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战分子?没错老子就是好战分子!”在1965年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陈毅元帅霸气说道。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也表示:“这下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个不好惹的外交部长咯!”
说起陈毅元帅,人们对他的印象往往是率军奋战的铁血将军,或者是指挥若定的军事家。他曾参加了南昌起义,指挥过孟良崮战役,参与指挥过淮海战役,一生可谓是身经百战。
因此国内外对陈毅的印象比较一致,都认为这是一位“会打仗,也好打仗的中国将军”,所以当听到陈毅元帅担任我国的外交部长时,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陈毅是新中国的第二位外交部长,当国外听到他上任外交部长的消息时,感到十分吃惊:“这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战分子啊!中国让他当外交部长,不怕导致开战吗?”
实际上陈毅并不只是一名单纯的将军,他的政治水平和军事能力同样出色,而且文武双全,还是有名的诗人。因此把陈毅放到外交部长这一位置上,其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但很多外国人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对于陈毅元帅或许带着一些刻板印象,认为他热衷于战争,那么很有可能在和其他国家的外交过程中,采用比较强硬的态度,甚至引起战争。
在1965年9月,作为外交部长的陈毅在北京举行了一场记者招待会,在这场会议中,陈毅发挥了他出色的外交水平,给许多外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会议进行到中期,当时陈毅部长正在和许多记者热情交谈,现场气氛很是活跃。很多第一次采访陈毅的记者,一下子“刷新”了对这个元帅的认知,觉得他热情豪放,很有感染力。
的确,和周总理温和有风度的外交风格不同,陈毅的外交风格往往更为“硬气”,他并不总是用外交辞令来回应其他国家,经常十分豪爽地回答记者的问题。
于是有一个记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他壮着胆子问:“您怎么看待中国被看作好战者这件事呢?包括您本人也被认为是好战分子。”
听到这个问题,陈毅的眼神一下子严肃起来,他拿起话筒,扬声说道:“你说的没错!我承认我是好战分子!但是你有想过我们为什么好战吗?是我们想开战吗?你以为中国愿意开战吗?!”
他说着环顾了一圈现场的记者,在他严肃的目光下许多记者感到了压力,陈毅紧接着说道:“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从来都希望和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但这份善良被一些国家当成软弱可欺!”
陈毅表示,我国从来都不愿意破坏友善的国际关系,但对于想要欺负中国的那些国家,我们也不怕!如果这些国家真要开战,那么中国人民都会奋起抗争保卫我们的国家!
陈毅部长义正言辞的发言把现场的记者震撼的哑口无言,有些人把我们的不畏战争,当成好战。意图通过挑衅中国,引起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矛盾,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确实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威胁,而这个提问的记者显然是想要触发陈毅的怒火,引起矛盾,或者以为陈毅会回避这个问题。
但没想到陈毅作为外交部长,竟然能说出如此铿锵有力的豪言,将现场的记者纷纷折服。他们不仅是为陈毅的发言折服,更是为中国热爱和平,又不畏战争的气魄所心折。
一些国家也因此明白了,对于意图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中国从来不会害怕和退缩!
毛主席听说陈毅的这段发言后,也是十分赞赏,笑道:“这下其他国家知道了吧,中国有个不好惹的外交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