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方腊前,梁山有6人借故不去,他们有两个共同特征你发现了吗?

前言

在我国的古代名著中,有一部将江湖义气描写的淋漓尽致,被明末著名大家金圣叹列入“六才子书”之中。

然而就是在这部书中,很多读者都认为在梁山被招安后,领旨讨伐方腊这一事件中,有不少让人疑惑的地方。曾经的叱咤江湖的一百零八将,在血战过后只剩下二十七名好汉。其中有六人早早就借故不参与这次讨伐,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引发了不少读者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为什么没有去呢?是真的不想当官吗?

一、梁山好汉被招安

说起这个齐聚各路英雄人物的梁山泊,真的是兴于宋江,也败于宋江。在宋江上梁山之前,只是在江湖上抢劫商户钱财的绿林草莽,而宋江来了之后,他不仅扩大了梁山的规模,不断和一些有名望的士绅交好,提高了梁山泊的地位,也让朝廷重视起这帮江湖人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廷不仅派出了正式军队对他们进行讨伐,而梁山好汉和其他匪类不同,他们丝毫不惧甚至正面硬刚朝廷官兵。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三打祝家庄”、“两打曾家府”,以及最出名的“三败高俅”。

其实在这些战斗中,最让人觉得可笑的是,重创他们的不是朝廷官兵,而是一些乡里恶霸组织的家兵。这不仅让后世的读者感慨,这一场场对抗,简直就是朝廷官兵颜面扫地的大型现场,逼得朝廷连发三次招安诏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下旨招安时,面对这些草寇的拒绝态度,朝廷百官十分不满。其中枢密院的童贯自请出征,誓要要将这群乌合之众剿灭干净。

皇帝一看很高兴,直接封了他大元帅,令他率领十万大军荡平梁山泊。等童贯到了梁山脚下,才发现这群草寇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居然军容严整,还会排兵布阵,与正规军没有什么两样,这一下就让他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日对战中梁山军直接大胜官兵,让他们折损了万余人马。三天后,童贯还是不服气,决定背水一战。谁知梁山这群草莽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给这些官兵安排了“十面埋伏”套餐,杀的官兵丢盔卸甲,童贯只得带着剩余的四万兵力灰溜溜的逃回京城。

也就是这一战,让宋江听进去了吴用的进言,只有和官兵真枪实战一番,才能让朝廷认识到梁山泊的实力,从而才能给出更好的招安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紧接而来的二次招安,是由北宋“贪财好色小心眼”的大奸臣高俅出马的。高俅原本是想着先打一场摸摸虚实,没想到上来就被梁山军胖揍一顿。在收到朝廷让他招安的消息时,正好赶上高俅第二次在梁山军上吃瘪。这就让这位小心眼又记仇的高大奸臣不高兴了,他根本不想招安这群让自己颜面扫地的匪寇,他决心想要扫平这个地方。

但是正面硬刚不是他的作风,他打起了个坏主意,他把诏书中的断句做了修改,把其中赦免梁山众多好汉罪责,变成了杀了宋江,才能赦免其他好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自以为可以引发内斗的毒计,却被梁山好汉识破,直接在城下射杀了招安的使臣,让宋江第二次招安的梦想破灭。

接连的几场败仗让皇帝明白这和一般匪寇不同,也意识到之前派出的使臣办事不利,于是安排自己身边最信任的宿元景前去招安。

这次招安很顺利,不仅赦免了梁山泊中所有人的罪行,还开出了极其丰厚的待遇,此时一心向着朝廷的宋江,终于圆了自己归顺朝廷的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摇身变为朝廷官兵的梁山众人还不知道,他们之后很多人都会折在为朝廷讨伐的战役中。一开始他们还是很高兴能为朝廷做事,出征讨伐侵犯北宋国土的辽国,宋江带领的梁山军不仅没有伤亡,将辽国大将兀颜光斩于马下,力挫辽国的士气,最后大胜还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这场大胜后朝廷并未有半分赏赐,反而草草打发他们去征讨河北的寇匪田虎,之后又被安排去淮西征讨王庆。一路奔波征战的梁山军,不仅没有任何赏赐,还被安排各处自费征战,让梁山好汉们苦不堪言。

二、征讨方腊散人心

虽然梁山军想要申请修整,但是朝廷根本不给他们修整的机会,再次把他们当枪使,瞄准了和之前梁山泊势力不相上下的方腊。

其实宋江心中原本对于朝堂不发封赏,一直惴惴不安,觉得是朝堂不信任他们所致的,所以一直想要在皇帝面前刷新忠诚度,带着心中对朝廷怨愤不已的梁山军们。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一次出征并不顺利,其中公孙胜最先请辞,随后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四人留在京城,没有跟随大军出征。然而在行军的半路上,原本随军的神医安道全接到通知,被临时调回了京城。

也就是这场方腊之战,让曾经大杀四方无敌手的梁山好汉们走上了末路,最后很多好汉都死在了这场征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征讨方腊就要下江南,而从汴京出发向江南进发,则需要争夺的第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便是扬子江隘口。

当时梁山军早已计划好,佯装进攻重兵把守的江岸,实则突袭隔江的润州城,这一次大战杀的方腊大将吕师囊个措手不及,让梁山军夺下了关键之地。然而这场大战虽然是大胜,但是一下子就折损了三位好汉,分别是宋万、焦挺和陶宗旺,他们的死状十分惨烈,让梁山军士气低迷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们不能止步于润州城,必须趁势将逃往丹徒县的吕师囊残兵剿灭掉。于是宋江不顾突然重病起不了身的杨志,直接大兵开道前往丹徒县。

