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烛光摇曳,营地的动荡声不停传进屋内。

解放军旅长吴诚忠和政委张体学目光沉思,脸上显露出担忧之色。

吴诚忠皱着眉:“我们现在困境重重,敌人数量众多,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他们。”

张体学叹了口气:“是啊,战局当前,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迅速改变战局的战术。”

就在两人发愁之际,房间的大门突然被推开。

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这是当地著名的大地主,胡之杰。

胡之杰自信洋溢地说:“将军、政委,我听说你们有困难,或许我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帮到你们。”

那究竟是什么办法,可以让一个没有兵权的大地主击退三万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弃暗投明的大地主

胡之杰,这位来自安徽岳西冶溪的勇士,青年时期在川军当过兵,还参加了武昌起义,曾任川军第一师的师长。

然而,在1927年,当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后,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这使得胡之杰深感失望。

这个时候,国民党内部及其军队出现了各种问题。

严重的阶级对立和官兵对立,使得内部存在严重的军阀作风问题。

此外,国民党的军队还划分为不同的派系嫡系、杂牌军和地方实力派,使得内部关系错综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国民党与军民、军政之间的关系也紧绷不已,处于严重对立状态。

由于胡之杰并非蒋介石的嫡亲,因此蒋介石将他调到南京的参谋总部,这对胡之杰来说无疑是一个明升暗降的打击。

在南京,胡之杰失去了兵权,没有熟悉的土地和士兵,日子过得相当不开心。

然而,胡之杰并没有因此永远沉默下去。

对于国民党种种所作所为,他感到愤懑不已。

郁郁不得志的他终于忍耐不住,毅然离开南京,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胡之杰回到老家后,他将自己的积蓄用于置办家业,很快成为了当地的著名大地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那动乱的年代里,劫财劫粮、掳人勒索,成为了一些土匪、国民党士兵的惯用手段。

为了保障家人和周围的人,胡之杰特地修建了一座高大的炮楼。

每当有土匪扰乱的时候,乡民们都会躲到胡之杰的炮楼里。

胡之杰成为了他们的避难所,他的家也成为了在这片土地上最安全的地方。

胡之杰家里不仅有炮楼,还有许多的马。

在那个时代,马是一种非常稀罕的物品,因为很多人只有驴子或没有任何牲畜,能够养马的人都是非常富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马被用来供家人和帮工们外出使用,当乡里有需要的时候,胡之杰也很大方地外借他的马。

胡之杰的被乡民称为大善人。

胡之杰并没有被自己的地主身份所腐蚀,他反而对战乱中的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之心,愿意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们。

在观察解放军的行动中,胡之杰发现,他们无论到哪里,都充满着喜悦气息。

解放军帮助老乡打扫卫生、提水,甚至亲自帮助农户干农活,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之杰深觉解放军是真正站在老百姓一方的力量。

他意识到,国民党并没有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尽管他们拥有权力,却缺乏真正的思想觉悟。

而共产党所展现的亲民举措,使胡之杰认识到自己当初为了一己私利而投靠国民党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时间来到1946年6月,也是这个契机,让胡之杰有机会“纠正”自己曾经的错误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