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下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建设会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激素与神经内分泌肿瘤(黏膜屏障)学组胃肠黏膜保护专家共识巡讲-遵义站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举行。会议旨在进一步创新机制、深化融合,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余昌胤为大会致辞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余昌胤致辞并充分肯定消化内科在医、教、研发展中高质量推进一流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的努力和成果,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贵州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庹必光教授致辞。消化内科主任刘雪梅教授主持会议。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全体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南山班学生及其他学科人员参会。医院消化内科自今年4月以来,已经邀请多位国家杰出青年人才到院从医、教、研、管等多维度进行消化内科学科发展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庹必光教授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化内科主任刘雪梅教授主持会议

凝聚智慧力量 交流互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兆才教授作学术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周兆才教授,二级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复旦大学及附属上海市中山医院双聘教授、复旦大学曹娥江转化医学创新中心副院长、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生物学分委会主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助理、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应邀作“胃稳态调控与疾病发生”专题报告,聚焦科学前沿,与消化内科医护从临床、科研、疾病诊断标志物和先导药物开发等多维度进行深入沟通,推动学术攻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进教授作学术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柴进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全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胆汁淤积肝病中心主任、耶鲁大学访问学者、重庆中青年医学卓越团队、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分会常委,应邀作“一种新型遗传性胆汁淤积肝病PFIC11的发现和诊治探索”专题报告,从基础到临床,深入浅出地为疾病寻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礼教授作学术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文礼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博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研所-生物标志物研究平台主任,、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委员、Pancreatology、Journal of Pancreatology,eGastroenterology、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青年编委,应邀作“胰腺炎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专题报告,从胰腺炎发病机制与干预靶点,胰腺损伤后修复、纤维化及炎-癌转化的免疫调控等多角度对胰腺疾病基础研究、临床诊治进展、规范诊疗等进行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仁教授作学术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毛仁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博士后、亚洲IBD学会(AOCC)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学组秘书、中国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IBD专病联盟理事会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欧洲消化病学会官方杂志UEFJ副主编,带来“中山一附院学科建设与生物标本库管理”专题报告,为消化内科学科建设带来建设性指导意见,有助于提高科研临床研究转化效率,助推学科科技创新发展。

培育创新文化·构建宏伟蓝图

整个会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精彩纷呈。会后专家们前往消化病研究所进行指导,并在消化内科进行IBD疑难疾病会诊。

本次学术会议从学科发展体系构建、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学科治理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多角度深入交流学科建设的成效经验,分析研判消化内科学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讨部署下一阶段学科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为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建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谋划了新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影

作者:刘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