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患病率最高,可以说没有之一。在我国成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患有高血压,而且这个疾病的发病率也有年龄下降和患病人数增多的趋势。当然了,高血压本身不是特别难以治疗的疾病,只需要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就可以了,门诊长期用药就能够稳定高血压的病情,控制较好的完全可以拥有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
但是终身的用药需要钱,在以前的时候,可以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高血压用药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后来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用药负担越来越大,慢慢的各地就将高血压纳入了医保慢性病的报销范围。高血压患者在购买降压药的时候,能够通过医保统筹基金报销一部分费用,减轻很多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诊断为高血压之后,一般需要同时有并发症才可以申请审批通过慢性病了,没有并发症的门诊也可以报销,相对来说限制比较多,报销比例也会更低一些。通过后,就会在医保信息系统进行备案登记,登记后在医院的时候就会显示有高血压慢性病,购买相关的治疗药品时就能直接按比例报销,非常方便。
在早期的时候,部分地区由于医保基金有限,报销比例不高,起付线也会很高,而且封顶线还很低,一年的报销额度甚至还不够用,还没到年底就用完了,而高血压药品费用比较昂贵,一个月的费用要大百块钱,即便是医保报销后,也要好上百元甚至好几百,虽然能够减轻一些负担,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居民来说,这个金额还是有点高,难以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国家医保局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增加医保筹资金额,大幅降低了药品费用和提高了医保报销比例,使得高血压用药从原来的数千元一年降至了现在的百元时代,真正的重大利好。
药品集采降价: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是近几年医保改革中比较典型的方案,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准入,集采降价,以量换价等等措施,大幅降低了药品的价格,高血压药品是第一批纳入集采的药品,多批集采后,现在高血压药品的价格已经下降至十几块钱甚至几块钱一盒,经过医保报销后只需要几块钱。
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以前的慢性病报销比例只有30-50%左右,后来慢慢的提高到了60-70%左右,报销比例还是不太高。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多地都提高了报销比例,高血压这种简单的慢性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就可以很好的治疗,其报销比例基本上都在90%以上,职工甚至有95%,报销比例提高了不少。

经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降价,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后,现在的高血压用药基本上将至了个位数每个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算什么负担,这样可以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