 ☽

这一桩桩悲剧,听起来似乎像段子。

但真正身处其中的家长,可能笑不出来。

因为是真的气,真的焦虑,只能的压力山大啊。

所以今天,月亮想从根本上讲一讲,写作业这件事。

它看起来很小,但其实对我们影响重大。

非常值得好好思考。

第一,父母为什么会因为孩子作业如此生气?

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期待过高。

现在跟过去年代不一样。

过去一家好几个孩子,而且孩子们长大以后的人生差别不大。

大概率都是种地。

所以父母也不会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太较劲。

但现在不同了。

现代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拉得非常大。

一个清华博士和一个农村文盲,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们做父母的,常常是眼睁睁看着别人位高钱多,豪车大宅,样样如意。

自己身处中下层,挣扎求生,苦苦支撑。

想改变却力不从心。

于是不由得就把期望转到孩子身上。

希望他能追上去。

为父母争气,为自己逆袭。

起码不要一辈子落到底层受苦。

而且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这个家庭的未来,也便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在父母的心里,他绝不能输。

不能输,就不能差。

尤其学习不能差。

因为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好成绩是通往成功最靠谱的路。

而孩子白天在学校学习如何,父母其实也看不到。

我们最能感受的,就是他晚上回来写作业。

那么问题就来了。

你这边殷殷期盼,咬紧牙绷足劲,盼着他有好成绩。

而他那边稀里马虎,干啥啥不行,学啥啥不会。

那你自然就很容易气炸。

第二,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生气?

当然不该。

首先,孩子没理由承担我们那么高的期待。

我们自己是普通人。

孩子大概率也是普通人。

我们教育孩子的正确心态应该是——

“你如果能有出息,那最好。不能的话,做个普通人也没问题。”

而不是“你可一定要有出息,否则你和咱家这辈子就完了”。

其次,你的暴怒,会让孩子很受伤。

你对着孩子哇哇哇一顿吼。

你自己是宣泄了压力和愤怒,你是爽了。

但那些负面情绪,就变本加厉地传递给了孩子。

小小的孩子,根本无法理解你的焦虑。

却不得不背负起这样的重压。

而他又无处可宣泄。

慢慢的心理一定会出问题。

然后大概率就会出现几方面的状况:

第一,抗拒学习。

第二,反感父母。

第三,情绪抑郁,严重的就会抑郁症。

第四,沉迷游戏,以排解内心的压抑。

孩子可能本来学习能力就一般。

再丧失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你说他成绩还能好不。

你气急败坏地逼他学习,本意是为他好。

但结果可能正相反——

把孩子伤得体无完肤。

成绩更不行了,心理还不健康了。

你说你这气生的,哪有一点好处?

第三,如何才能不生气?

很多父母会说:

我也知道不该发火,可是忍不住啊。

而且孩子真的气人,换你你也忍不住。

这就要说说我的经验了。

我儿子今年高一,从小基本都是我辅导作业,我确实很少发火。

这些年我也跟好多家长都聊过。

总结了一大把经验,今天跟大家仔细说说。

1,要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

我们大人,太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孩子。

但事实上,孩子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孩子和父母的思维方式,有巨大差异。

比如我们大人知道了1+1=2,就肯定知道2-1=1,傻子都能想到。

但小孩子只拥有单向思维。

他只会从左边推到右边,根本不会倒过来推想。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会,就觉得孩子必须会。

这是很傻的。

再比如那种“假设四只兔子和两只鸡关在一个笼子里”的数学题。

大人肯定知道这就是为了让你算数,到底是鸡是鸭不重要。

但孩子就会认真,就会想鸡会不会跟兔子打架,谁会赢。

这就是孩子的正常思维模式。

这么思考的孩子才正常。

你必须得全然接受。

不能要求他像大人那样秒懂出题者的意图。

否则就是你有病。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暴怒,都是因为自己无知,不懂孩子的思维方式。

自以为是地觉得孩子就应该是怎样怎样。

然后发现孩子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就暴怒。

这实际上是一厢情愿的无知,是高高在上的霸凌,对孩子来说非常不公平。

所以一定要改掉自以为是的想法,多去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思维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要了解孩子天性,允许孩子吊儿郎当。

也有很多家长会说:

