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作人艺术馆的苏式庭院及展览。  记者 罗雯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作人艺术馆的苏式庭院及展览。  记者 罗雯摄

本报记者 罗雯

位于姑苏区定慧寺巷88号的吴作人艺术馆——这座不算大的艺术馆,如今却成了这条老街上最热门的“打卡点”。

前不久,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主办的“致敬巨匠 艺为人生——周京新中国画展”第一次直播,就收获了超57万人次的点击量,吴作人艺术馆副馆长丁建忠近10年来策划了一场又一场主题展览,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新生:

一画一展 10年信任

1997年初夏,吴作人艺术馆对外开放,2014年完成升级改造,2015年秋天,丁建忠开始接手艺术馆的管理,彼时的艺术馆正处在重启状态,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为了做好第一场展览,丁建忠花了一年多时间筹备。“2016年,我提出要用一张画做一个研究展时,当时吴作人的女儿、吴作人艺术馆第二任馆长萧慧觉得做这样的展览难度较大,不是太确信能做好。”丁建忠回忆着,为了取得吴家人的信任和支持,他做了非常多工作。

“走访了安徽佛子岭水库,寻访当年参与建设的老劳模,搜集了相关历史文献,同时与吴家积极沟通,整理当时所有相关画作和资料。这个展览效果很好,我们的工作也自此获得了吴家的认可,这也为我们后面继续办主题研究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他说。

“吴作人先生是一位有家国情怀的艺术家,他主张‘艺为人生’的艺术理念。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盛年的吴作人频繁到基层采风,第一个到的就是佛子岭水库。而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坝’的佛子岭水库是治淮的第一骨干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当时吴作人携夫人萧淑芳辗转2000余里,到此写生,创作了多幅油画和大量速写作品,因此这幅画既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意义,值得研究。”丁建忠说着。经过一年多筹备,2017年9月“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萧淑芳《佛子岭水库》研究展”如期开展。

后来近10年里,吴作人艺术馆陆续推出“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黄河三门峡》油画作品研究展”“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1961年东北旅行写生作品研究展”“艺为人生——吴作人中国画金鱼作品研究展”等展览,以吴作人的某一件作品、一个创作母题或一个艺术活动为研究样本,通过梳理研究,连续推出颇具新意、可读性强的高质量研究性展览。尤其是“但替河山添彩色”系列研究展,受到广大市民的赞许与认可,赢得了业内同行的关注与肯定。

转变:

知所从来 明所将往

自2014年改造以来,吴作人艺术馆一直持续宣传吴作人的艺术成就与艺术思想研究,直到今年4月,馆内推出的“致敬巨匠”系列展的首个展览,也是该馆近十年来的第一场当代艺术家作品展。

“对于吴作人艺术馆而言,做吴作人艺术的研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也想做一些与当代艺术和年轻人衔接起来的尝试,周京新中国画展就是首次尝试,包括我们这次在艺术馆庭院中的对谈活动,苏州工艺美院、苏州大学和苏州科技大学的学子们也非常感兴趣,可惜我们场地受限,只能容纳百人左右,所以通过直播方便更多艺术爱好者观看。”丁建忠说。

他继续道:“邀请周京新来办首展,是因为周京新与吴作人先生有相似的工作生活背景,艺术创作也是同道相成,尤其在艺术创作理念和绘画语言上,两者有着较多的共通之处,他们都注重写生,推崇‘艺为人生’的艺术价值观。”

“我们希望通过以周京新为代表的具有时代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的加盟,以‘致敬巨匠’系列展览致敬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前辈优秀艺术家,用‘艺为人生’的文艺思想串联起现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主线,赓续江南文脉,传承文化基因,记录绘写新时代,连续不断地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丁建忠说。

名家不仅引领着美术史上的画派画风,更标示着艺术创造的高原高峰。他们既能在文化根基上“挽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又能于文化道路上开拓风气,牖启民智。“在吴作人艺术馆,要将名家的艺术丰碑擦亮,让后来者知所从来,明所将往。”在丁建忠看来,继续用好名家的资源,与现代生活发生链接,这条路还需要持续探索和研究。

出圈: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除了做好一个个展览,丁建忠也从未停止思考吴作人艺术馆的发展之路。

逢节假日时,他会主动到馆内给观众做导赏。“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去参观一个艺术馆,我也会希望有熟悉的人给我讲讲,我对吴作人的人生和作品都很了解,花点时间给游客导览,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播。”他说,艺术馆不仅仅是人感知世界美的场合,也是公共美育的场所,是城市文化的象征,是现代生活的新空间,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将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方精神净土。

“在我看来,吴作人艺术馆的设立,首先体现的是一个城市对艺术的尊重,对文化的姿态,是地方文化风气、艺术氛围的体现,也关系到城市的文化品位。所以,我们展览什么,传递什么也很重要,并不能因为馆小就不做努力。”他说。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在定慧寺巷内不起眼的“小馆”,却成为市民游客的“宝藏”打卡点,也成为众多博主推荐的苏州City walk文艺小众路线的必经之馆。

在当下年轻人中盛行的City walk中,吴作人艺术馆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市民游客中博得了一波好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绝对是宝藏了!”“保安大叔会热情地带上大家去院子里,教上一套打卡流程!”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倾情分享着。

名家艺术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是体现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吴作人艺术馆以一幅作品、一项专题、一类题材、一次行程的有限资源和能力,精耕细作,小中见大,使得吴作人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变化、作品阐释、艺术解析等诸多元素融汇于此,立体而丰满。

这座小小的馆,不仅有大师的作品,有为民的家国情怀,有惬意的苏式庭院,还有热情周到的服务,它凭什么不“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