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中,经常有这么一种说法,中国的版图像一片树叶,被列强的虫子啃咬、霸占。后来,中国变成了一只雄鸡,崛起于东方的雄鸡赶跑了侵略者的虫子。

外蒙古,曾是中国版图中叶子的一部分,如今却独立于中国之外。而决定了外蒙独立、毁灭了中国国际地位,导致我国战后利益受损的,就是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为什么豫湘桂大溃败会导致如此后果?外蒙古又为什么一定要独立呢?这要说起来,就要从外蒙古的历史发展来展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秦汉时期,如今的蒙古高原被称为匈奴。匈奴是游牧民族,南下侵略,屡次进犯关内土地,抢掠牲畜。秦朝名将蒙恬曾统帅30万军队,在黄河之滨与匈奴骑兵大战,后大败匈奴,将匈奴部队驱逐出河套。

西汉初期,匈奴部落逐渐强大,为安抚匈奴,自汉高祖起,就与匈奴开始和亲。这一时期的和亲政策,缓解了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压力,也增进了汉朝和匈奴之间的经济往来。史上最出名的和亲,昭君出塞,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但是,和亲并不能停止匈奴的南下,边境隐患依然存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经济军事实力达到顶峰,与匈奴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扩大。于是,汉武帝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对匈奴进行征讨。

霍去病带兵深入匈奴腹地,大败匈奴。匈奴单于逃至漠北,匈奴王庭从此衰落,再无力南下。战败后的匈奴分裂南北匈奴,南匈奴再次与汉和亲,臣服于汉王朝,成为汉朝藩属。北匈奴至漠北,蜗居一处。

南匈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汉化,居于河套地区。北匈奴居漠北发展受限,在东汉时再次意图南下,后被窦固打败。随着与东汉的交战,北匈奴部落处境堪忧,内部政权更迭,内乱不止。

到了公元前36年,北匈奴被彻底清理,归顺于汉朝。汉朝设西域都护,对匈奴地区进行管辖,将蒙古高原划入中国版图。匈奴汉化、通婚,逐渐在历史上退出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发展到唐朝,蒙古高原被突厥统领。突厥也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对南下之心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有冲突。唐高祖时与突厥和亲,维持了短时间的安宁后,突厥可汗再次南侵。

唐太宗命李靖率十万大军出兵突厥,大败突厥军。突厥战败归降,设立都护府进行管辖,蒙古高原再次划入版图。在经济贸易、文化、通婚等政策影响下,突厥游牧民族从部落制逐渐过渡到半部落半封建制。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开始对外扩张,忽必烈建元立国灭宋。这个时期的元朝版图中,除了原有的蒙古、中原之外,还包括大部分的西亚和海外领地,藩属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时期,鞑靼居蒙古,明成祖北伐,大败鞑靼,设卫所。至清朝,蒙古分内外蒙古。内属蒙古,各旗由朝廷管辖,外藩蒙古则拥有自治权,由理藩院统管。

蒙古高原的内外之分从这个时期初现,外藩蒙古中,康熙初期归顺的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康熙中后期归顺的称为外札萨克蒙古。现在对外独立的外蒙古,属于外札萨克蒙古的喀尔喀四部。

清末,列强侵占,狼烟四起,近代史揭开篇章。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廷统治,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中俄声明》承认外蒙古自治。但是外蒙古虽然自治,却承认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政府发表声明,废除中俄声明。1919年,外蒙古取消自治,由政府接管。革命时期,蒙古解放,废除农奴制特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湘桂战役,是1944年4月发动的贯穿河南、湖南、广西的大规模战役。1943年,法西斯战场在欧洲接连惨败,同盟国在西方战场捷报连连。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败,海上交通线断裂。被困一隅的日本独木难支,准备开始最后的反扑。于是日本陆军策划了湘桂战役,意图用进攻来固守在中国的掠夺成果,打通中国的内陆交通线。

而主要参战的国民党军,因指挥不力、军队缺乏战力,虽有远胜日军的兵力,却导致了豫湘桂大溃败,这次大溃败让中国在国际上颜面扫地。

豫湘桂战役中,有三个城市是日本的主要目标点,那就是长沙、衡阳和桂林。打通这三个城市的节点,日本在中国的大陆交通线就打通了一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中会战。1944年4月,日军集结15万兵力,对河南的郑州、洛阳发动进攻,目标是争夺平汉铁路。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的蒋鼎文率军40万抵抗日军进攻,但仅一个多月,对日作战却接连失守。

5月9日,日军由信阳北上打通平汉铁路南段。5月25日洛阳失守,也就是同一天,日军指挥部西进,占领汉口。短短一个多月,中原战败,失地千里,数十座城池失陷,20多万兵力损失。

40万兵力对战15万兵力,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官蒋鼎文以数倍兵力,不足两个月败北,而且兵损二十万之众。一时间震动全国,国民党军受到民众指责的同时,也受到了质疑。

长衡会战。1944年5月,日军集结20余万兵力,向衡阳、长沙进攻,此次的进攻目标是湘桂铁路。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率军40万抵抗,友军率部支援。作战计划为一部分兵力在通城、益阳等地区设阵地,消耗日军兵力;另一部分兵力则控制长沙、衡阳要地,伺机而动歼灭日军。

经过双方多次争夺交战,6月18日日军占领长沙,6月19日攻下宁乡南下衡阳。6月28日清晨,日军向衡阳发动总攻,8月8日,国军驻守城内一万多名官兵伤亡惨重,孤守无援,缴械投降,衡阳失守。

桂柳会战。占领衡阳后,日军沿铁路前进,进攻广西。日军集结16万兵力,从湘粤两地及越南边境同时进攻,进攻主要目标是桂越公路。国民党指挥20余万军队,在友军支援下进行抵抗。

但是,10月24日,南宁失守。28日,国军溃退贵州,日军3000兵力如入无人之境,在黔桂公路追击。国军溃逃,重庆震惊,反攻日本至广西河池。12月10日,日军兵力在绥渌会合,大陆交通线全部打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豫湘桂大溃败,国内一片哗然之时,国际形势却一片大好。苏联重创德军,美军登陆诺曼底,国际战场连连告捷,国内却损失惨重,这使中国在同盟军战线中颜面尽失。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美英苏三方出席,将中国拒之门外。因为豫湘桂大溃败,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失望透顶,认为其贪污腐败至极,毫无战争能力。为了使苏联出兵,尽快击退中国大陆内的日军,美国与苏联签订秘密协定,允许外蒙古在苏联保护下独立。

豫湘桂大溃败的政治意义在此刻显现:毁灭中国国际地位,外蒙古独立。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废除外蒙古独立这一荒谬协议,中国在联合国不断抗争,却终是被美国携众压下。

雅尔塔会议后,意大利、德国先后投降,日本却拒不投降。美国在广岛投放原子弹,苏联沿西伯利亚铁路进攻日本关东军,日本终于宣布投降。1946年1月5日,蒋介石政府对外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湘桂大溃败,是中国抗战史上的耻辱。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无能,让中国的国际地位跌落谷底;而关于领土,外蒙古的独立问题,国民党的无能,再次让领土分割,他国肆意决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重新树立国际地位,扬我国威。发展至今天,东方雄鸡傲立世界东方,沧桑不再,光芒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