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体检时,被诊断出患有脂肪肝的人数相当多,在中国,脂肪肝已经超越了慢性乙型肝炎,成为最普遍的慢性肝病。放眼全球,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加剧,脂肪肝的病例数也在急剧增加。

脂肪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对其放任不管,它可能发展成与代谢功能障碍有关的脂肪性肝炎,这会导致肝脏组织受损和纤维化,严重时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对于已经诊断出脂肪肝的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防治指南中的建议其中饮食控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饮食控制”可以防治脂肪肝

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饮食控制来有效缓解甚至逆转脂肪肝的情况呢?是不是只有“少吃”这一条路呢?

对于那些不愿意放弃美食享受的人来说,最近的一项研究可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发现。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由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的动物实验显示:不必减少整体的热量摄入,只需改变饮食模式,即每周选择不连续的两天进行间歇性禁食,就可以有效预防脂肪性肝炎的进展[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断食方案有很多种,包括每周6:1断食(一周内有一天不进食),或者一天内有10个小时或8个小时(通常是夜间)不进食,研究者们在对比了不同的间歇性断食方案后得出结论,5:2间歇性断食在预防和治疗脂肪性肝炎方面的效果最为显著

“5:2”间歇性断食的意思是在一周内选择两个不连续的日子进行禁食,包括不能摄入高热量的液体和食物,但是可以随意饮水,禁食期为24小时。

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连续数月喂食了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当小鼠发展成脂肪肝后,研究人员对它们进行了间歇性的断食,这些小鼠在断食结束后会立即进食至饱腹,所以,小鼠每周所摄入的总热量不变。但是,断食后的小鼠的体重并未增加,代谢功能也未出现障碍,这些小鼠很少显示出肝脏纤维化或炎症的迹象[1]。

02

“5:2”间歇性断食为何能逆转脂肪肝

之所以“5:2”间隙歇断食对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断食方法,这是因为禁食的时间更长、禁食的次数也更多,24小时要明显比10个小时或者8个小时(晚饭不吃)的禁食时间更长,每周两次禁食也比一次要多。

此外,24小时禁食的时间是在人体活跃期开始,比如人类是在清晨睡醒后,小鼠则是在傍晚开始断食,这样对热量的消耗相对也是比较高的。

研究小组进一步在分子层面上对间歇性断食的效果提供了解释。研究者发现了两个在肝脏对禁食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的分子:转录因子PPARα和关键的糖代谢酶PCK1。在禁食期间,这两个分子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它们协同作用,促进了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和糖异生过程,并减少了脂肪的积累。研究者还观察了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样本,发现PPARα和PCK1的表达水平降低,这进一步强化了这两个分子与脂肪性肝炎发展的潜在联系[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轻断食是对人体生理的一种挑战

轻断食,曾被医学减重领域被推荐给肌肉发达、体重超标、腰围过粗、血脂水平升高以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人群。不过,对于孕妇和产妇、患有抑郁症或晚期癌症的患者、身体极度消瘦或营养不良的个体,以及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的老年人,轻断食可能并不适合,他们应在开始之前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此外,“轻断食”可能会引起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饥饿、恶心、疲劳、易怒、失眠和头痛等症状。在实践轻断食时,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来调整,在对抗饥饿感、头晕、心慌等不适感,也需要逐步适应和合理安排饮食来克服。

总的来说,轻断食作为一种减重的饮食策略,其可能带来的健康益处值得我们深入了解。重要的是,选择任何饮食模式时,我们不应盲目模仿,而应基于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

参考资料:

[1] Gallage et al., A 5:2 intermittent fasting regimen ameliorates NASH and fibrosis and blunts HCC development via hepatic PPARa and PCK1, Cell Metabolism (2024),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4.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