我不是气他不会做题,而是气他那副吊儿郎当的态度。

一坐到学习桌前,浑身就开始刺挠。

一会抠橡皮,一会咬指甲,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

就那么一点作业,搞到夜里十二点都写不完。

一看他那样,体内真是有股邪火在窜动,压都压不住。

息怒。

稳住。

这个事其实跟上面那个一样。

属于孩子很正常的表现。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动,爱探索。

就是没耐心,坐不住,容易被外界动静吸引。

几岁的孩子,耐心就只有十分钟。

他写十分钟作业就要玩一会,这就是他正常节奏。

我们必须得坦然接受。

咱是希望孩子坐那一口气把所有作业写完。

但那根本不符合他的天性。

他做不到不是他的错,是你的期望有错。

而且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就是伴随着痛苦、压力的。

咱们大人现在要学习一本微积分,恐怕也是如坐针毡。

孩子就更是。

你别觉得孩子学的东西简单,他就应该很愿意学。

那些东西你觉得简单,对孩子来说,就是他的微积分,他的机械设计。

如果现在让你学微积分,你有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埋头苦学一整天不喊累?

你要做不到,就不能这么要求孩子。

就得允许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磨洋工。

他要喝水,就让他喝点水。

要抠指甲,就让他抠一会指甲。

这都是人家的正常需求。

你不但不能生气,还得满足。

并且想各种办法帮他完成学习这项辛苦的任务。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写作业,都是这样的画面:

孩子伏案写作业,父母在旁边眼都不眨地盯着。

一出点什么小错,父母马上就开始纠正,勒令孩子擦掉重写。

一开点小差,父母马上喝止,要求他专心学习。

孩子战战兢兢,唯恐出错。

抓耳挠腮,浑身难受。

长期处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孩子爱写作业才怪了。

其实写作业这件事,对孩子来说,就相当于在拉一辆沉重的大车爬坡。

父母在旁边要做的,不是各种挑剔,又是姿势不对了,又是思路不对了。

更不是监督吓唬,逼着他一直拉,不能停。

我们真正该做的,是陪伴,鼓励和引导。

我儿子小时候写作业极其艰难,比一般小孩都难搞。

但我也以鼓励为主。

每次他磨磨唧唧写出几行字,不管多潦草敷衍,不管我看得多糟心。

我都是要强行找出一个稍微好看点的,夸他“这个字写得真棒”。

然后说“我看看下面还能不能写出这么好的字了”。

他就能再认真写几个。

然后因为我基本都是(昧着良心)表扬他,不逼他。

他也很喜欢我在旁边陪伴,对学习也保持了基本的兴趣。

到现在也不排斥学习。

而保留了学习兴趣的孩子,越到后面就会越省心。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一个陪孩子写作业的硬核技巧。

那就是六个字,非常简单:

“多鼓励,少生气”。

我们真的不用太执着于纠正、逼迫孩子。

安安静静地陪伴,心平气和地引导。

让孩子舒服,我们也舒心,两全其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如果实在没办法,不如干脆放手。

如果你的教学能力、情绪控制力实在不太行。

那么,不如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给孩子请个家教,或者交到托辅机构。

让他们在孩子学习上帮帮忙。

之前岳云鹏因为辅导女儿作业,非常崩溃,就手写了一个招聘启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起来有点像开玩笑。

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人家专业的人不会动那么大怒。

也不会伤害孩子。

你花点钱,换来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

还是挺值的。

最后说一句。

其实那道怎么也学不会的题,不是非得今晚必须学会。

它也根本不能说明孩子就是笨,就是人生无望。

父母老跟那么一道题较劲,不是认真负责。

而是轴,是霸道,是心理障碍。

在孩子漫长的一生里。

一道难题,一次写不完的作业,本来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如果因为那道题,引发了连锁灾难。

后果就严重了。

——爸爸或者妈妈的崩溃、责难、伤害,很可能给孩子留下永恒的阴影。

让孩子在人生刚起步的阶段,就遭遇狂风骤雨。

浇熄了他们稚嫩的热情,毁灭了他们脆弱的信心。

这损失不可计量。

这也肯定不是我们的初心。

所以,与其在暴跳如雷中把一切搞砸。

不如在温暖和煦中,帮孩子积蓄力量。

让孩子轻装上阵。

信心满满地,热情洋溢地,一路向前。

如果你也认同,就点亮【赞】+【在看】吧。

──── 全文完 ────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活得清醒》当当网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