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858位真人故事

我是肖怡恬,29岁,老家河南。虽然老家是高考大省,但我还是考了621分,并读了理想大学。

后来,我曲线救国,来到荷兰留学,仅用一年时间就从应用类大学,成功转学到研究类大学读金融专业。

因为成绩优异,毕业后,我成功进入到荷兰有名的跨国大厂工作。

现在,我年薪40万人民币,在荷兰成家立业,生活安逸,但我依然期待有一天能回到祖国,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吃螃蟹)

我是1995年出生在河南三门峡的肖怡恬,爸爸是小镇的税务员,妈妈是会计。

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我们一家三口过着平淡温馨的生活

从小到大,不管做什么事情,爸妈都对我很支持。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我内心强大有主见,凡事喜欢力争上游,遇事不纠结内耗。

在三门峡上初中时,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我还担任班长。

后来,我听说西工大附中正在招收插班生。我喜欢挑战,有很强的胜负欲,然后就报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二时去机场接妈妈玩)

爸妈一贯都很支持我,他们立马带着我直奔西安。在那里,我读完初三后,顺利留在本校读完高中。

高考时,我考出了621分的好成绩。但令人沮丧的是,我填报的三个志愿学校都没录取我。

心高气傲的我不想复读,又不甘心上一所自己不喜欢的大学,所以就想通过中介申请出国留学。

因为当时我的条件不够,所以只能上荷兰的应用类大学。

我骨子里不认输,想要上更好的研究类大学(即阿姆斯特丹大学)。所以我逼迫自己在海牙大学用功学习,修满学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誉课程结业时就我一个中国人)

2013年,在荷兰海牙大学的第一年,我不像别的留学生那样到处游玩体验国外的生活,而是挑灯夜读。

就这样,在身边很多人都挂科的情形下,2014年,我是为数不多成功转学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留学生之一。

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我也毫不放松地抓紧学习。因为足够勤奋努力,我的各科成绩都很优异。

这所大学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另外开设了五门课程,这些课程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也便于我更好地了解荷兰的历史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在的班级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有一天晚上七点钟上课,我不小心迟到了,不好意思地站在教室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生毕业照)

当老师用荷兰语跟我讲话时,我却尴尬地想钻入地洞里,因为我听不懂荷兰语

还好,也许是老师看到了我的窘迫,立马转换成英语跟我沟通。迄今为止,我的荷兰语说得也不好,最擅长的还是英语和中文。

虽然我不擅长荷兰语,但不妨碍我在荷兰求学工作生活,因为荷兰是世界上除了母语外,英语说得最好的国家。

留学期间,我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得十五万,这对爸妈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塞浦路斯餐厅吃饭)

为了减轻他们的压力,我像很多留学生一样,在餐厅做服务生挣生活费。

那时,我还偶遇了在餐厅用餐的柯震东。我还利用休息时间去教孩子们中文,赚取课时费。

有人问我:在留学期间,你没有好好地交朋友,享受国外生活吗?确实没有,因为我的目标是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然后找到一个好工作,真正地实现独立自主。

大三时,我在荷兰飞利浦公司实习,当时根本没有考虑以后的职业方向,只是想快点积累大厂的工作经验。那时,我实习做的工作和目前的工作是一样的。

实习过程让我非常开心,所以研究生一毕业,当我看到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时,马上申请入职。

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之前的实习经历,我非常顺利地入职这家跨国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工作时自拍)

迄今为止,我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四年多了,年薪40万人民币。

我知道很多人吐槽大厂,说大厂的各种不好,比如经常加班等等。但我所在的大厂很少这样,我只要在上班时间完成工作,下班时间完全属于我。

在这四年里,我一般都是朝九晚五。这一点让我很满意,我可以干很多自己想干的事情。

现在,我有时间陪娃,还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校教华裔学生学习中文。

我所在的大厂还有工会组织,公司里任何决策都得经过工会,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好地保证了员工的权益。但也有坏处,公司任何一个决策都要经过工会,这增加了决策执行的难度,拖延了执行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工会组织培训)

这家公司还让我感动的一点是,生完孩子后,我经常要请假,公司没有过多地责备我,只要我按时完成工作就可以了。只是我的升职加薪往后推迟了一段时间而已。

如果这事放在国内,我很难想象是否能保住工作。有粉丝问我在荷兰的工作是什么,我好好地给你们介绍一下。

目前,我在公司总部担任合规客户筛查部门经理,主要负责包括中国、东亚、东南亚、欧洲、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客户筛查工作。

工作内容是评估潜在客户的合规性,确保客户符合内部和外部法规,减少公司的合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余参加普拉提课程)

我举例说明一下:

我在对第三方客户筛查时,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客户——一家外表光鲜的科技公司,表面上看似完美无瑕。但当我深入挖掘,类似于侦探在追踪复杂的数据线索后,竟然发现它与某个有严重犯罪记录的实体有隐秘联系。

接着,就是跨部门合作筛查。大公司流程结构严谨,涉及多层审批和跨部门合作。即使发现一个很小的合规问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复审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相比之下,在一家小型创业公司,遇到类似问题可能在一次团队会议中就能迅速解决。因为他们常常是整个团队围坐一桌,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随后立即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婚纱照片)

