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媒体报道,4月27日,中国和乌克兰两国领导人进行了自俄乌冲突以来的首次电话会晤。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俄乌冲突等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对此,有外媒指出,这是在北京表示希望充当俄乌之间和平调解人之后一次备受外界关注的通话。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报道中指出:外界对此次中乌元首通话“期待已久”,此次通话体现了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以及大国的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媒体报道,中乌首脑电话会晤不但受到多方的高度关注,同时更受到俄乌两个当事国的积极评价。这无疑为中方通过外交斡旋促成俄乌和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还有媒体声称,中方的多名高级外交官近期将出访乌克兰和俄罗斯,就俄乌冲突问题展开外交斡旋。这是中方自公开解决俄乌冲突和平方案之后,首次从实质性上对俄乌两国进行促谈劝和。

众所周知,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一年多,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结束的迹象。受到这场冲突波及的不仅限于俄乌两个当事国,包括挑起战争并一直给战争拱火的美欧国家,也是这场冲突的间接受害者。受冲突和制裁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经济普遍都陷于滞胀泥潭中,像立陶宛这样的弹丸小国,甚至已面临国家破产的下场。另外,各国抗议示威和罢工运动的频繁发生,正在给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中方想要成功促成俄乌和谈,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某些西方国家并不愿意这场冲突停下来,而且,随着乌克兰“发动反攻”的呼声喧嚣尘上,无疑为中国促进双边停火和谈的努力,增加更多的未知变数。所以,中国若想要调解这场远比其他地区局部战争更复杂的冲突,还需要借助国际社会、尤其是欧洲国家的鼎力相助。

因此,之前曾访华并呼吁欧洲同行“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敏感时刻挺身而出。美国彭博社日前报道称,有法国匿名官员告诉媒体,马克龙日前已经授权他的外交事务顾问伯恩与中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协商,旨在为未来俄乌谈判制定框架。彭博社还说,巴黎方面认为,今年夏季有可能促成俄乌谈判。对此,有分析认为,在中法两国携手劝和俄乌问题上,美国这次被当“外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世界人都知道,乌克兰危机能否最终获得解决,关键在于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的对乌姿态是否转变。毕竟,如果没有欧洲盟友的支撑,美国就是再豪横,也无法独自支撑起乌克兰对俄作战的军事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欧洲国家停止对乌军援,乌克兰方面正在策划的反攻企图将难以实现。这无疑为中法等国促成俄乌谈判创造了难得的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北约欧洲联军司令部司令卡沃利、还有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近日先后做出表态,说的却是同样的内容,那就是“北约国家向乌克兰做出的军援承诺,有超过98%的军事装备都已经交付给乌方”。这也就是说,北约对乌军援基本已经见底,如果在没有人提出新的军援计划,乌军将无法获得反攻所需的军事装备。显然,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北约国家,虽说不大可能会彻底中断对乌军援,但按照基辅高官所言的“零零碎碎”的军援,已经难以挽回乌军在战场上的颓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中法两国选择这时候联手劝说俄乌和谈,应该与北约对乌军援资源接近枯竭存在很大关系。毕竟,只有等到乌克兰打不动,基辅方面才会放弃幻想接受中法等国的和谈提议。更重要的是,战争持续到今天,已经导致欧洲经济千疮百孔,很多北约国家口里虽然都不愿意承认,但心里却巴不得战争明天就停止。在这一背景下,无疑为中法劝和促谈增加更多的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