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5月16日公布了一项统计结果:在日本三大便利店里工作的外籍打工者超过8万人,占打工者总数的10%,呈增长趋势。报道称,在日本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外籍打工者缓解了人手严重短缺问题,对地区门店而言不可或缺。在应对因日元贬值而增多的外国游客等方面,他们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1974年5月15日,7-ELEVEN在东京丰洲开设了首家门店,便利店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发展了起来。然而,门店数在2018年度达到约5.8万家之后就基本持平,各家公司正在探索应对日本社会的结构变化。

截至2024年2月,行业龙头7-ELEVEN有约4万外籍打工者,人数最多;之后依次是罗森的约2.4万人、全家的约1.8万人。

日本特许经营协会表示,三巨头再加上迷你岛,四家公司在门店工作的外籍员工总人数增至5年前的1.4倍左右。预计今后也将扩大招聘规模。据称,趋势是比起地方来,在大城市的外籍打工者更多。

从打工者的国籍来看,来自尼泊尔、越南等亚洲国家的较多。

近年来,日本饱受人手不足的困扰,因此政府希望依靠修改入管法扩大接受外国劳动者。

例如,在2019年4月新增设了 “特定技能”制度。目前该制度以12个劳动力短缺的行业为对象,接纳外国劳动者,从2024年起5年期间最多将接纳80万人。这将超过截至2023年度预计接纳人数的2倍。另外,还有4个行业作为新增的对象也正在探讨之中。

面对劳动力缺口,日本政府除了特定技能之外,还考虑设置代替技能实习制度的新制度“育成就劳”等,来增加接收外来劳动力。5月17日,“育成就劳”制度通过了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决议,离正式立法越来越近,并且大概率能实现。

劳动力不足深刻地影响着日本便利店业态,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没有外国打工者就会无法正常运营的地步。但大规模吸收外国劳动者到日本工作,又不太符合日本人从内心抗拒移民的心态。所以很多日本媒体和民众都认为,“特定技能”、“育成就劳”等制度是移民政策,会扰乱日本社会现有的正常秩序,虽然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反驳了这些观点。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公布人口推算数据,到2050年,日本人口将减少到9740万人,仅为2020年的近8成。在日外国人将增至729万人,达到2020年的2.7倍。

OECD早有数据显示,日本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外国劳动力输入国。毫无疑问,日本与外国人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当前,日本的政策仍然不承认自己是一个移民国家,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政策,在为外国人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取消永住”法律修改案,就是较为突出的例子。

版权说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