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 高回报”
“年化收益20% 稳赚不赔”

投资越多赚得越多

“一键提现、马上到账”

看到这样的广告信息你是不是又心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尚”的陌生人有钱不自己赚

偏要手把手教你赚大钱?

其实

这些都是骗子精心谋划的骗局

一旦落入陷阱

你只能成为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待宰的羔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实案例

案例一:2024年3月,市民方女士刷短视频时,看到教投资赚钱的视频,便主动与对方联系。对方给方女士分享了网址链接,下载通讯APP,称会有老师分享投资项目,并教学。随后,又让方女士下载了所谓的投资理财”APP,经过骗子的一套“返利诱惑”一“提现失败”一“充值返额”的操作,方女士损失17万余元

案例二:2024年4月市民王女士通过网络社结识了一位自称“退伍军人”,取得信任后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关系,此后骗子并让王女士用其提供的账户进行投资挣钱,王女士共计损失5万余元

案例三:2024年4月,市民李先生的微博账号收到陌生好友添加申请。对方自称字节跳动的工作人员,目前有活动抢优惠券,转手出售就能有5个点的优惠。对方给了李先生一个陌生二维码,用浏览器扫码进入后操作界面“抖音电商”,通过充值账户,购买优惠券,再卖出,李先生小赚一笔,便放松了警惕。此后,李先生开始自己操作进行充值,但无法提现,才意识被骗。累计损失4万元。

那么

如何有效识别并避免这类诈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骗手法分析

01

以“保本高息”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

不法分子假借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概念,推出所谓“投资理财神器”,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宣称“稳赚不赔”,以高返利、按月返利、保持现金流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关注

02

以“专家内幕”虚假消息诱导投资。

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添加消费者好友,将其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理财专家,以“投资暴富案例”“直播课”骗取消费者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消费者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内部消息”“会员渠道”“特殊资源”等诱骗消费者参与投资

03

以“投资返利”虚假平台转移资金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或仿冒投资平台,向消费者发送虚假链接,引导消费者下载APP进行投资,并以小额投资返利作为诱饵,不断引导消费者加大资金投入。

不法分子随后迅速转移资金,甚至利用消费者急于提现的心理,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名义,收取所谓“保证金”“解冻金”等,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资金损失。

警方提示

防范诈骗小妙招

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财产品。

消费者应认清银行理财、基金、信托、期货等均不是存款,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息”“专家保证”等均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套路,应提高警惕。

不轻信来路不明“小道消息”。

不轻信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传播的“小道消息”以及无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热线等咨询核实。

不贪图“一时便宜”因小失大。

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切忌侥幸心理、赌博心态。

时刻对“陌生人”保持警惕。

对陌生来电、邮件推销等非正规网络途径诱导投资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轻易授权非官方APP使用协议;拒绝与陌生人共享实时位置、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

编辑:张雨菲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