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五年,《庆余年》第二季终于开播了。

本以为会一路叫好,一上线便引爆网络。却不想,还是陷入了续拍的怪圈里。

“言冰云演员换的不好”。

“柳姨娘的声音让人出戏”。

“角色烂梗频出,剧情过于疯癫。让人寄以厚望的权谋戏,更是诠释得犹如小孩子过家家”。

这些声音总结下来,好像就一句话,那就是《庆余年》第二季拍的远不如第一季;完全没有逃出以往大ip续拍的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真是如此吗?

也不全是。

抛开其他不说,在权谋戏上,目前还是延续了第一季风格的。

尤其开篇范闲假死欺君这场戏,短短几个镜头,陈萍萍的细微反应,就拍出了第一季庆帝深谙于心的帝王权术。

我们来详细说说;

01:庆帝的父亲身份,让他对范闲心软

01:庆帝的父亲身份,让他对范闲心软

庆余年第二季一开播,就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大疑团,而这个疑团,也是很多人争议的点。

那就是范闲的假死,为什么会上升到欺君的地步,即便他情有可原,即便他是为了自保。

而这种欺君,竟然还让范闲陷入了死局,让陈萍萍和范建都无法插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上去十分荒谬。

对第一季剧情还有印象的观众应该都记得,欺君这样的事情,范闲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

早在范闲初入京都,答应助滕梓荆假死时,就犯过一次。

但那次庆帝的反应是什么?

面对侯公公的那句“范闲这是欺君”,拉着弓箭的庆帝,只随意地开口道“这朝里朝外,有几人不欺君”就揭过去了。

事后又在范闲夜打郭宝坤,滕梓荆被抓,范闲欺君罪行被太子拿捏时,庆帝还让侯公公下场替他圆谎。

同样都是欺君,怎么到了第二季假死欺君,会如此严重?这实际还是跟庆帝的帝王心思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第一季就能看出来,庆帝对范闲还是有着父子亲情的。

不论是初入京都的“偶遇”,还是初次见面的“偷窥”,又或是在家宴上,敲打太子和二皇子,嘱咐俩人不论谁登上皇位,皆要爱护范闲,倚重范闲。

都能看出庆帝对范闲的愧疚与偏爱。

即便是后面庆帝拿婚约逼迫范闲出使北齐,但临行前,他还是撇开君臣身份,在太平别院叮嘱范闲,即便任务失败,也一定要活着回来。

在范闲出使北齐后,庆帝更是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太平别院,一边担忧范闲,担忧得做噩梦,一边又拉着陈萍萍和范建追忆过去。

面对范建的厉声质问:

黑骑撤走,万一肖恩不够聪明,万一他没上当,万一他真的杀了范闲,怎么办!

庆帝就像是一只被踩中了痛脚的猫,丢下手里的鱼竿,骂了一声“你还有完没完”,便落荒而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帝王,庆帝可以将儿子当做棋子涉险。

可作为父亲,他真的后悔了。

所以,得知范闲的死讯,庆帝会悲痛到疯癫,并不算夸张。

02:庆帝的帝王立场,又让他对范闲心狠

02:庆帝的帝王立场,又让他对范闲心狠

——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

庆帝更多的时候是帝王,父亲这个身份,只是他偶尔流露出来的心软。他确实在意范闲,但这种在意,要排在庆国之后,皇权之后。

就像庆帝在意叶轻眉,可为了手里的皇权,却还是会杀死她。

对长公主李云睿也是一样,庆帝喜欢她,却碍于兄妹“乱伦”的名声,会成为他走向千古一帝的污点,所以他克制和隐忍自己的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克制和隐忍,为了自己的宏图霸业,庆帝也会毫不犹豫地把李云睿推向绝路,算计至死。

这样的人,又岂会对范闲例外。

范闲第一次欺君,那时候他是无依无靠,从澹州这样的乡野之地,初到京都的私生子,庆帝对他有愧疚。

而彼时的范闲,对皇权也没有任何威胁,所以庆帝愿意弥补,愿意溺爱。

但自北齐回来的范闲第二次欺君,实际是触及到帝王逆鳞了,这也是庆帝动杀心的关键。

先不说假死,让庆帝的大悲成了一场笑话,有戏耍帝王之嫌。

就说前后两条情报,透露出来的关键信息,便足以让庆帝对范闲动了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冰云是谁?

