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在做了太上皇之后又重新登上了帝位,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他在第一次登基之后,听信了宦官王振等人的建议,贸然对北方的蒙古发动了进攻,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将明朝初年积攒下来的国力全部消耗殆尽,其本人也被敌人所俘虏。

在明王朝处在生死关头的时候,以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推上了皇位,并打赢了之后的北京保卫战,这才为明朝延续了接近两百年的国祚,之后朱祁钰也坐稳了皇位。

瓦剌认为此时的明英宗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便将其送回了明朝。

朱祁钰在哥哥回国之后便将其尊为太上皇,不过实际上则是将朱祁镇软禁在了南宫之中。不过几年后随着朱祁钰的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其和大臣们产生了矛盾,石亨等人便救出了深宫中的朱祁镇上演了夺权的夺门之变,将明英宗重新推上帝位,朱祁钰也被重新废为郕王。

那么在朱祁钰被废之后,他的后妃们下场又是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一、朱祁钰的身亡

夺门之变发生之前,朱祁钰的身体健康情况就已经出了大问题,组织发起夺门之变的石亨之所以敢铤而走险,就是因为几天前他曾经受到了朱祁钰的召见,当时朱祁钰委托他代替自己行郊祀之礼。

而在中国封建社会时,祭祀是国之大事,石亨见朱祁钰连祭祀都难以支持,便开始动起了歪心思。那时明朝政府正面临着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问题,那就是在朱祁钰之后,皇位应该交到谁的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祁钰剧照

在景泰帝继位之前,明英宗早已将太子之位授予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不过在景泰帝登基之后,他用了各种手段笼络朝中大臣,最终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扶上了太子之位,朱见深则被降为沂王。

之后为了巩固朱见济的地位,朱祁钰为他精心挑选了东宫官员的人选,和其他皇帝不同,他没有选择为朱见济重新打造一套新的官员体系,而是直接让朝中重臣兼任东宫官职,于谦等朝中肱股皆在其列,这让朱见济的太子身份变得异常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谦剧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朱见济在景泰四年便因病去世,年仅六岁,这对于朱祁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他除了朱见济之外并没有其他子嗣,这让皇位之后的归属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在当时的大臣看来,新皇帝只有三种不同的选择。

第一是恢复沂王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第二是请出太上皇朱祁镇,第三则是从藩王子嗣中寻找一人。

在当时的大臣中支持第一种做法的人是最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夺门之变

那时石亨在朝中地位并不稳固,他觉得自己就算支持朱见深登基,在新朝也很难有稳固的地位,于是其便和徐有贞等人商议救出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这样他们就可以因为拥立之功而上位。

在商议之后他们便发动了夺门之变,在深夜将朱祁镇救出南宫,并拥着他进入朝堂之上,宣布复辟。而身在后宫的朱祁钰就这样丧失了大权,很快就被降为原来的郕王封号。

在被废后不久,重病在身的朱祁钰就病死在了宅邸之中。

二、朱祁钰后妃的下场

在朱祁钰做皇帝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皇后和妃子,她们在朱祁钰被废之后身份也重新降为了郕王妃和更低的名号,被陆续赶出了后宫。

本来她们应该在郕王府中继续生活,但是因为明朝的殉葬制度,她们的生命很快就走向了终结。

人殉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习俗,五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就有人殉坑的出现了。在后来的封建王朝中,有权势的统治者们为了在死后依然可以拥有富贵的生活,在他们死的时候往往会让妻妾以及婢女陪葬。

人殉坑中的骸骨

不过随着我国文化的逐渐发展,这种残忍的陋习也开始为人们所摒弃,除了个别暴君之外,很少有人会在死后选择人殉了,有些贵族还因为使用人殉受到了朝廷严厉的处罚,其后人也被贬为庶民。

不过在明朝的时候,这种残忍的制度却死灰复燃。

虽然在明朝的制度中对于后妃殉葬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却成为了明朝初期皇亲国戚丧事的潜规则。这一措施最早出现是在公元1395年,当时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英年早逝,朱元璋对此心痛不已,在其死后作出了让他的两名王妃殉葬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恢复人殉的朱元璋

在三年后朱元璋去世的时候,也有四十六名后宫妃嫔为其殉葬,之后这样的做法便成为了常制,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还不到一年,但是依然有五名妃子为其殉葬。

这样的制度到明英宗复辟的时候都是一直在执行的,虽然在去世的时候朱祁钰是郕王,但是其毕竟曾经做过八年皇帝,因此在他去世的时候,其妃嫔理应按照旧制为其殉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皇后剧照

我们知道明朝的妃子殉葬制度是在明英宗一朝被废止的,但那是他在去世前留下的遗命。

因此对于朱祁钰的妃子并没有任何效力,朱祁钰的大多数妃子,包括之前的皇后杭氏也确实成为了他的陪葬品。

三、得以善终的汪皇后

不过在朱祁钰的众多后妃中,却有一人得到了善终,这个人就是朱祁钰的第一任皇后汪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