所以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小公司有它的优势所在,大公司也有它的弊病。

比如,我所在的这家公司,升职加薪都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创业公司,如果你能力够牛,短时间从零到一都是有可能的。但我所在的大公司,每年的薪水涨幅只能在10%至15%之间,超过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的职场天花板是可以预见的。虽然这样少了很多惊喜,但我喜欢有掌控的感觉。

不管是求学还是工作,我都是积极主动地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走,婚姻也不例外。

小时候,我有温馨的家,但爸妈因为生意欠债离婚后,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我没了回家的概念。所以我无比渴望有自己的小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阿姆斯特丹植物园拍结婚照片)

我在阿姆斯特丹读大三时,被招聘到目前的单位实习。当时我的直属领导也是中国人,所以聊天互动比较多。

当得知我很想恋爱成家时,他把中国朋友介绍给我认识,我们认识三个月后,就认定彼此,谈了一年多的恋爱。

研究生毕业时,我和男友飞回国见了家长,就结了婚。

结婚之后,老公付首付买房,我们共同还贷款。27岁那年,我生了娃。到现在为止,我的婚姻持续时间和正式工作时间基本上是同步的。

我们的婚姻也是经历了各种磨合。开始,我对眼前的这个男人有很多期待,但期待越多,失望越大。

我埋怨他不够贴心,在家务和带孩子上承担不多。在我的认知里,家务和带孩子一定要公平分摊,因为我和他同样都是有工作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阿尔卑斯山滑雪)

后来,我发现这样撕扯毫无意义,因为世界上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吵闹下去只会内耗,成年人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我本身很喜欢孩子,多带带孩子也没什么。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把孩子送到日托所。至于家务,两个人配合去做就好。

荷兰的托儿所是比较靠谱的。孩子四个月大时,每星期送过去三天;五个月大时,每星期送过去四天;六个月大时,每星期送过去五天。

目前,我们的孩子每星期待在托儿所五天。

你们也许纳闷,这么小的孩子,他们照顾得好吗?

在日托班中,老师都是非常专业的托儿员。他们通常会采用小班制,一个人最多照顾三个小孩。

托儿员会根据孩子的情绪、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照顾,包括安抚、喂食、抚摸、游戏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享受带娃)

同时,他们也会通过APP与家长保持密切地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以便更好地照顾。

荷兰有发达的福利制度。我们有育儿津贴,目前每月育儿花费2448欧,政府补贴一部分。

其实,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用求人。我们目前的收入能够支付这笔费用。

当初我生娃坐月子的时候,都没有婆婆和妈妈在身边。我花3000欧,外加300欧小费请了一个月的月嫂。后来,我又花了1800欧请了两个月的保姆。

那时,深夜拉着脸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时,我内心闪过一丝后悔,望着黑漆漆的窗外,止不住地想要掉眼泪。

别人生孩子都有婆婆妈妈陪着,我没有。别人像我这个年纪,在外面吃喝玩乐享受生活,而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牙莫里茨住宅美术馆)

但我从小离家,一向很坚强独立,一般不会让自己陷在内耗的情绪太久。既然路是我自己选择的,那我就不要后悔。

荷兰不仅有发达的福利系统,他们的人文也挺有特色的。

荷兰人普遍擅长赞美人。如果你初次与一个荷兰人交流,他们一定会从你的长相,和穿着打扮上找到一个亮点夸奖你。

比如,他们会说你的发型很美,头上的发卡很漂亮。甚至还会说你的塌鼻梁和眯眯眼很有特点。反正,在谈话的开始,就会让你自我感觉很好。

荷兰人的审美也是多元化的,即使你长得很胖,在他们眼中也是另一种美。这种审美的多元化,大大不同于国内以白瘦幼为美的标准。

荷兰人的界限感也很强,他们不喜欢谈别人的八卦。如果一个女人到了适婚年龄还未婚,在中国某些家庭很容易遭到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荷兰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荷兰家里拍全家福)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荷兰人善于欣赏一个人的美,但是荷兰人说话做事也是非常直接的。

我在荷兰刚开始学车时,就遭到教练无情地吐槽,当时我的内心一万个愤怒在奔腾。如果你的牙齿上有一个菜叶,荷兰人不管与你熟识与否,都立马给你指出来。

我不是很喜欢这样凡事都很直接的方式,所以这也是我跟荷兰人没法深交的原因之一。

刚来时,我也试图让自己突破舒适区和荷兰人交朋友,但这个过程真心累。

可能是我的荷兰语说得不太好,不同国家的文化太不一样,强行让彼此融入,并了解对方是一个很难受的事情。我们尊重对方的文化,但真正地适应和理解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当有人问我:“你在荷兰的朋友是中国人多?还是荷兰人多?”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人多。因为荷兰人说得梗我不明白,我开的玩笑他们不理解,所以不必折磨彼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我在租住的房子自拍)

我认为最好的融入就是不融入,做好自己就行。

我现在的生活工作都按部就班地朝前走,这是我所能掌控的生活。在舒适区,我也努力突破自己。

目前,我在一所学校教中文,还在自媒体平台上直播分享。这些事情都挺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但能带来成长也是值得的。

有时候,我挺想念中国的,因为中国有着丰富的娱乐活动。在荷兰虽然人际关系简单,但业余生活真的很枯燥。爬山滑雪,拿着酒杯坐着尬聊一整天是绝大部分人的业余生活写照。

也许我有一天会回到自己的祖国,但我希望那也是我未雨绸缪的计划。

【口述:肖怡恬】

【撰文:牛韦韦】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