青面兽杨志到底生了什么病,文中并未提及,但若是神医安道全能随军,至少不会让这位兄弟孤零零的在后方病重而亡,最后被葬在了异乡土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宋江已经被润州和丹徒两场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心将拿下征伐方腊的功劳,得到朝廷的认可。

所以他直接安排卢俊义和自己分兵,自己去打常州和苏州,而卢俊义率军去打宣州和湖州,想要速战速决。

然而常州这个地方不好打,这里由钱振鹏率领大军坐镇,其中张进仁和高可立原本效力于吕师囊旗下,领命前来协助钱振鹏守城。这两位在战场上攻势十分凶猛,直接斩杀了梁山军中的韩涛和彭玘,差点还取了关胜的首级,让梁山军再次折损两名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大战让梁山军心头蒙了层阴影,然而老天还是眷顾梁山军的,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好帮手”——金节。

要说这个人虽然是钱振鹏的副将,但其实是心向朝廷之人,因为一直没有机会所以无法归顺。在梁山军攻打常州之时,让他看到了归顺的机会。但是他的第一次策划率兵投降的计划被之前提到的张进仁和高可立破坏,导致梁山军的两位大将的身亡。然而就钱振鹏战死之后,金节立马献城,不仅得到了朝廷的赦免,还成了亲军指挥使。

就在宋江率兵拿下常州之时,卢俊义也攻下了宣州。但是这场宣州的攻城战打的十分惨烈,白面郎君郑天寿在城下被砸死,智勇双全的操刀手曹正和活闪婆王定六也惨死在战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随着一场场的征伐,直到宋江攻下方腊的大本营杭州时,已经有十二位好汉命丧在战场上,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接连的损兵折将,让在前方征战的宋江心中十分不安,接下来几场大战中,陆陆续续战死了数十位好汉,直到方腊彻底被平定,一百零八将只剩下二十七人,梁山军的势力大削。军中不少好汉在经历了和兄弟们的生离死别后,萌生了退隐江湖的想法,而宋江却不一样,他还做着升官加爵的美梦,殊不知此时正式朝廷落井下石的好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江在杭州之战后,将病关索杨雄、鼓上蚤时迁、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和花和尚鲁智深选择离开梁家军,在杭州这里和宋江分道扬镳。这五人中前三位,最后因病而客死异乡,而后两者一个坐化,一个直接心灰意冷的遁入佛门,再也不参与俗世事务了。

宋江等人回到汴京后,将前几次的讨伐之功和本次方腊的讨伐之功合并,宋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宋江和卢俊义等人成功成为朝廷的官员,但朝廷中有高俅为首的奸臣对他们怀恨在心,而皇帝始终没有真正信任他们,所以最后高俅这些奸臣指使人,下毒害死了他们,也帮皇帝解决了心腹大患。

谁也没想到,真正活到最后的只有早早归隐的十三人,其中六人还活的很不错,这就让读者对他们感到好奇,他们到底靠什么保的命呢?

三、六位“幸运儿”

如同上文提到的,公孙胜,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和安道全没有随军前往征战,他们这六个人有两个特点:一是身怀绝技,二是不擅长战场厮杀。

入云龙公孙胜这人其实对于宋江有些意见,作为晁盖的亲信,他很看不惯宋江一心想要被朝廷招安的想法。在宋江坐上梁山泊一把手的位置后,他便找了借口离开梁山,决定眼不见心不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他对那些梁山兄弟是真的两肋插刀,因为他擅长布阵,所以在数次征战中,他耐不过兄弟们的恳求,还是跟随梁山军一路平乱。也就是在这一场场的征战中,他看出朝廷是想消耗掉梁山的实力,从而在征伐方腊之前,他便无心恋战请辞而去,避开了之后的各种纷争。

而乐和这人精通乐器和演唱,为人还十分聪明伶俐。就是凭借着这一手在音乐上的造诣,得了当朝的王都尉的青眼。早就清楚朝廷意图的王都尉,不忍这位知音受到连累,便硬是将他留在了京城,就此乐和避开了方腊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伯皇甫端则是受到了皇帝的看重,北宋时期的马匹十分珍贵,所以精通兽医的伯皇甫端被招安后,就安排他去照顾皇家御马,还被册封为御马监太史。为了不流失这个难得的人才,皇帝将这位宫廷御用兽医留在京城,不再参与梁山军的征伐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样被皇帝看中的还有金大坚,这位外号“玉臂匠”的好汉,有一手篆刻碑文和印章的绝活,这和皇帝的爱好相同,出于爱才之心,也就把他也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圣手书生萧让,因为一手好字被蔡京看中,将他留在自己府中充当幕僚。蔡京一出手,就把萧让和其他梁山众人分隔开,之后关系也就越来越淡薄了,也没有想要随军征战杀敌的念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安道全这位神医,因为医术高超,一直被京中的达官贵人和皇帝看重。就在他随军南下之时,皇帝一纸诏书将他召回,让他回京给皇帝看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诏书不仅仅是委任他回京给皇帝看病,更是断了梁山军的医疗保障,让很多在阵前厮杀的好汉们,得不到他的治疗遗憾而亡。回京后的安道全凭借一手高超的医术,成为太医院的御医,在京城安稳度过余生。

由这六位“幸运儿”可以看出,除了好运气和长远的眼光以外,掌握一技之长在关键时刻,是真的能保全性命。

结语

虽然这六名好汉在充满江湖厮杀和征战中出场率不高,但是他们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颇有造诣之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重的功利心,所以才能依靠自己的本事独善其身,最后得以善终。

可惜了梁山泊上的众多好汉,没有看破朝廷的“毒计”,反而一心跟随宋江决意踏上危机重重的沙场。最终所剩的二十余人,虽然如愿受到朝廷的封赏,却也逃不过奸人们的赶尽杀绝,这让众多读者无限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