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

那一定是一部生动的

中华文明百科全书

那些掩埋在岁月尘土下的

珍贵历史文物

是历史的见证

是文化的载体

他们默默记录着

数千年来历史岁月的变迁

安徽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考古发掘出丰富的珍贵历史遗存

今天让我们走进国家博物馆

一同认识

珍藏在国家博物馆里的安徽“宝贝”

从文物中读懂安徽、读懂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于安徽潜山薛家岗

石刀的穿孔数基本是单数

有人认为它是农作物的收割工具

也有人说它是征战沙场的兵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于安徽阜南月儿河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器肩部饰曲身龙纹

腹部以云雷为地装饰虎食人纹

圈足饰饕餮纹

龙虎纹尊在三星堆遗址也有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寿县出土

是一种用来勾杀的兵器

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

青铜戈胡部有6个工整的错金鸟篆铭文

写道:宋公栾之造戈

“宋公栾”是宋国第27任国君宋景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于安徽寿县

2500多年前

青铜象征权贵和地位

是吴王光为其女出嫁所作的“嫁妆”

如今一件藏于国家博物馆

另一件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

器身和盖口有62字铭文

鼎盖上装饰了三个鸟状钮

体现出了楚国的文化特色

可能与楚人崇尚凤鸟有关

楚王鼎同时铸造了两件

另一件珍藏在天津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于安徽寿县

腹下刻有“大府之器”

是专供王室使用的器物

用来镇席

青铜卧牛做蟠伏顾首状

形态逼真

栩栩如生

牛身有错银云纹

可谓动感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于安徽合肥

是一对西汉时期的国宝

古代用来压席

两只熊双目前视

短耳竖起

前肢自然上举

后肢弯曲

蹲坐在地上

肩背丰隆

憨态可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安徽合肥孔庙旧基窖藏出土

圈足里刻有“至顺癸酉”

“庐州丁铺”“章仲英造”字样

庐州就是今天的合肥

可见这件银瓶是由

安徽合肥丁家店铺的工匠章仲英制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

是蔡侯申专用盛酒壶

其造型精美

装饰华丽

壶身上雕刻有蟠虺纹

两耳为兽形衔环

底部有四兽承托

相互应合

给人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