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石家庄主会场活动在灵寿县博物馆隆重举行。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由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石家庄市文物局)、灵寿县人民政府主办,灵寿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承办,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指导。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及灵寿县委、县政府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主会场活动精彩纷呈,成果丰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发布石家庄市域博物馆主题精品研学线路。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紧紧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积极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为广大文博事业爱好者和青少年学生朋友现场发布了6条博物馆主题精品研学线路,打造独具魅力的石家庄研学产品,探寻石家庄历史轨迹,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签订《考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石家庄市考古事业的发展,提升文物保护和研究水平,在文物保护、修复、科研,特别是预防性保护和利用方面强化交流合作,为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加强在人才培育、环境提升、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全过程协作,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灵寿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与灵寿县教育局签订了《馆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举办《千古探秘——西木佛商周出土文物专题展》,这是灵寿县依托西木佛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源举办的一个原创性展览。展览首次展出2022年西木佛商周遗址出土的文物141件。其中,“车马坑”是河北省发现的首座晚商时期车马坑,其发现为研究晚商时期车马舆服制度补充了资料,也为探讨晚商时期冀中南地区与王畿关系、交通往来等学术问题提供了依据。

四是举办中山学堂研学活动。

二、石家庄市“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紧扣主题,内容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全市各博物馆积极行动,通过联合办展、交流展览、巡回展览等方式,策划了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展览,市博物馆推出《石家庄市博物馆馆藏清代扇面精品展》。展出扇面精品40余幅,有春山秋水、花鸟鱼虫、仕女高士、文人翰墨等,全面囊括当时的绘画题材,为研究清代扇画艺术提供实物资料。灵寿县博物馆举办《西木佛商周出土文物专题展》。首次展出2022年西木佛商周遗址出土的玉器、陶器、骨器、铜器等141件文物。正定县博物馆举办《传承与传播—木版民间版画展》。展览分为“托物寄愿 祈吉纳祥”“寓教于乐 教化育人”“烘托气氛 装点环境”四个部分。子元徽派古建博物馆首次推出《雕梁绣户—中国古建数字博物展》。从多角度对古建筑进行数据化复原,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更为直观地展现给公众;《云窗霞户—中国古代精品雕花展》。展品均为明清时期的精品木雕、窗雕,雕刻工艺精湛、惟妙惟肖、纤毫毕现、内容栩栩如生。长安区金宝砚雕博物馆策划推出《慷慨悲歌、砚源流长—5.18河北易砚暨中国四大名砚展》。槐园破老头文化艺术博物馆推出《“与梅并作十分春”—破老头画梅新作展》。莫心高茶博物馆推出《心印—畦兰精舍藏明绘菩提十叶展》。恒臻博物馆推出《古代瓷器精品展》《传统书画艺术展》等特色展览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积极开展系列公益讲座,深入实施博物馆“五进”活动。(1)“故郡遗址与中山国”知识讲座。主要以故郡遗址为基础,通过时代背景、遗址概况、中山来源、三起中山、中山灭国以及中山文化等几个方面为大家构筑中山国的基本形象,讲述中山国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2)赵州历史文化讲座。赵县博物馆利用青少年研学基地,邀请历史文化名人讲述赵州历史文化。(3)党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线文化博物馆与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文理专修学院联合开展党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4)中国传统技艺互动体验活动。赵县博物馆邀请曹俊巧剪纸、赵州面人王、赵州泥哨泥绣球、大安花摸四位非遗传统手工传承人现场操作,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子元徽派古建博物馆推出《对花啜茶》传统茶艺文化体验活动。(5)开展小讲解员体验活动。正定博物馆举办“燕赵文化,涵养最美少年—燕赵文化讲解大赛”活动,赵县博物馆、石家庄市恒臻博物馆组织“小小讲解员”活动,邀请当地中小学生参与,通过培训和实践,让他们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6)集中开展“五进”活动。市博物馆将《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做成移动展览走进校园、社区、军营、农村、企业;赵县博物馆开展进学校、社区、乡村、企业进行展览活动,以移动展板,移动的动博物馆形式展示赵州传统文化。(7)河北地质大学博物馆、灵寿县慈河谷三线文化博物馆、燕娃动漫博物馆于5月15日启动“博物馆进校园”社教巡回展活动,将博物馆藏品送到学校、送到学生身边,让更多青少年学生了解感受博物馆文化魅力。

三、石家庄市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未来可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曹娜表示:近年来,石家庄市博物馆事业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市县博物馆数质齐升,不断取得新成绩。2023年,新增市县级备案登记博物馆17个,同比增长50%,全市博物馆数量已达72家;举办临时展览123场次,开展社教活动1624场次,观众达570余万人次;正定县博物馆入选河北省“十佳博物馆”培育单位;2024年3月石家庄市入选“河北省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市”。下一步,石家庄市文旅系统将紧扣主题、精准发力,采取市县联动、馆校合作的方式,统筹推进不同层次、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博物馆均衡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自信可感可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灵寿县人民政府县长胡万程说:下一步灵寿县将坚定文博事业的发展方向、持续挖掘文化潜力,不断创新策展理念,围绕文化发展建设大局传播灵寿价值、发挥灵寿力量、做出灵寿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黄信在致辞中表示,我省对西木佛墓地展开考古发掘工作,累计勘探约11万平方米,抢救性发掘墓葬32座,其中25座确定为晚商至西周时期,另外还有隋唐至辽金时期墓葬7座。西木佛墓地的发掘,为学术界对太行山东麓晚商至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研究,提供了一批基础材料,是对滹沱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一次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