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北京市刚刚投运不久的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博物馆以“运河之舟”为设计理念,将历史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在千年运河之畔,扬起民族文化之帆。开放半年以来,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追捧和喜爱,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近日,总台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跨越2500多年,奔流近32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

为了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大运河南北通达之壮观、文化交融之宏大,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采用了众多前沿技术。声光电技术、视觉化表达,多媒体组团展示的应用,打造多场景沉浸式观展体验。同时,也提升了趣味性、探秘性,降低青少年群体的参访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台记者 许梦哲:你现在看到的就是博物馆对元代积水潭码头进行场景的一个复原。在这个展厅的中间,是对山东菏泽运河里面出土的一个文物,做了二分之一的缩放。这个部分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它用了一个很现代的展示的手段。这个透明的滑轨屏其实是模拟了X光透视的效果,让大家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船体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馆内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位于主楼二层的四个展厅,面积共7150平方米,展出文物1000余件。展览采用历史分期方法,根据大运河的发展特点,以时间为序分为八个部分,时间跨度从史前贯通至当下,以开放式结尾翘首展望大运河与北京的美好愿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陈述方面,基本陈列采取了大通史与小专题结合的手法,既保持宏大历史叙事,又以专题展示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特色文物等,让跌宕起伏的史实讲述历史规律,用文物解读深厚的人文内涵。

(总台记者 许梦哲 袁成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