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如果说“斧声烛影”是一个历史迷,总会提醒人们赵光义谋害兄长一事缺乏直接证据,但赵光义登基后,对兄长留下的孤儿寡母的作为,却又让人不得不去怀疑,赵匡胤之死的幕后元凶就是赵光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患病。正当壮年的赵匡胤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一场小病,但随后病情却让他陷入沉思。直到入冬后的某晚,赵匡胤突然急召弟弟赵光义入宫觐见。摒去左右,昏暗的大殿内只剩下兄弟二人,史书中无法得知赵匡胤兄弟二人说了些什么。但在殿外值守的太监、宫女却隐隐看到,烛光映照下的赵光义突然站了起来,挥手摆动,做出一副推辞的动作。紧接着宫女太监们又听到,赵匡胤用斧钺戳地,并大声说道:希望你好自为之。随后,宫中便传出赵匡胤驾崩的噩耗,而赵光义顺利登基,这便是斧声烛影的故事。从中我们并不能得知赵匡胤是否真的死于赵光义的毒害,不过我们可以看看当时各方做出的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匡胤死时,皇后宋氏表现得出奇冷静。宋氏得知丈夫驾崩的消息后,急命心腹太监王继恩接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入宫。而当时,赵匡胤在世的儿子共有两位:25岁的长子赵德昭,17岁的小儿子赵德芳。宋氏命人接赵德芳入宫的意图很明显:哪位皇子先一步入宫,皇位就将由谁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氏为何不让王继恩接长子赵德昭入宫,而是选择接赵德芳入宫呢?原因不外乎两点:一、赵德芳和宋氏关系更亲近。二、赵德芳年幼,更容易受到后宫的影响。换言之,准备接赵德芳入宫继位的宋氏,是出于自身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氏毕竟是深闺妇人,她并不知道王继恩早就投靠了赵光义。离开皇宫后,王继恩第一时间就奔向了晋王府,赵光义第一时间就被接入了宫内。宋氏眼见王继恩接入宫的人是赵光义,瞬间她就明白大事已定,皇位必然是由赵光义来继承的。因此宋氏很识相地对赵光义说道:既然晋王来了,今后我们母子就全靠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