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看到一张照片,是一位中国游客在日本旅游时征得对方同意后拍的。

照片的主角是一名60多岁的修理自行车的师傅。

提到修自行车,我们脑海里通常都会浮现出一个老师傅的形象:花白的头发乱蓬蓬,胡子拉碴;穿着肮脏的旧衣服,粗砺的双手满是油污。

当然,嘴里永远叼着一支烟。

但照片中的修车师傅完全颠覆了我们脑海里的固定形象——

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也刮得十分干净。

他穿着白底红色条纹衬衫,衬衫外面是一件黑色马甲,纽扣扣得整整齐齐。裤子和鞋也是黑色的,也都干干净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他那双手,白白净净,完全没有干自行车修理这个活的油污痕迹。

据拍摄者说,老人原本戴着手套干活,因为检查车胎需要用水,所以才把手套摘了。

如果换一个场景,让人猜测他的职业,也许,我们更容易相信他是一位老师,或者学者。

唯一能够证明他身份的,就是他在给自行车补胎。

修车师傅看着镜头,神色坦然而平静,没有觉得自己受到了侵犯,也没有怀疑要给他拍照的中国游客有什么不轨的用心。

我没有去过日本,不知道其他的修车师傅是什么模样。

但我在50多年的生涯中,还从没有看到过一个干净整洁得如同学者一样的修车师傅。

同样是以修理自行车为生计,为什么有些人在乎外貌仪表,有些人压根不管这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因为他们是否在意体面。

在大多数语境之下,体面和尊严的意思差不多,人们不会去区别它们。

但当我们讨论人生时,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

体面,是自己把自己当人。

尊严,是别人把自己当人。

体面是自己给的,尊严是别人给的。

自己给自己体面,才可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尊严。

自己不把自己当人,别人当然不会把你当人。

如果我们生得卑微,既不被别人当人,也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尊严,那么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给自己体面。

当我们给了自己体面,就有可能得到尊严。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视频——

大街人,一个老人架着炉子卖烤红薯。突然来了几个穿着制服的人,要把老人的炉子抬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扑通”跪下,双膝着地,苦苦哀求制服人员放她一马。旁边还有一群路人在围观。

但两位制服人员并没有放她一马的意思。一人坐在凳子上看她哭诉,另一人笑嬉嬉地拍照。

很显然,制服人员并没有把她当人看。

因为当她跪下去时,她自己就没把自己当人。

不把自己当人,就失了体面。

不给自己体面,也就无法从别人那里得到尊严。

如此不在意体面的,并非只有老年人。

另外一则视频里,一位年轻人开着电动三轮车运送货物的时候,被几个制服人员拦下,要对他处以罚款。

年轻人动作麻利地跑上前去,一边喊“大哥放过我吧”,一边“扑通”跪下,磕头如捣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名制服人员同样不为所动,平静拍照、记录。

在他们眼里,跪在地下的也只是一堆肉而已,而且是不能吃的那种肉。

因为当青年跪下的时候,他的体面已经丧失得干干净净,自然也就没有人会给他尊严。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感到无比的悲哀。

我们虽然生来卑微,无法从制服人员那里得到尊严。但我们至少应该给自己体面。

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去指责他们。因为他们撕扯掉自己的体面,只是为了活着。

但是,在我看来,活着固然重要,有体面地活着更重要。

如果以放弃体面为代价去换取活着,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既丢了体面,也不能好好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