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各路诸侯为了争夺天下的最终统治权,相互之间打得如火如荼,终年混战不休,打到最后,天下只剩下三股势力。

刘备所建立的蜀国,曹操所建立的魏国以及孙权所建立的东吴,当然,这三国之间也是争斗不休,一直延续到了魏国一统天下。在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战乱中,三国都涌现出了无数的名将,尤其是刘备的蜀国。

光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温酒斩华雄的关羽关云长,一声大吼喝退数万曹军的张飞张翼德,在乱军之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的赵云赵子龙……

其实蜀国还有一个出色的将领魏延,他是蜀国后期中最受刘备重用的名将,可他却没能做到善始善终,在混乱中为人所杀,在此前他还大喊了四个字,千年以来让人耻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现在这四个字却成为了年轻人的口头禅,这究竟是什么呢?

一代名将

魏延虽然因为叛乱而死,但是在前期的时候,他可没有一点造反的苗头,反而对刘备相当的忠心耿耿。魏延本来是荆州之主刘表的下属,不过刘表的儿子们都不争气,他就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当时还势力不胜的刘备入城。

刘备害怕这样会兴起战乱,惊扰城中的百姓,便没有接受他的好意,但从此刘备就对魏延有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归顺刘备之后,刘备对他相当的看重,得到了顶头老大的青眼,按理来说,魏延之后应该青云直上吧,不幸的是,蜀国的顶层军师诸葛亮对魏延十分不喜,甚至当着刘备的面说魏延脑后生有反骨,将来一定会背主叛乱。

魏延真是欲哭无泪,这种评价对一个臣子来说,简直就糟糕到了不能再糟糕的一步,如果不是刘备实在喜欢魏延亲自开口为他求情的话,可能那个时候他就直接被拉下去斩了。

这让他心中涌起了对诸葛亮的怨恨之情,也为他后来的叛乱埋下了伏笔。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魏延在战场上十分的卖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在攻打刘璋的时候,他身先士卒,不顾危险冲入了大军之中,取了敌方将领的首级,大大振奋了士气,蜀军因此大胜,如入无人之境般攻入了成都。

打下蜀地之后,刘备终于有了立国的地盘,跟随他打仗的老兄弟们也随之得到了赏赐,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刚刚崭露头角的魏延居然被封为了汉中太守。

要知道这个职位直接和蜀国的安定挂钩,在此之前,大臣们都觉得刘备会将其授予结义兄弟张飞。面对大臣们的疑问,刘备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魏延叫到面前,问他如果魏国来袭的话,他会如何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如果魏国兴十万大兵前来攻打的话,臣会请求支援,拼死守护边境,但如果只是几万军队的话,臣一地之兵就可以为您解决!”

刘备听完后哈哈大笑,比起已经逐步迈入老年的蜀国将领,年轻气盛又能力出众的魏延,自然更适合这样重要的职位。或许是感念知遇之恩,在刘备活着的时候,魏延丝毫没有反叛的苗头。

狼子野心

刘备死了之后,魏延的顶头上司就变成了曾经放话要取他狗头的诸葛亮,魏延对他早有怨恨之心,自然不会再像刘备活着的时候一样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诸葛亮在朝中势力庞大,新帝刘禅又视其为相父,地位远不是他所能及的,他也只能忍气吞声,乖乖听话。随着诸葛亮的身体因为繁重的政务逐渐衰弱,魏延的野心也开始蓬勃生长。

在他的眼中,除了诸葛亮之外,蜀国上下无人能与他抗衡,如果诸葛亮死了的话,他才应该是下一任的丞相甚至是蜀国幕后真正主人。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魏延在战场上越发勇猛,诸葛亮几次北伐他都主动请缨去做先锋。

可惜他的思想太过偏激,一心只想出奇兵从后包围,这种险招极其不保险,一旦出事的话,那蜀国的军队就会撕开个大口子,连大后方都会沦陷。因此诸葛亮一直没有同意他的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非但不反省,还暗中诋毁诸葛亮懦弱无能胆小如鼠,阻碍自己建功立业。郁郁之下,他的脾气越发暴躁,经常和同僚们发生剧烈的冲突,尤其是长使杨仪,那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两人隔三差五的就要大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