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四千余字,记述普通农村人的亲情观,为增加可阅读性,部分情节做了艺术化加工,请注意甄别。

我出生在湖南益阳农村,家里四个孩子里我是最小的,上面还有三个姐姐。

因为父母都是没有读什么书的农民,骨子里也就难免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对我这个幺儿也就更宠爱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姐姐都是七零后,大姐小学都没读完,二姐三姐也只是读了初中,虽然也是她们成绩不佳,自己不肯读书的缘故。

但也不可否认,她们早点辍学回家,父母也有点乐见其成的。毕竟家里条件不好,就是女孩子也多少能帮手干点活。

但对我这个儿子就不一样了,从我启蒙第一天开始,父母就一直在我耳旁唠叨,要好好读书,争取能考上大学,那样就能光宗耀祖。

其实,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虽然不是很差,但也只能说泯然众人,顶多也就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自认为考上大学的几率太渺茫。

出于这种心理,上高中之后,我的学习劲头反倒还要小一些,反正考不上大学,读完初中基本就够用了。

再加上我家虽然孩子多,真的论条件的话其实也不是地方最差的。原因很明显,也是乡亲们一致认同的,那就是我们家还有个单身大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四姐妹都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大伯就是我家的“家主”。长大后才知道,奶奶过世的时候,大伯刚满十五岁,我父亲才十岁。三年后爷爷又去世了,家里就只剩下他们两兄弟。

大伯早年在地方上也是好孩子,山里水里的活计都是里手,人长得也不赖,如果不是爷爷刚好去世,已经有人给他说亲了。

自从爷爷走了之后,大伯就谢绝了所有给他说亲的人,说自己要先把弟弟拉扯大成了家才能心安。

其实也有地方的老人劝他,你们兄弟情深并没错,但你自己是大哥,成家后再给弟弟娶妻也没问题啊。

大伯却固执地认为,要是自己先成家了,未来的老婆要是贤惠还好,如果不是那么贤惠,只怕就会闹矛盾,到时候夫妻叔嫂兄弟之间就有隔阂。与其到时候扯不清,不如先给弟弟成家再做打算。

当然,也不排除大伯有那种“何患无妻”的自信,可惜真的应验了那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

为了给父亲的将来做打算,大伯首先想到的建三间红砖瓦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砖是自己做,木头也从山上砍,这些都不需要花钱,大伯自己也会做木匠,唯一要花点钱的就是泥水匠了。

问题就出在去山上砍树,每天都是两兄弟一起出发的,那一天大伯却一个人进了山,直到天黑才被乡亲们背回来——砍树的时候“爆”了树,弹出来一大块木头砸在他腿上,一条腿断了。

当时的医疗条件也不好,大伯又舍不得花钱去医院,只是在家里请个“跌打师傅”敷点草药了事。

没想到,钱虽然省了,一条腿却瘸了,原本通通透透的小伙子,就成了一个残疾人士。

伤口愈合后,大伯还是坚持把房子建好了,三间大瓦房,竟然是两个没有父母的小伙子建起来的,这也成了远近村子的一段佳话。

我父亲能和我母亲成家,某种程度上也这件事的促成的。

当年我外公说,人家(我父亲)无父无母就能做成这样子,将来肯定错不了。于是便主动托人来给我父亲说媒,我母亲就嫁了过来。

我父亲这个弟弟成家了,这是大伯最初的设想,可他自己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了。父母后来也托过好多亲友想帮大伯撮合成家,可人家都说你一个农民,腿脚都不利索怎么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成家后就住到了那三间红砖瓦房里,大伯一个人还住爷爷留下来的三间老屋。因为新房子是紧挨着旧屋建的,大伯甚至还主动让出来一间给我父母当杂屋。

