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为期6天的太原站WTT常规挑战赛就将开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参赛人数不足,中国女乒又临时派了4名队员增补,分别为:

刘炜珊,石洵瑶,李雅可,陈熠。

这样,一共37人的比赛,中国女乒参赛的人数就达到了13人,占1/3还要多,看来,太原站比赛,离“国际化”还差得太远,接下来想办得更红火,得多一番功夫才行。

中国女乒这支增补而成的13人参赛队伍,有两个看点很值得关注:中国女乒这支增补而成的13人参赛队伍,有两个看点很值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看点1:按“年龄”参赛。

这13人中,三大主力:王艺迪、陈幸同、钱天一这三人是必不可少的,就不用多说了。

而在另外参赛的10人中:

1、20岁以下的青年军占了一半。

即:蒯曼、陈熠、覃予萱、徐奕、范姝涵5人。

2、其她:

21岁的有2人:韩菲儿,杨屹韵;22岁的1人:李雅可;23岁的1人:石洵瑶;24岁的1人:刘炜珊。

也就是说:

除了必不可少的主力之外,其她参赛人员都是“按年龄”来“排队”参赛的:

即,先让年轻人打,有多余的名额再让“次年轻”的来打,以此类推,年龄越大的就越没有优势了,要往后排。

并且,在这里,还有一个“无形的门槛”就是:“2000年出生、24岁”这道门槛,如果你不是实力超强的主力,那么,年龄一旦高于这道槛,暂时就很难获得参赛机会了。

就像:

在这10人中,2000年以上的,只有99年的、25岁的刘炜珊一人,连排名靠前的、98年的何卓佳暂时都没得到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况,则很清晰地传达了教练组的一个信号。

那就是:

1、围绕新的奥运周期,要抓紧培养年轻人、进行梯队建设了,不然就来不及了。

而在新的奥运周期,如今20岁左右年龄段的年轻球员正合适,大力培养四年,到下届奥运会是24岁,与现在的孙颖莎同龄,如果能培养出来,那到时年轻力壮正好用,是海产姐妹的好帮手。

2、而超过这个年龄段的呢,就要“酌情考虑”了:

有潜力的,还会适当给机会,而潜力不太大的、实在打不出来的,则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总之,由此可看出:

年轻化和梯队建设,将是国乒下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点应该不会变了~必须要有更多的新人冒出来才行。

这样,“老将”的压力就会增大了,危机感倍增,想留下来就要加倍努力才行。

所以说:

这也是一项很好的“激励措施”,说不定,在培养出年轻人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激活”一批老将,让整个国乒“多点开花、更有活力”~如果那样,这步棋就走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看点2:20岁新星再次入选,国青主将凑齐,接下来就就看谁能战胜张本美和了?

国青女乒的这批球员中,实力比较突出的,除了蒯曼和覃予萱,应该就是陈熠了,尤其是她那股“刻苦程度和拼劲”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实力不够拼劲补,这也是年轻人所需要的,也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所以说:

这一次,陈熠没能第一时间参赛,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而现在呢,陈熠出现在增补名单之中,也能打比赛了。

这样,国青女乒的主将基本就会齐了:

蒯曼、覃予萱、徐奕、陈熠、范姝涵~放眼整个中国女乒青年队,也就她5人实力最强了,属于“青年队中的第一梯队”,其她人还差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她们会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轮流挑战张本美和,看谁能赢下来?

毕竟:

她们5人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接下来的这4年,对她们来说将是一场漫长的拉力赛,看谁最后能脱颖而出?

俗话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场“拉力赛”,谁开头做好了,无疑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优势,这对以后的竞争非常有利。

而当前最火的张本美和,将是她们的“第一块试金石”,这次谁能战胜她,无疑就将会得到教练组的肯定和认可。

所以说:

这次太原战,“国青众将”轮流挑战张本美和,将是一个重要看点,也是蛮让人期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

太原站比赛即将开打,在中国女乒方面,“老中青”搭配的这支13人队伍也整装待发,看点多多,值得关注。

加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