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日前有媒体报道的北京个别学校违反阳光招生要求、存在“掐尖招生”的行为,北京迅速作出反应,第一时间成立专班,约谈相关责任人,责成学校立即整改,同时封存学生简历和试卷等相关材料,坚决杜绝“掐尖招生”等违规招生行为,从而清晰传递出北京对“掐尖招生”坚决说“不”的零容忍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掐尖招生”,是指一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以笔试、面谈、评测等方式提前锁定尖子生。“掐尖招生”不仅破坏了教育公平,还制造了教育内卷,加剧了社会焦虑,整体上扰乱了教育生态,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其实,“掐尖招生”现象并非今日才有,对于“掐尖招生”乱象,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北京市教委,态度一向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今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明确提出,坚决整治“掐尖招生”等乱象。前不久,北京发布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除了要坚定不移把阳光招生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坚决杜绝“掐尖招生”等违规行为外,今年北京将进一步强化“四个严禁”: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夏令营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学生,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特色班、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可见,对于“掐尖招生”现象,北京不仅态度明确,要求也更加细化,对任何“掐尖招生”的行为自然会毫不姑息,一旦出现,露头就打。

当然,北京也意识到,“掐尖”只是其表,“掐尖招生”的背后是带给学校的各种荣誉和利益。“掐尖”实际上掐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校“掐尖招生”的最大动机,则是赌这些优秀生源能为学校带来荣誉和政绩。

针对“掐尖招生”这一痼障顽疾,北京将施以“标本兼治”的两手举措应对:一方面,北京将对“掐尖招生”乱象保持高压态势,雷厉风行,坚定不移地把阳光招生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坚决杜绝“掐尖招生”等违规行为,同时,对部分重点区开展警示提醒约谈,加强自查自纠、整治整改,严防暗箱操作、掐尖招生,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北京还将加强学校校园活动管理,坚决禁止一切与义务教育招生或变相招生相关的校园活动,对于违规行为,将保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另一方面,北京将致力于深化改革,立足根本,全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中考改革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切入点,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系统性跃升,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文字:张晓震

编辑:苏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