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参考消息》报道,不久前,欧佩克+同意减产以提高油价,这一决定被外界视为美国遭遇的重大挫折。对一些西方批评者来说,沙特等国一面“享受美国的安全保护”,另一面则充当美国最大敌人俄罗斯的“盟友”,这简直就是在“背信弃义”。不过,美国的愤怒,并无法阻止中东国家的减产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成中东国家“不再听命于华盛顿”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网站在一份报告中所言:多种迹象表明,中东国家渴望实现战略自主,他们越来越渴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塑造中东的新秩序。尽管沙特等国在安全方面仍无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但总的来说,中东战略自主趋势会一直保持下去。而且,随着美国地区影响力的逐步衰落,这种趋势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东国家之所以通过实现战略自主,寻求与美国战略“脱钩”,是因为美国企图长期控制该地区石油资源,引发地区国家的强烈不满。更重要的是,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网站还指出,美国近年来还将原本与欧洲与亚太毫无地缘政治矛盾的中东地区,视为其与中国、俄罗斯展开地缘政治斗争的“战场”。显然,中东地区在美国的操控下,本来就是一个火药桶。而美国将中俄两大国拖入到中东地缘政治争斗的漩涡中,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完全不符合地区各国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地区国家不爽的是,随着美国与中俄之间的地缘政治斗争日趋白热化,华盛顿甚至要求地区各国必须选边站队,让它们以牺牲自身经济发展利益为代价,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显然,美国的这种霸权主义行径,已经给沙特和阿联酋等盟友的独立自主外交权利带来严重的侵害,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和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不再听命于华盛顿”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东的欧佩克+国家,之所以敢于盯着美国巨大的压力,通过减产来作为抗争美霸权主义政策的一种方式,俄罗斯在该地区军事和政治影响地位的提升,只是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和贸易影响力的扩大,为地区各国应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制裁压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毕竟,当西方国家制裁大棒对地区各国丧失威慑力的时候,就这成为了它们敢于对西方说“不”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美国的中东战略只懂得索取却不懂得回馈,甚至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不惜挑起地区各国的矛盾,动辄就对他国进行军事干预,给地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相比之下,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美利坚大学助理教授卡拉布雷泽日前撰文称,中东地区从一个对中国无关紧要的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在北京战略考量中排名更靠前的地区,并崛起为美国之后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地区外来参与者。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双赢”模式更容易受到海湾国家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中国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远比美国对外干涉主义政策更深得人心。因此,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和外交等领域上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逐渐取代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存在。所以,当美国要求地区国家必须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时候,沙特为了确保与中国合作的投资项目顺利进行,甚至不惜放弃从美国购买先进战机的机会,也不愿意按照华盛顿的指令破坏中沙之间的投资经贸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东,不愿意按照美国指令与中国脱钩的国家,除了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外,作为美国铁杆盟友的以色列,也拒绝因受美以同盟关系的影响,坚持与中国在投资和经贸等领域上的合作。上述的这些现实表明,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已超越美国,而美国在中东地区要求盟友与中国脱钩的举措,最终都难免会落到自取其辱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俄罗斯通过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在中东地区站稳了脚跟,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削弱,切断了美国军事干涉他国的黑手。与此同时,中国在中东地区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也对西方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形成了某种掣肘,让他们的经济制裁大棒在中东难以发挥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沙特等中东国家此次顶着美国的压力坚持减产,这是中东各国战略自主的一种典型体现。而正是有中俄这样的大国在该地区施加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力,才赋予这些国家敢于“不再听命于华盛顿”的底气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