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介绍志愿军使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步枪。

半自动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7.62mm)和M1卡宾枪(7.62mm),都由著名的美国轻武器制造商温彻斯特公司设计制造,这里就一起介绍了。

本来M1卡宾枪按要求是制成冲锋枪的,但是因为美国军方对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催得太紧,产能有限的温彻斯特公司就停止M1冲锋枪的研制,全力制造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但是后来美国军方因为战场需要又旧事重提,温彻斯特公司便利用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生产线,造出了M1卡宾枪应急。

这枪最后弹夹自动弹出的‘当’一声,是它最著名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正在教远征军士兵使用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二战时各国其实都研制过半自动步枪,但是只有美国把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大量投入到了部队中,并其取代老式的拴动步枪成为士兵的标配。这是因为美国佬财大气粗,别家都舍不得让士兵霍霍子弹。

因此,无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美军步兵班虽然没有制式机枪,但是在火力上依旧能压对手同等规模的班组一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志愿军战士手持的正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而他的背上背着六支缴获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吃冻土豆的志愿军士兵们,他们都背了一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志愿军大量使用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也反映了新中国在军工生产上的巨大进步。由于新中国迅速实现了自产7.62mm子弹,所以一线的志愿军中三八大盖被迅速替换掉了。

不过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空枪都重达4.37公斤,由于过于沉重不太适合亚洲军队使用。加上后来的坑道战中这种枪过长,所以对峙阶段志愿军用莫辛纳甘骑枪大量替换了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来说M1卡宾枪更适合中国人的体型,因此在远征军中就被大量配备。影像中史迪威身旁的两名警卫员,都是使用的M1卡宾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中国第一名装备M1卡宾枪的民兵,时间是1944年的夏天。不过拍完照后,还是得还给哈里森的助手爱泼斯坦就是了。其实这种枪非常适合华北的敌后根据地民兵使用,它200米的有效射程对于擅于隐蔽的民兵来说正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卡宾枪深受志愿军战士的喜爱,正在吹号的志愿军战士使用的正是M1卡宾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照片中,志愿军战士大多用的都是波波沙,但是最右边的战士拿着一支M1卡宾枪。

M1卡宾枪据说在战后曾经入选过人民军队的制式装备名录,但是终究因为制造工艺过于复杂而被移出了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3卡宾枪(7.62mm),是一种美军为了夜战专门研制的武器,它附带了T120红外夜视瞄准仪。枪口的喇叭状状消焰器,是它与M1卡宾枪最直观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枪在朝鲜战场,曾经被志愿军连带着了T120红外夜视瞄准仪一起缴获。作为夜战单兵武器的先驱,这种枪的表现并不好,不过它正式开启了单兵夜战武器的先河。

自动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7.62mm)也叫BAR步枪,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所以美军班组不怎么需要机枪,这种自动步枪常常被装上脚架充当机枪使用。

该枪算是世界上第一款被大量装备的自动步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枪中国装备的历史很早,但是并不是原版的美国货,而是比利时的仿制品,而且引进来民国军队就是当做机枪用的。

这枪作为机枪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它只能采用20发弹匣,所以在火力延续性上比起专业的轻机枪来显然有差距。而且采用下部装弹也延长了装弹时间,所以作为轻机枪使用时,这枪确实有点不太称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意中找到的一张志愿军使用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的照片,从脚架位置推断应该是美制的后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在战场上大量缴获了该枪,秉承着人民军队拿来主义传统的志愿军也就拿来用了。这是志愿军将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做为步枪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上了脚架后,志愿军作为机枪使用的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从装有提把看,这是后期型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姆逊冲锋枪(11.43mm)跟中国军队是老相识了,但是志愿军使用的是M1928A1式汤姆逊冲锋枪,这也是美军真正大规模装备的汤姆逊冲锋枪。

老版的汤姆逊冲锋枪由于造价高昂,所以被美军所拒绝,但是它却在中国的军阀混战和美国黑帮火并中大放异彩。中国所谓仿造的汤姆逊冲锋枪,其实都是从美国进口配件组装的。在抗战时期由于封锁造成的配件进口困难,最终使得中国抗战前装备的冲锋枪,基本上都在抗战中因为零件损耗而报废了。

随着抗战后美援到位,中国军队才又迎来了一个装备冲锋枪的高峰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二战爆发,美军又想起了汤姆逊冲锋枪这个老家伙,于是新造了M1928A1大量装备部队,到1945年停产时已经生产了140多万枝。远征军是最早装备M1928A1的中国军队,抗战胜利后美军将大量的M1928A1转交给了国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民军队中,这种M1928A1是作为班排长用枪的。所以军中有句俗语:拿起九斤半,就把排长干。照片中最右边的志愿军战士使用的就是M1928A1,他应该是一名班排长。

不过从这俗语也可以看出,M1928A1的重量还是相当大的,加上子弹重量已经接近10斤了,只有人高马大的战士使用M1928A1才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制M3冲锋枪(11.43mm),因为枪头酷似注油壶,也被叫做注油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著名的照片中,面对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拿着的应该就是一支M3冲锋枪,而背对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手中拿的应该是一支M1928A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志愿军战士拿着的就是一支M3冲锋枪,志愿军使用这枪的清晰照片还真不好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登冲锋枪(9mm),二战中英国制造的著名丑八怪,但是它的成本是真便宜,仅仅才9美元,所以吝啬的英国佬造了375万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枪常常出现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的影视剧中,但是这枪不但是二战时才出现,而且它进入中国的时间也应该是在抗战胜利后。显然影视剧导演将这种枪与花机关(MP18,也是9mm口径)搞混了,可能是因为两者都是侧面装弹。

抗战时期这种枪仅仅只有驻印军配备的有,要等抗战后英国为了处理库存,才会将这种廉价的冲锋枪大量赠送给民国。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肯定使用过该枪,但码字的未能找到志愿军使用它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篇最后来一张全家福吧,递东西的志愿军抱着的是一支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而散兵坑边放着一枝汤姆逊冲锋枪(从装有枪口防跳器看,应该是早期型号),而在散兵坑边缘还有一挺日制的96式或99式轻机枪。

一个散兵坑配有一支汤姆逊冲锋枪和一挺轻机枪,志愿军的单兵火力还是很强的。

下一篇介绍志愿军使用的西方轻重机枪。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