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恋会爱上费可这个角色,游走在不同骗局之间的骗子。功成名就后组织一场聚会‘说出我们的故事,我就把骗你的东西还给你’,疯的很带感。”

在电视剧《新生》豆瓣短评区,打出满分的观众留下的这句评论被顶至首页,颇具代表性地概括了大多数人入坑该剧的初衷。

而收官后,许多观众对剧集“烂尾”的声讨,也恰恰源于费可这一主角人设在后期的崩塌。

“看完之后发现这真的是一场巨大的诈骗,被骗的人是我。”“导演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要相信任何人。”观众入局了,上头了,最终败兴而归,在玩梗自嘲中完成了主题的延续。

新生》剧照

《新生》无疑是成功的。

上线一周,在各平台热度数据都高居一位,更带动提升了当期整个网剧大盘的市场占比。据灯塔数据显示,至收官次日,《新生》连登灯塔网剧正片播放量日榜榜首已达9天。

作为出海国剧,海外板块也收获了极高的反响,人们再次看到了国产影视走出去的可能。5月11日,《新生》在Netflix日榜排名第一,超越了霸榜多日的大热韩剧《眼泪女王》。

它也的确是令人惋惜的。7.1分的评分,绝对不是最初对《新生》寄予厚望的观众们预想的成绩。

《新生》豆瓣评分7.1分

但在一个又一个“很重要”却不见任何展开的缺失剧情里,和太多“没必要”却画蛇添足的情节设置里,那些起初扣人心弦的东西早已渐行渐远。所以到最后,《新生》看似结局的骤然垮塌,其实在半途就已注定。

反派的魅力

命案,孤岛,密室,葬礼。

《新生》开幕,一个典型的阿加莎笔下“暴风雪山庄”式的叙事模式——这在国剧的坐标系里,无疑是新奇的、稀缺的。

全员进入密室,暴风雪山庄模式开启

殒命的主人公费可,与前来参加葬礼的每个人都有着旁人未知的隐秘联系。

很快人们便发现,费可并没有死,最初的命案仅仅是个诱饵,凶杀案外壳下,一场庞氏骗局揭开。众人原来都是曾被费可骗过的受害者,他们必须一一讲出与费可发生的故事,才被允许离开,葬礼变成了“费可的审判”,而这场审判的组织者,却是费可自己。

开局便下线的主人公非但没死,还站在上帝视角掌控着整个局面,诱饵抛向剧中众人的同时,也释放了给了观众。

悬疑幕布拉开,观众上钩了。

每个人认识的“费可”都不一样

《新生》的开局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展示了一个金蝉脱壳的反派,逍遥法外,戏弄众人。

而后用了6集展开,对坏人之坏一一举证:有的人被他骗取巨额财产还因此痛失亲人,有的人在他的引导下知法犯法,有的人为他付出真心却最终人财两空,有的人深受其精神操控,失去自我,走向毁灭。

这些故事情节,具有强烈的现实倾向,一一指向了近年在社会新闻中高频出现的诈骗犯类型:

捞男赘婿、金融诈骗犯、杀猪盘猎手、PUA高手……

费可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费可,单词fake(虚假的)的音译,一个像变色龙一样有多张面孔,心思缜密、杀伐果断的反派形象鲜活立于眼前。

他有着姣好的面容和聪明的头脑,清楚人性的弱点,在不同人面前扮演他们需要的角色。

他的行骗不着痕迹,不显山,不露水,善于用一个人的资源撬动另外一个人的资源,利用信任和信息差进行伪装和诈骗。

费可用从程浩那拿来的国礼茶,借花献佛给陈树发

而他的恶很生猛、很直接,行骗的目标是财是色,更是毁灭。骗到对方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不露恻隐之心。

这是一个坏到骨子里的人,一种在国剧角色脸谱中稀缺的定位,但凭借反派且迷人的定位,狠狠地吸引着观众的注意。

首先这里有一些不可或缺的前提,即他的外表给人的天然好感,他的头脑更进一步加强了其魅力。当人们已经对一个角色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基础,在不需要世俗道德约束的虚构土壤,他那些超越常人所不能的作为,即使是犯罪行径,也是能力的体现。

《新生》剧照

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慕强。

费可为了伪造名牌大学高材生的身份,可以将好几届几千名师生的名字倒背如流。他对时间管理有着高精度的把控能力,当多线行骗撞车时,也能巧妙化解危机。在招摇撞骗的过程中,费可也从未停止学习,经商的弯弯绕绕、难懂的金融知识、艺术的历史与赏析,种种在非专业人士眼中难以完成的课题,在费可这里都实现了突破。

有人感慨:“这种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人们发现,当一个大骗子也需要过硬的实力。

由此入坑的观众当然会因这一切的消逝而愤恨,因为坏人不坏了,魅力便不复存在了。

成也反转,败也反转

从费可的“假死”,到费可骗局的揭开,《新生》在一次次反转中紧紧攥着观众的注意力。

后面还会再反转吗?

到底还能再反转吗?

结局还能再反转吗?

