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

5月19日,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即将拉开帷幕。《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助残日的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近期,为了更好地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环境和质量,海淀区残联推出了第一期“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图谱。

其中,贝壳旗下的整装品牌被窝家装入选,其推出了“贝刻”摄像头,可以让残疾人客户足不出户便能实时了解家装进度和细节。作为一家家装企业,被窝关注残疾人的家装需求,除了硬件“贝刻”实力不容小觑之外,被窝积极推出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客户打造舒适的家。

第一期图谱上线

5月16日,海淀区残联举办了海淀区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主题宣传活动紧紧围绕“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主题,在展现海淀区残联在科技助残领域的摸索和成效上亮点突出,反响热烈,尤其是启动海淀区科技助残行动暨科技助残联合机制、第一期“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图谱的展现,充分吸引了参观人员的眼球,得到了与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主题宣传活动区,还专门设置了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展示和互动体验区,有20多家高新技术的企业科技助残产品入场布展, 其中有多家企业展现了海淀第一期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其中被窝“智慧工地”系统入选海淀区第一期“科技助残”图谱并布展,得到了参观人员的充分认可和推崇。

近一年多来,海淀区残联紧紧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海淀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和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残疾人领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海淀区将充分发挥和调动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高校、民生科技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各类民生科技主体积极参与科技助残行动。在聚焦科技助的同时,海淀区残联还对标“七有”要求、“五性”需求,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为目标,扎实推动海淀区“七个助残行动”,全面加强助残服务,推动区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除科技助残板块外,还涉及实施健康助残行动。推广全国家庭健康促进行动试点成果,积极推动开展家医签约服务,完善兜底保障。实施环境助残行动。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体验力度,加快落实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实施阵地助残行动。加快推进区级职康中心建设和温馨家园建设,为残疾人建立自己的活动平台。实施法治助残行动,与区属法院、检察院建立助残机制,形成助残品牌,实施诉源冶理,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从源头上为残疾人提供法治助残。实施文化助残行动。狠抓海淀区文化体育品牌,抓牢宣传主阵地,讲好残疾人故事,凝聚助残力量。实施志愿助残行动。加强对志愿服务团队的指导,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全方位推动海淀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海淀区残联推出的第一期“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图谱包括出行类、居家生活、康复类、教育类和服务类。海淀区残联理事长刘永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遴选技术和产品时,主要从技术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等维度综合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淀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刘永泉

“推出第一期‘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图谱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及融入社会生活,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利用科学技术、智慧服务等方式,为残疾人解决现实困境,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残疾人。”刘永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悉,海淀区残联采用扫码线上观看、产品图谱手册线下发放等多种宣传形式,让残疾人了解科技前沿的助残技术和产品。此外,还以问卷、座谈等反馈方式,收集残疾人朋友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企业进行技术与产品的改进。

刘永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区残联将持续推动科技助残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努力汇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科技力量,紧紧围绕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共同努力探索,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努力让广大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质生产力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被窝“智慧工地”入选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海淀区残联推出的第一期“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中,有一类为“个性服务类”。

刘永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入选“个性服务类”的企业是针对残疾人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有先进、实用的个性化服务产品与技术。此外,入选的企业具有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能为残疾人提供持续、优质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被窝“智慧工地”系统入选了海淀区第一期“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图谱。据悉,被窝自主设计研发了家装工地全景“贝刻”摄像头,可以360度获取工地现场的施工数据,并结合图像、视频、算法等技术提高巡检效率,保证交付品质,做到透明装修,让残疾人客户足不出户也可以实时了解装修进展和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窝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贝刻”摄像头可以还原出三维视频动态的户型空间,支持随意空间漫游,帮助残疾人客户极大地提升了家装体验。同时,客户还可以在手机终端查看装修日报、工程巡检报告等,在家便能完成施工检查。

打造无障碍的家

除了利用“贝刻”让残疾人客户实现远程监控工程进度之外,作为一家家装企业,被窝还在设计方面发力,帮助肢体残疾人围绕起居动线、房屋门拓宽、厨房低位操作台、卫生间家装扶手等居家环境进行改造,根据残疾人实际需求提供完整的无障碍家装设计方案。

被窝整装设计师杨灵舒曾为一位盲人客户做服务案例。杨灵舒表示:“整个过程最困难的一点就是怎样让盲人客户在看不到设计图纸的情况下,能够理解我们的设计方案,并确认设计方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杨灵舒表示,除了常规的语言解释之外,她还利用尺子等工具,帮助盲人客户更好地理解空间尺寸。此外,杨灵舒还牵着客户的手,对空间设计进行手绘,让客户用其他的感官去感受。

在为残疾人客户做家装设计时,被窝会更注重细节。“盲人客户的生活习惯还是有些不同,在做设计时,我加入了更多的智能产品,比如智能窗帘等,让客户通过手机或者语音就能实现操作。此外,盲人更容易磕碰,我在设计时也加入了比较多的护角等处理。”杨灵舒说。

据悉,5月16日,贝壳凭借着被窝家装对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实践,在海淀区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式上被授牌“扶残助残爱心企业”,未来将会持续以科技驱动,扶残助残,满足残疾人对美好家装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窝北京大区京北大部运营店总黄旭上台领牌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