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芷江西路街道凯成苑的居民发现,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新安装了自动喷淋装置,新增的红色喷头格外醒目,平均每隔2米就设有1个,一旦喷头遇热就会自动喷水,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电动车起火作出响应,有效控制初始火势。“以后停车安全更放心了。”一位居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芷江西路街道是全区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居住人口密度大,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高。车辆乱停乱放、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消防安全隐患,给辖区安全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实际上,早在2020年,芷江西路街道就根据辖区居民的停车需求,通过推进非机动车智能车库改建、打造“非机动车”智能车库管理平台,不断强化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停放以及充电管理,并探索形成“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柜、智能停放社区管理地图”三种模式,统筹推进建立和设置符合规范标准的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在全区率先建立社区非机动车停车充电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连日来,为切实抓好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街道充分整合各类隐患治理资源,落实“四化工程”,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方式着力提升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理质效,打造“安心芷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范基础台账

自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街道重点对集中充电场所、住宅楼架空层、门厅、楼内通道等区域开展安全检查,累计出动210余人次,全覆盖检查71个小区,发现安全隐患问题70处,督促整改68处,正在整改2处。

目前,街道正以小区为单位建立电动自行车充电基础台账数据,已排摸统计现有入住人员电动自行车保有量12922辆、现有小区集中充电场所160个、小区内充电口6677个、小区周边(沿街)充电口654个、充电柜14个、辖区电动自行车商铺6家。同时,街道进一步统计充电口安装单位信息、集中充电场所消防设施完备情况、自动消防设施正常运行情况、满足新设集中充电场所条件的场地情况等。

“结合居民充电需求缺口,今年拟继续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00余处,更新集中充电场所消防设施设备21处,压实安装单位的产品质量责任和日常维保责任。”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常监测智能化

街道在大统路827弄、中华新路730弄、芷江西路123弄等老旧小区全覆盖安装了570余套智能物联漏电断路系统,监测数据同步接入街道城运中心数据平台。通过监测电压、电流、功率、温度、漏电等参数,实现短路、过载、过温以及电瓶车入室充电预警,可以说是居民安全用电的“诊脉器”。

据统计,今年1至3月运行以来,共计监测到功率过载5起、家庭电流供电动自行车充电6起,其中6起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系飞线充电,居委、物业已根据监测清单,上门普法并加强日常巡查。在此基础上,街道还积极争取区消防实事工程“嗅探”设备的安装,目前已完成500余处点位的基础数据收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防群治常态化

街道在现有居委会、物业公司等人员力量基础上,发动更多楼组长、平安商户联盟成员、退役消防队员加入平安志愿者队伍,安排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并在夜间、雨天等特殊时点加强值班巡查。

同时,街道有计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组织18个居民区和辖区重点单位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培训宣传,培训居委干部和物业保安掌握扑灭初期火情技能,并在电梯等公共场所滚动播放电动车火灾视频、张贴违规充电举报奖励办法、在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警示案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步,街道将久久为功,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继续加强工作统筹、压实治理责任、健全相关机制,加大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力度,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