这是实时追剧的我和几乎所有追剧人每日必问的问题。只有10集的短剧,每更新一集,无法解答观众疑惑的空缺越来越多,留给它填上漏洞的余地就越来越小。

眼看着结局将近,疑惑越来越多,答案却寥寥无几。第9集播出后,理性上已经知道仅靠最后一集根本无力回天,但感性上,依然有人在期待,一场如比赛中读秒绝杀般酣畅淋漓的反转。

这或许不是《新生》一部剧的问题,是许多悬疑片的共同问题:反转的滥用与无用。

在影视作品中,“反转”情节的出现往往是全片的爆点、吸睛点。它可以完全出人意料,进行一些重要元素的前后颠覆,形成剧烈反差,将剧情推向高潮,也就是常说的“惊天大反转”。但这种反转也是危险的,如果没有深刻的基础,强行的反转,便会破坏剧情本来的平衡。

《新生》颇具争议的第7集,那段“全员恶人”的大反转,就是一次不当的示范。

记者何珊视角展开,她是费可的高中同学,曾经与费可有着恋人未满的懵懂情愫,而她已调查费可与被其欺骗的受害者多时。在她的陈述下,前6集所有受害者的故事全部被推翻,完美受害者不复存在,受害者也实施了迫害,甚至变成了始作俑者,全体陷入“罗生门”的善恶迷雾。

原本被费可引导开“老鼠仓”的金融从业者程浩,反转后变成了教唆费可入局的人

这本该是全剧最为精彩的桥段,但因为缺少重要基础支撑,又过于追求反转的鲜明对比,原本顺畅的逻辑出现漏洞,原来立住的人设开始变得矛盾。观众不理解为什么全员恶人却唯独降低了费可恶的浓度,他在每一个故事里,从绝对主动到十分被动的转变,很难不让人疑虑,这是否是一种洗白与开脱。

而当其作恶的主观性降低,行骗以一种“愿者上钩”的姿态进行,骗局便不再是有计划的犯罪,而是巧合的堆砌,更何况在一个人身上出现的巧合还要在四个人身上重复多次,不免让人觉得,不同身份背景、取向需求的每一个人,对费可都有所图。

更致命的是,费可作为高智商连环诈骗犯的反派实力开始削弱,主角魅力下降,直接导致了剧集吸引力的滑坡。

被撕下的遮羞布

无论用何种解释来掩盖后期剧情的缺陷,似乎都不会被观众买账了。

近几年,随着悬疑题材和市场的开拓,边缘题材、反派人物等元素已经融入国产影视。

《隐秘的角落》中,阴暗杀人狂张东升和坏小孩朱朝阳,《狂飙》里,呼风唤雨的黑恶势力高启强,《对手》的间谍夫妻李唐、丁美兮,包括今年在内地上映,一刀未剪的台湾黑帮电影《周处除三害》中,杀人如麻的通缉犯陈桂林……

这些角色的丰富度和复杂性都让人看见在国内市场,影视创作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周处除三害》中的陈桂林

但观众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剧情输入的客体,大众传播中“皮下注射论”的局限已经证明了,观众所具有的强大的能动性,他们能够在日常基本是非观上辨认与区分善恶。

而从影视鉴赏角度来说,观众并不是无法接受反派的覆灭,而是不想看到草率的收尾。

同一环境下,如此多珠玉在前,创作者与其将责任推卸给外部环境的局限,不如真正思考如何在叙事上创新。

当遮羞布被撕下,作品的好与坏都像退潮后沙滩上的砾石般无处藏匿,主创人员在剧情之外对结局再细致的解说都显得苍白无力。

回到《新生》大结局,费可最初联系何姗,交给她一个U盘,里面记录着这些年他行骗生活的日记。而后费可被曾经的岳父,也是受害者之一的陈树发设局绑架,陈树发的司机告知了何姗,并透露了他召集众人上岛的消息。

费可最初联系何姗,交给她一个U盘

何姗解释,她参与进来的最终目的是想救大家,并且“不是要放过费可,而是把他交给法律。”

对于当年没有在费可冒充成江大学学生时就揭穿他,何姗十分自责,何姗自认,费可在谎言中越陷越深,她难辞其咎。她承认自己的不作为是“动了恻隐之心”,但其实害了费可,也间接害了被费可欺骗的所有人。所以她必须找到真相,尽可能做补救。

何姗的这番发言令人大跌眼镜,也是全剧对原著小说《费可的晚宴》最为失败的改编之一。

在费可一步步走上行骗之路的早期,在他还未泥足深陷的稚嫩时期,费可每一次重要又窘迫的人生时刻,她都可以帮助费可,却都没有放过费可。

费可人生的低谷期,没有原生家庭的支持,没有朋友,没有钱,在街边吃别人剩下的牛排

而此刻何姗却避重就轻地把自己从故事的漩涡中剥离了出去,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了诸如“人生不是一场比赛,人生没有金牌”的大段说教。

在原著小说中,何姗这一角色的设定,是与费可同类的人,他们内心阴暗又彼此惺惺相惜,她从始至终知道费可的一切罪行,却永远保持沉默,静观罪恶滋长。

剧里的何姗变成了绝对正义的一方,少了与费可之间的羁绊,也失去了作为全篇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的功能性。

此时此刻的费可,也毫无征兆地表达了与何姗的情感连结:“我想听听你的声音,只有听到你的声音,我才会觉得自己回到惠山一中十八岁,干干净净无忧无虑的自己。只有见到你,我才是我。”

高中时期的费可

同时,他向众人发问:“这十年我一直活在恐惧里,我追求名利、地位、金钱和尊严,好累啊,你们不累吗?”而最后那句“至少这辈子要做对一件事,都不要再错下去了”的告诫也变成一个荒谬的笑话。

至此,剧情已足够荒唐,而何姗落水,费可挺身相救,最终费可不幸溺水身亡的结局给了观众最后一记重击。

在无数的问号中,这场闹剧总算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