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虽然秦王李世民不是大唐的开国皇帝,但在大唐消灭割据势力的过程中,李世民无疑是贡献最大者。虽然当时的李世民还未被李渊立为储君,但李世民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已经严重威胁储君李建成。而李渊也意识到,李世民、李建成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激化。因此在东突厥扣边大唐时,李渊便接受了李建成的请奏,让李元吉成为平叛东突厥的主帅。早在某次府中宴会上,李渊吉就想设下伏兵刺杀李世民。为何李元吉的刺杀未能成行呢?因为李建成也感觉到,来自李元吉的威胁。李元吉曾对手下人说过:所虑者唯秦王一人而已,秦王死,东宫将不足为虑{文言文翻译了一下}。这就是说李渊吉在宴会上派人刺杀李世民的同时,也很有可能将李建成一并除去。因此李建成才阻止了李元吉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李元吉成为讨伐东突厥的主帅,可以在削弱秦王府实力的同时,壮大东宫的实力。即使擒杀李世民,李建成也要保证自己是最大的获利者。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已经察觉到了危机,和长孙无忌等人商量后,李世民决定提前动手。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抱着两个目的:一、自保、二、趁机夺取皇位。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后为何要迫不及待逼李渊逊位呢?因为同意让李渊吉率军平叛东突厥,就说明李渊是默许制衡、打压李世民的。随之在李世民眼中,李渊、李建成、李元吉是天然的政治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诛杀大唐储君已经等于藐视李渊的皇权。朝中重要官职,都由忠于李渊的老臣所把持。尉迟敬德、房玄龄等人已经追随李世民诛杀大唐储君{已经等于谋反},如果这时李世民再不趁机登基,尉迟敬德等人便等于只是谋反{谋反半途而废,未尽全功},并没有获得实际的利益。只有李渊逊位,李世民登基成为大唐皇帝,尉迟敬德、房玄龄等相助李世民兵变的臣子,才能获得晋升的空间。换言之李世民逼李渊逊位就如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一样,是手下人为了个人利益将其推上了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李建成、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李世民采纳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议,决定对李建成提前动手。在李建成、李渊吉身死时,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正在皇宫内安抚、监视着李渊。当时的李渊在干什么呢?在陪着一众老臣泛舟湖上。随后李世民携带一众甲士,入宫禀报李渊:太子李建成、齐王李渊吉起兵作乱,现已被秦王府一众将士擒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