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梅里雪山下住着一位老人,常到澜沧江边的西当村借粮。老人来无影去无踪,西当村的村民们都对其来处充满好奇与疑惑,屡次跟随却总是跟丢。终于有一次,他们决定在借给老人的小米口袋上扎出小洞以追寻其行踪。村民们紧随着一路洒落的小米,痕迹在一处巨石前停止,村民翻过巨石,才发现树林遮蔽处有一个村庄。从此,雨崩这个神秘而美丽的村庄才为外界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麻辣坚坚

伴随着持续的户外热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徒步的方式拓宽生活,在路上探索、感受、存在,与大自然交换能量,与自我真诚地对话。小红书于2023年起策划了“此生必徒”系列活动,第三站选在雨崩,以国内内容扶持者的身份,带领大家用脚步探寻这片藏地秘境的独特魅力,全身心感受自然的辽阔与神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复一年,雨崩一直是无数旅人的心之所向,它座落于梅里雪山深处,犹如神女怀中的一颗明珠。它是写作者笔下的神秘之境,摄影师镜头里的梦幻天堂,也是诸多徒步者心中此生必至的诗与远方,他们渴望在这里探索自然的奥秘,与天地对话,收获一份难以言喻的心灵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swing_窝

梅里雪山的主峰名叫卡瓦格博,藏语意为“白色的雪”,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云南省第一高峰。在藏文经典中,卡瓦格博常被称为“绒赞卡瓦格博”,这个名字具有极为深远的含义:“绒”描述了河谷地带的自然地貌,而“赞”是神灵名,也有强大、险峻的意思,讲述着这座山在人们眼中的神圣与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swing_窝

卡瓦格博至今仍是一座未登峰。当地村民视它为山神、亲人,虔诚感谢其长久的福泽庇护,也敬畏其庞大的神性力量。1990年11月至1991年1月, 中日联合登山队员曾尝试攀登卡瓦格博,结果全员17人均因雪崩遇难,成为当时世界登山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山难事件,引发关于人与自然、文化与信仰的深思。2000年,鉴于卡瓦格博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这座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将永远不允许被攀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麻辣坚坚

另一座必须提到的雪山是缅茨姆,又称神女峰,藏语意为“大海神女”相传是卡瓦格博的妻子,山形高耸挺拔、优雅而锋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麻辣坚坚

在下雨崩村,你可以近距离瞻仰神女缅茨姆和五冠峰。每当天气晴朗的日出时分,随着阳光洒落,终年积雪的白色雪峰被染成桃红色、金色,眼前的景象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定格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庄重而动人心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坨本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崩的美,四季皆宜,而春夏也许是雨崩最美的季节。冰雪消融,冰湖澄澈如翡翠,神瀑又一次飞驰而下,森林中的石头上满是茂密的苔藓,树枝上悬挂着长长的松萝,高山杜鹃竞相开放,风马旗随着风飘扬千千万万遍,晴天的缅茨姆闪烁着神圣的光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倡导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线下的“户外人生镜”,用户可以沉浸式地看雪山、看森林、看经幡,体验别样的感受。路牌上可以扫描二维码查看徒步路书,还有一些有趣的句子——“出发永远比向往更有意义”、“自由是我灵魂的氧气”、“此刻的心跳与雪域经幡同频”、“天堂在左,雨崩在右”,充满诗意的多巴胺文学结合镜子里的雪山森林,成为徒步过程中别样的风景,与徒步人的心声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南鴛 @亭子在野 @柯煊

小红书的镜子路牌不仅仅是一种导览设施,更是连接游客与景区之间的纽带。它们创造了一个共享美好的平台,让人们不仅仅是观赏自然风景,而是与之互动,鼓励大家记录与分享。这样,关于雨崩的美好旅程不再仅仅是私人记忆,它们透过镜子路牌的魔力,成为更多人心中的永恒之美,为无数旅人的生活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里雪山是极其重要的藏传佛教圣地,具有十分悠长的历史和人文积淀,每年都有许多藏民来到这里转山修行。转山分为“内转”和“外转”,外转路线超250公里,需要面对复杂的地貌和多变的天气,一次次翻越高耸的垭口,是朝圣者虔诚的信仰之路;而我们现在所说的雨崩徒步指的是梅里内转,多为单日线路,在圣地内部巡礼。

本次“此生必徒”活动的两条路线是雨崩最热门的神瀑线和冰湖线,小红书为此制作了官方徒步路书供大家参考。开启路线推荐之前,请注意:户外线路状况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临行前请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户外软件结合多条近期轨迹做好准备;出行季节的气候状况、天气预报及往年同期天气情况都需要提前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书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崩神瀑是梅里雪山融水形成的壮丽瀑布,其景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平日里它只是像哈达般垂下的细线,严冬瀑布冰封,形成壮观的冰瀑景观,而春夏季节,冰雪融化以及雨水的增加使得瀑布水流量增大,气势磅礴飞流直下。在藏族文化中,人们将到雨崩神瀑下沐浴视为净化心灵的修行方式,大家也可以依照藏族传统顺时针绕瀑布走三圈以祈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我是慧雯呀

通往神瀑的路上会经过众多由石子堆砌而成的玛尼堆,大多是藏民转山时留下。徒步者经过时也可以为这些玛尼堆增添一些石子,这被视为一种积攒福德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我是慧雯呀

文化元素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为雨崩神瀑线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沿途走过飘扬的经幡,为成片的玛尼堆惊叹,欣赏瀑布磅礴或秀美的景象时,都能感受到背后深厚的藏族文化底蕴,参与其中,共同体验一场与大自然和人文信仰和谐相融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崩冰湖是冰川融化而形成的深绿色的湖泊,也是雨崩村的主要水源之一。

从笑农大本营出发,沿着一条狭窄且陡峭的小路攀升,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抵达冰湖,沿途皆是壮丽的雪峰和迷人的自然风光。站在冰湖旁的小山坡上,碧绿的湖水倒映着天空,头顶是将军峰倾泻而下的悬冰川,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世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冰湖是由冰川融化形成的,这里有时会发生雪崩。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欣赏美景时应与冰湖保持适当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我是慧雯呀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神山圣湖也许并不是终点。”

在自然中,接近高山、接近茫茫宇宙,接近伟大的事物,看见、身处更大的世界,自身和琐事似乎就更小了,在路上感受自然的启迪,寻找心中的热爱与宁静,思考永恒的命题。“此生必徒”,就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作者/小红书

图文来源/小红书

排版/Mann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