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是我国极北边区,是远离政治中心的北部边塞。黑龙江历史悠久,区域文化鲜明。黑龙江有土著的金元文化的积淀与满洲饮食文化。

黑龙江人大部分为山东移民的后代,山东人带来了齐鲁文化,包括鲁菜。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国人进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地区。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对黑龙江地区传统的饮食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种饮食文化交汇、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饮食文化。朴实中透析出秀气,粗犷中蕴涵着精华,这是对黑龙江风味特色的高度概括。

黑龙江菜由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七台河、伊春、黑河、鹤岗、大兴安岭地区等地风味菜组成。该菜系以烹制山蔬,野味、肉禽和淡水鱼虾技艺见长,具有浓厚的北国风光的特色,形成独特的龙江菜体系

锅包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旗人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后拜淮阳菜传人陈才保(音)门下。[1907年,郑兴文到哈尔滨滨江道衙门,当上官厨,给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宾客,尤其是俄罗斯客人。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成为锅包肉的起源地。

得莫利炖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道菜的原产地哈尔滨郊区方正县伊汉通乡得莫利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这个村北靠松花江,在鱼多的时候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鱼来维持生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一对老夫妇在路边上开了间小饭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人。他们把当地的活鲤鱼(也可以用鲇鱼,鲫鱼,嘎牙子鱼)和豆腐、宽粉条子炖在一起,味道鲜美,后来菜的做法不胫而走。

黑龙江杀猪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黑龙江的乡村有杀年猪的习俗,而且多在“腊八”之后杀。杀 猪这天,都要做几桌“杀猪菜”:白肉、血肠、红烧肉、猪肉炖粉条、盐 水肝、酸菜粉等。可以想象,在天寒地冻、万物萧条之际,杀猪菜浓香 四溢,亲朋好友围坐在热炕上,边叙家常边吃杀猪菜,大块吃肉,大碗 喝酒,那股浓浓的乡情会使你感受到北方人的好客和热情

飞龙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龙又名榛鸡是黑龙江省的名菜之一,属于龙江菜系,产于兴安岭。飞龙汤是将榛鸡脱毛去掉内脏后,用高汤煮熟即可,汤中不需放任何调料以保持汤原汁原味。飞龙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用作滋补汤品。

镜泊湖鲤鱼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龙江镜泊湖,群山环抱,原始森林覆盖,水清鱼肥,驰名海内外。湖中所产鲤鱼,金翅金鳞,体肥味鲜,素有“金鲤”之称,历代被现为鱼中珍品,清代是皇室专用贡品。

此菜为黑龙江省的著名特色菜肴之一,素以脆嫩鲜爽而闻名远近,为北国食中一绝。

烤奶汁桂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烤奶汁桂鱼是一道俄式大菜,也是一道具有哈尔滨风味的菜肴。其最主要的原料便是俄式奶汁,俄式奶汁也是很多俄式大菜的主角,奶汁是用面粉、牛奶、西米旦、奶油、红辣椒等食材一起用焖罐制作出来的一种专门用来烧制奶汁类菜肴的调料,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全鱼烤,一种是只用桂鱼肉烤,烤奶汁桂鱼吃起来香鲜味美,是道哈尔滨必吃的一道地方特色名菜。经典的味道和做法,已经让这道菜成为哈尔滨俄式餐厅中最贵的菜肴之一。

齐齐哈尔烤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齐哈尔烤肉起源于清朝时期,当时齐齐哈尔地区的游牧民族已经开始使用篝火烤制肉类,以供奉祖先和神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烹饪方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地方特色美食,并传承至今。

齐齐哈尔烤肉的独特蘸料,使得齐齐哈尔烤肉在国内遥遥领先。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这道美食也逐渐走向了全国和国际。

熏五香大马哈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熏五香大马哈鱼是黑龙江省阿城区的一道特色菜肴。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乌苏里江出产的大马哈鱼,该地的水质清烈,大马哈鱼的肉质鲜美嫩滑,成为了当地的著名美食。熏五香大马哈鱼的菜品色泽红润,滋味鲜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鱼肉的嫩滑与调料的香味相互融合,使得每一口都能令人满足。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当地居民,来到哈尔滨都要尝一尝这道熏五香大马哈鱼,去感受那独特的美味。

赫哲族生鱼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江赫哲族生鱼片是中国黑龙江省的特色传统菜肴之一,它是赫哲族人主要的食物之一,也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人口稀少的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县、饶河县和抚远县,他们居住在沿江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赫哲族人过去以渔猎经济为生,依靠捕鱼来维持生计。因此,鱼类成为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赫哲族人将鱼肉处理成生鱼片,制作过程简单而独特。

小鸡炖蘑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菜小鸡炖蘑菇的历史与东北地区的生活气息和风俗密切相关。有一种说法是,小鸡炖蘑菇的来历源于东北的一句俗话:“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这句话描述了新婚女儿携丈夫回门时,娘家通常以小鸡炖蘑菇招待。

因此,新姑爷进了丈母娘家的大门,小鸡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就要被与蘑菇炖在一起,作为美味奉献给新姑爷。这道菜因此被认为是黑龙江招待尊贵客人的一道佳肴。 小鸡炖蘑菇的制作通常采采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可以衬托出鸡肉的鲜香,粉条滑爽而绵实

松仁小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仁小肚是黑龙江哈尔滨正阳楼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风味产品。色红清香,入口爽利,易咀嚼。以其内含松仁而得名。系取不带筋络的瘦肉与不带软质的肥肉为主料。成品色泽呈棕褐色,熏烟均匀,切开后瘦肉呈紫红色,脂肪呈乳白色,红白分明,切断面光润,切薄片亦不松散、破裂,味美适口,有松仁的清香味

榛蘑蒸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榛蘑蒸肉是一道十分有名的黑龙江经典菜肴,味道鲜美,无穷。

这道菜将上好的新鲜五花肉切剁成块,榛蘑也切成小块,将这两样食材搭配各种调味料上锅蒸熟就可以吃了。您要是来黑龙江,可一定要点一道榛蘑蒸肉尝尝,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鹿肉火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古代很多帝王都对鹿肉青睐有加,《本草纲目》曾记载,“鹿之一身皆益于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良之,大抵鹿为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

百年以前,春节期间清朝皇帝必做的事,就是赐给大臣鹿肉。写上“福”和“寿”,加上鹿肉的“禄”字谐音,正好就是福寿禄全齐,要的就是好彩头。

炸铁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铁雀为制作主料的东北菜

炸铁雀是东北菜之一,以铁雀为制作主料,炸铁雀的烹饪技巧以软炸为主,口味属于清香味。炸铁雀的特色:此菜色泽金红,外焦里嫩,清香味美。

大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丰收是东北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香菜在清朝末年,东北黑龙江一个山村这一年来了个大丰收,全村把丰收的菜混在一个锅里炖,有土豆、豆角、南瓜、玉米、角瓜等、最后全村一起吃了这一锅才,一直相传到现在,经过改良加入了猪肋骨,有些地方甚至还放了粉条在里面,各地做法都不一样。

新菜系品类较多,不一一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