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阶段招生政策是考生和家长广泛关注的话题。近日,百色市教育局印发《2024年百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政策、程序和办法等。今年的高中阶段招生范围如何规定?录取政策有哪些新的变化?5月16日,记者就当前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采访。

全面实行属地招生政策是大势所趋

根据《通知》,今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严格落实属地招生。属地招生就意味着学校主要面向所在地区的学生进行招生录取,这一政策的出台有什么依据呢?“2021年以来,全区已有南宁、柳州、钦州、北海等地的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落实属地招生政策,我们百色在今年全面落实该项政策。”百色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诗明介绍,为了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录取模式;2022年12月,自治区教育厅等十部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要全面落实公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2024年4月9日,自治区教育厅下发《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总而言之,实施属地招生政策是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的现实要求。

全市所有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一律不得跨县域范围招生

按照《通知》规定,市直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百色高中、百色祈福高中、百色民族高中、百色市第一中学、百色天立学校、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百色分校、百色市现代高级中学)在右江区内招生。“县域高中只能在辖区内招生,例如靖西高中只能在靖西市辖区内招生,而不能跨区域到德保、西林、乐业等地进行招生。”陈诗明表示,按照属地招生政策,各县(市、区)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在本县域内招生,市直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在右江区内招生,在普通批次录取之后,市直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如还未完成招生计划,市教育局会根据学位缺额及各县(市、区)的生源情况再决定征集志愿的范围,这也表明我市一些公办、民办高中跨县域“掐尖”招生现象将终结。

全面实行属地招生政策后,考生在何地参加中考是否会影响到招生录取?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文件规定,我市将坚持“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与升学地相统一”的原则,即“在哪里参加中考,就报读哪里的普通高中学校”,不受考生的户籍、居住地因素限制。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提到的百色中学高中部、百色市第三高级中学不再招收高一新生这一信息,陈诗明表示,两所学校的高二、高三年级在原地继续办学,下一步将按计划办成初中学校。

定向生计划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通知》中提到将严格实行定向生录取政策,这一规定又该如何理解呢?陈诗明表示,定向生计划是为了让薄弱初中学校有学生能上优质高中,也就是把百色高中、百色祈福高中、百色市第一中学指令性招生计划各50%的名额定向分配到右江区初中学校;剩下的50%也是面向右江区所有考生,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县域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划出指令性招生计划50%的名额定向分配到本辖区初中学校。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的变化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感到担忧,如何增加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让各地的学生都能享受教育均衡带来的实惠成为广大家长的共同期盼。“下一步,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工作部署要求,全力加快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目前我市已在田林设立百色高中分校,在西林设立百色民族高中分校,以集团化办学模式对县域高中进行帮扶带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二是以中组部、教育部组织实施的‘组团式’帮扶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教育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县域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结合新高考改革,出台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以科研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四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对县中教师开展集中培训、跟岗研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塑造一批县中教学名师。”陈诗明表示,当前,在我市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除右江区、平果市外)就读的学生,都有资格填报国家专项计划,这也意味着在县中就读的考生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政策。

1.

2.

来源:右江日报(记者 黄艳萍)

编辑:覃柳颂

复审:韦 晶

终审:许 春

右江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版权声明:任何自媒体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右江日报社拥有版权的作品及新闻信息,须事先取得右江日报社的书面授权,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详情点击查阅

不想错过重要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