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5月17日电(记者杜康、桑彤)17日,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工业、出口、就业、物价等主要指标总体改善,新动能保持较快成长,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7%。“工业数据超出预期。”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胜表示。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说,当前中国对主要目的地的出口有所改善,尤其是对东盟的出口增长再次领先其他地区。

“展望后续,我国出口仍有望保持韧性,有望成为年内经济主要亮点。”王胜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一家纺织企业的工人在生产出口的服装面料产品。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4月份,随着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企业生产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2%。在服务需求扩张带动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连续4个月位于景气区间。

从就业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经济持续恢复叠加稳就业政策的显效,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由上月的5.2%回落至5.0%,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则由上月的5.0%回落至4.5%。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启贵表示,就业指标和企业信心关键指标在4月份均有改善。“就业事关民生,就业改善有望为消费回暖提供基础。企业预期稳、信心足则经济发展韧性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工人在河北省遵化市经济开发区一家矿山设备生产企业车间工作。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从消费来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比上月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这部分是受到假日错月带来的较高基数影响。“从具体消费类型看,粮油食品等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继续稳定增长。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到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8.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展望未来,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新增专项债使用进度加快,将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信心。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咨询机构上调了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从下阶段看,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随着宏观政策加快落地显效,经济内生动能持续修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趋势有望得到巩固和增强。”刘爱华表示。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