父亲成家后,我的三个姐姐先后出生,作为腿脚不利索的大伯,就主动担当起了拉扯三个孩子的责任。

其实,大伯虽然一条腿不方便,但除了挑担负重不如之前之外,山里水里的事做起来却并没有大碍。

只是我父亲更希望他能多留在家里,毕竟大哥对自己确实恩重如山,如果让一个残疾人也水一把泥一把地去干活,多少也有点于心不安。

虽然家有三个孩子,但父亲一直认为,他和大伯两兄弟,如果没有一个儿子,将来老了怎么办?出于这种心理,三姐五岁那年,我出生了。

自从我出生之后,大伯照顾孩子的任务就更重了。

不过,我们家还得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那就是家里的条件开始拮据了。毕竟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大姐和二姐又开始上学了,多少都得有点开支。

于是,大伯就主动提出,让我母亲留在家里做家务,他这老将又再次出山干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年的农忙时节,大伯就用家里的那头黄牛给别人家翻地,虽然又累又脏,但确实是耕作人少有的能见到现金的活计。

农闲时,大伯又会去给别人做短工,什么山上翻土挖红薯,除了挑担一类的重活干不了之外,其它都难不倒他。

但我稍微懂点事开始,似乎更粘乎大伯了。

于是,还没上学的那几年里,大伯去耕地,我就坐在田埂上玩泥巴。他进山挖红薯,一个筐里放工具,一个筐里坐着我,就那么一担挑着悠哉悠哉在山路上走。

相比来说,父亲这个“家主”还有点其他的交际,多少也有点空闲时间。

反倒是身子不利索的大伯,很多年里几乎就是全年无休的,反正怎么都能找到点活干。

他自己也说,趁现在还能动,那就多做点,等将来老了,想干也干不动啊。

大伯慢慢地老去,我们姐弟四个也慢慢长大,三个姐姐都没有怎么读书,主要就是她们认为自己的成绩太差,读书比做家务还累,于是就早早辍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我这根“秧苗”,不但父母看得紧,就连一向无事不宠我的大伯,也会隔三岔五交代几句,一定要好好读书有出息,看老了能不能沾点你的光。

可惜的是,我这个家伙就是不大争气,虽然总算也上了初中再到高中,但成绩一直都只能在中游。

其实也不能说我真的那么笨,就是心思真的没有放在学习上。

每次考试完,试卷发下来之后,看到上面少得可怜的成绩,我心里也还是有点想法的,也会责怪自己为什么就考了那么一点点。

但看着做错了的题,自己竟然也能做出来,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就是不会呢?

更可惜的是,我还是个健忘的人。考试完的当天,因为成绩不好而心里会有点负罪感,可转眼就忘,第二天依旧还是该玩就玩想睡就睡。

高中三年一晃而过,88年高考,我只考了450多分,离中专录取线都差了40分。

我自己倒还无所谓,但得知我的成绩后,父母首先就是满脸的失望。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连续几天都不想和我说话,但最后也还是接受了我“成不了才”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大伯,从第一天开始反倒就在安慰我不要泄气,今年考不好明年再来就行了。还说你考了450分那么多,比小强(那年我们村两个高中毕业生的另外一个)还高了差不多一百分,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

后来很多年,我后知后觉地突然发现,憨厚的大伯,竟然是那么犀利地洞察到了我身上的症结——

我这人并不笨,主要就是太散漫,十一年的读书生涯里,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加点油就能出人头地的事,总是以为,自己不需要读好也行,要不干脆就认为自己就是那么笨。

当然这是后话,大伯的话我不好辩驳,只是在心里叹气:你老人家说来容易,高考可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可不是你想过就能过的。

转眼到了八月中,我虽然没有再去复读的打算,父母也默认了这个事实。

只有大伯却一声不吭地在给我做准备,双抢的时候开了好几个夜班,就是为了多给别人耕几亩田,那样就能多赚钱给我交学费。

直到8月底,父母一直都没有和我说起复读的事。我甚至也在怀疑,前段时间自己怀疑父母同意我去复读的感觉,难道真的只是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大伯突然开口了:二弟,我看小关还是去读书吧,虽然今年没考上,但我瞧我侄子是块读书的料,只要醒了梦,成绩肯定能上得去。

大伯开口了,父母木也就顺水推舟,但还是恶狠狠地盯着我说:你听到没有,要不是你大伯说话,我还真打算让你摸一辈子锄头把算了。

但丑话说在前,复读的这一年,你一定要多努力,别再像以前那么吊儿郎当了。如果再落榜,你对得起父母,但对得起你大伯吗?

