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叶赫那拉氏 一般称为“慈禧太后”,又有“西太后”“老佛爷”称呼。每当人们谈起她,首先想到的是她的垂帘听政,卖国贼,它的著名言论。

“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就是慈禧当时对外国人的外交政策,由于之前的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发展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此时,为了讨好外国人,慈禧说了这样的话,牺牲人民的利益,满足国外侵略者的胃口。‍

还有那一句“宁予友邦,不予家奴”,宁愿给国外人,也不给国内的黎民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一个女人,出生在满洲的一个官宦之家,她本是一介女流,最后却走向大清王朝权力的巅峰。‍‍‍‍‍‍‍‍‍‍‍‍

有人说是因为她的独断专权,妇人之仁,加速了清王朝的走上灭亡。(从1861-1908)这段时间都是她在专政。

也有人说,因为她的权谋之术,能玩转亲贵朝臣各种政治力量,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也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首先,慈禧在17岁时,被选进皇宫,被当时的咸丰皇帝封为兰贵人,他也为咸丰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载淳,因此她的后宫地位一路飙升,从贵人到贵妃,再到后来的皇后,皇太后。‍‍‍‍‍‍‍

慈禧的垂帘听政,也有一些偶然原因。

在1816年时候,当时国外入侵大清,皇帝咸丰为了躲避战争,不幸在途中去世,当时唯一的儿子载淳就登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咸丰去世前设有八位辅政大臣,而辅佐大臣们,都对皇权虎视眈眈,根本不畏惧,皇帝太小,不懂事。‍‍‍‍

慈禧也感觉到危险,如果皇帝出事了,自己当妈的也就完了。

因此她就和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废了之前的辅政机构,夺得政权。

慈禧就成了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当慈禧执政以后,每天公务就非常的繁忙,每天身处权力斗争的中心,很难再有欢乐时光陪伴母亲。

等到慈禧母亲七十大寿时候,慈禧为了表达孝心,就提前早早的准备操劳,想为母亲过一个好好的寿宴。也是一个千载的机会。

可是天公不作美,那天正好外国使团来大清访问,那时候的清朝内忧外患,肯定不能怠慢外国人,不然害怕人家又有借口,发动侵略战争,所以母亲的寿宴,也顾不上,没办法按时参加了。成了一种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作为掌权的太后无论出于礼仪还是政治方面都应亲自接待,无奈只能缺席母亲的生日宴会。

当天,由于慈禧不能亲自去祝寿,内心也是非常的伤心,好好的计划被打乱,她只能派人送寿礼前往。金银珠宝,首饰玉器,应有尽有。

但是,慈禧还是觉得难以表达孝心。于是写下了那流传千百年的诗,一起裱起来,送到母亲那里去。

全诗如下: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是慈禧一生中唯一作过的一首诗,而这最后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也成为了至理名言流传至今。

这也是慈禧一生中,作的唯一一首诗,而这首诗最后两句,也成了千古名句,尤其是最后一句,说的是情真意切,拳拳深情,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无限爱意。

抛开慈禧别的不说,就单说这首诗,绝对是一首好诗,也是一个好母亲,是一个好妈妈。当过爹妈的都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多少委屈,辛酸,从不计较,只为了孩子好。

现如今,父母一辈总是会时不时地念叨起这一句诗歌——“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愿天底下的孩子,都能体会到做父母的不容易,爱未尝改变,只是方式不同。

为人子女的我们,定是要好好铭记着父母那血浓于血的亲情,在有生之年,好好回报,好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