是把庆国利益,和对帝王忠诚放在绝对首位的人。但这样的人,竟然被范闲说服,替他欺君行为“背书”。

言冰云这样的皇权卫士,都尚且被范闲笼络,那其他人呢?尤其是陈萍萍。

这不禁让人想起第一季的梅执礼,本该忠于庆帝的京都府尹,却选择了站队太子。最后结局就是被帝王杀戮。

毫无疑问,这是庆帝的逆鳞。

陈萍萍正是明白这一点,才会在第一季庆帝让撤走黑骑时,遵从命令。又在第二季开篇,范闲陷入死局时,不敢伸手。

但范闲触犯的,又何止这道逆鳞。

03:一个失控的权臣,才是让庆帝真正动杀心的关键

03:一个失控的权臣,才是让庆帝真正动杀心的关键

刚入京都时,范闲是一个谁也瞧不上的乡野小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从北齐归来的范闲呢?

我们想想他的隐形实力,可谓是逆风翻盘,大有一飞冲天之势。

手里有范建的虎卫,有大宗师水平的五竹,还有诛杀肖恩和沈重,救回言冰云的卓绝功绩。

另外又有庄墨韩交到范闲手里的文坛传承,或许这时候,应该还要加上陈萍萍领导的鉴查院,还有即将到手的内库财权。

不管是官场,还是文坛,又或是民间,范闲的地位都是举重若轻的。

一趟北齐之行,就让范闲这个当初一文不名的乡野小子,已经隐隐有了第一权臣的架势。

但这个未来的大权臣,却对皇权依旧没有敬畏之心,又一次欺君了,对帝王而言,这就是威胁。

这是庆帝第二道逆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帝最在意的是什么?

从第一季就能看出来,是臣子对他的忠诚,还有对他手里皇权的绝对服从。

宫典只是收了太子的一幅画,就被庆帝敲打。作为老臣的梅执礼提前站队太子,就被庆帝杀了。

范闲出使北齐后,有两场戏让人印象深刻。第一场戏就是陈萍萍和庆帝之间的对手戏,两个相处几十年的君臣,你来我往的“忽悠”。

庆帝用最平淡的口吻,半开玩笑地质问陈萍萍,同样待范闲如子侄,范建可以因为范闲的安危,气得指着庆帝的鼻子骂。

但他让陈萍萍撤走黑骑,陈萍萍为什么会答应?转而又隐晦地问,是庆国重要,还是范闲重要。

直到陈萍萍说出自己是庆帝身旁的一条老狗,他唯一忠心的人,君臣俩人才相视一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帝在敲打陈萍萍,作为臣子,他们必须对帝王绝对忠诚,绝对服从。哪怕这个人是帝王的儿子范闲,也不能违背。

在原著里,陈萍萍为了报复庆帝,算计得让他杀尽了自己的亲人,但得知真相的庆帝,真正在意和愤怒的,却是陈萍萍背叛了他。

另外一场戏,是庆帝与宫典的。

庆帝拉开弓箭朝着宫典射去,宫典明明怕得直冒冷汗,却未敢躲避。

庆帝问为什么不躲?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宫典颤抖着说——陛下没有下令。很明显,这就是庆帝想要的答案。

臣子再如何位高权重,但终归是帝王麾下的狗,手里的棋子。就算帝王让臣子死,臣子也要笑着服从。这生杀予夺的大权,在帝王手里。

但范闲,就没有这种忠诚与服从。

初入神庙,遇神不跪。接连两次欺君,对太子对二皇子,对长公主这样的皇室中人,完全没有敬畏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闲骨子里的狂妄,与当初的叶轻眉如出一辙。

庆帝嘴上一直说着要磨练范闲,但所谓的磨练,实际就是驯化,他想剔除范闲的离经叛道,让他彻底接受封建皇权。

如果范闲一直桀骜不驯,庆帝不介意下杀手。这也是为什么,庆帝会大肆宣扬范闲的死讯,彻底将他的假死坐实。

又在范闲低头认错,并交出所有秘密,献出齿轮草图后,又松口,让范闲可以光明正大的复活。

庆帝就是想让范闲明白,他的生死,皆在帝王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