摸一摸自己的良心,为了你能读书,这个夏天,你大伯的肩膀上都脱了几层皮了。

我一直认为,男人的长大都是一瞬间的。吊儿郎当活了十八年的我,突然真的就如大伯说的“从梦中醒来了”。

复读的那一年,我就像换个人似的,连老师都在问我:你还是以前的你吗?假如前三年你就能有这样的劲头,说不准早就去了重点大学了。

89年高考,我以543分的成绩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分配回省城上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虽然起点算不错,但毕竟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十年之后,我的事业才算稍微有点成就,此时已经是新世纪了。

家乡的父母和大伯,也不知不觉地老去,每一次回老家,我都忍不住提议,你们三个老的这么留在家里也不是办法,虽然有三个姐姐姐夫帮着照看,但毕竟家里没有年轻人,不如跟我去省城吧。

但不管是父母还是大伯,都一口拒绝了我的要求,说自己都是农村土生土长的,生于斯长于斯,你们城里虽然繁华热闹,但真要让我们长住,不出一个月就会闲得发病。

幸好三姐嫁的近,离娘家也就一公里路的样子吧,以前只能步行,后来通了公路,每天吃过饭散步都能回家瞧瞧,也就能更好地照顾三个老人。

也感谢好的政策,大伯一辈子没有成家,前几年已经成了五保户,再加上我们这些侄女侄子的孝敬,生活上却是没有问题。

但2018年的时候,大伯突然又摔倒了。毕竟是年纪大了,再加上几十年的老腿伤,这一摔就真的很麻烦,别说自己走动,就连上厕所都不能自理。幸好我父亲比他小几岁身子也算硬朗,这才勉强撑了一段世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大伯一直在念叨,说自己拖累了你(我父亲),甚至好几次都说,与其这样半死不活地拖着,倒不如一口气不来走了的好。

大伯的这番话,我父母被吓了老大一跳,当即就打电话给我,说你大伯这样子,我们两个老人照顾他,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一旦将来他真的做蠢事,我们这些人哪里能够心安啊?

为了避免那种风险,不如把他送去敬老院,有专门的的人照顾,或许能避免那个风险。

我一听就火了,在电话里大声说了父亲几句:我们都要讲良心啊,大伯对我们一家怎么样,我们心里都很清楚,他没有子女,老了就把他送去敬老院,我们就能安心?

我连夜就开车回了老家,一边要安抚好大伯的情绪,同时也琢磨怎么才能照顾好三个老人。毕竟,除了大伯之外,父母也已经年过古稀了。

大伯对我也一直重复着那番话,还说这样一了百了,自己一个人没有子女,完全可以来去无牵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泣不成声地拉着大伯的手说道:谁说你没有子女?我不就是你的儿子么?还记得我小时候你用箩筐挑着我上山么?不是父亲能做得出来?还记得抱着我去田里干活的情景吗?不是父亲能容忍我的捣蛋,督促我努力读书才会有今天?

在我的劝说下,大伯终于打消了寻短见的念头,但我也知道,想要彻底断绝他的“歪念”,必须要有亲人好好照顾才行。

于是,我和三姐商量,就请她们夫妻住回来娘家,傍着三个老人生活。姐夫白天该干嘛还是去干嘛,姐姐就只能成天留在家里照顾老人了,家里所有的开支由我来负责。

也幸好三姐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成家了,暂时还不需要他们去帮手,二姐也就接受了这个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转眼又过去了5年,这5年来,父母和大伯,一直和二姐夫妻住在一起,虽然更老了,但老年的日子还算是过得挺舒服的。

我一般都是每个月回老家一次,主要陪着三个老人聊聊天,只希望,这种日子能永远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