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

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说:“唐亡于黄巢。”诚然,在黄巢起义之后,唐朝政权仅苟延残喘了20余年便轰然倒塌。

世人说起黄巢,皆说他杀人如麻的残暴,然而残暴不仁的他,也被不少人赞颂,那就是他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了600年的“毒瘤”,那么这个“毒瘤”究竟是什么,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因何起义

唐朝末年,整体环境极端黑暗,皇帝昏庸无能。唐僖宗更是整日只知耍钱、斗鸡、击毬的浪荡子,朝政把持在宦官田令孜手中。唐僖宗赌也赌的别出心裁,在一次比毬赌官中,田令孜的哥哥赢了个西川节度使。皇帝如此奢侈昏庸,官员上行下效,蠹虫横行,不顾百姓死活。

广大农民群众挣扎在水深火热的死亡线上。春茧、新谷刚刚上场,官府税吏便上门催缴当年和旧时所欠的赋税,无法缴纳的便被投入监狱,致使许多农民卖儿卖女,外出逃亡。

僖宗乾符二年(875)初,濮州(今山东省鄄城县)人王仙芝聚众数千起义。同年六月起义队伍便发展至几万人。这时,曹州冤句(山东菏泽)人黄巢,与其同族兄弟、子侄也率领数千人起兵响应,很快扩大到几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王仙芝以贩卖私盐为业,二人曾经共贩私盐。多年走南闯北熟悉各地关塞险阻和风土人情,社会联系比较广泛,还有抗击官府缉查的斗争经验。

尤其是黄巢,为人豪爽乐于济人于危困,且精于骑射击剑,又粗涉书传。相传他曾应进士举落第,并对当时的官场环境十分不满,所以二人具备成为起义领袖的条件。

二、冲天而起

起义军在王仙芝、黄巢的领导下如火如荼,不断壮大,转战于家乡山东各地。乾符三年八月,义军西进河南,一路攻州占县,九月进逼唐朝整体第二中心东都洛阳。引起朝廷一片惊慌,紧急调动大批兵力,严防洛阳出击义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军预估洛阳攻下不易,避实就虚向南进军,活动于长江中游以北及淮河上游以南。

乾符三年底至乾符四年底,正值义军深入发展之时,义军内部却发生了王仙芝的先后两次动摇,准备投降唐廷的事件。第一次是唐廷守城刺史不敢抵抗,开城迎降,并为王仙芝上表求官,唐僖宗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王仙芝萌生降意,遭到黄巢责骂反对。

第二次动摇是唐王朝对义军发动战略攻势,如解甲投降,必当超授官爵,厚赏资财。王仙芝便再次写了降表,但是由于唐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此次招降未能成功。两次事件对义军领导集团的团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结果就是他与黄巢分兵作战,削弱了义军的实力。黄巢带领一支义军北上回到家乡一代坚持斗争;王仙芝则带领一支义军继续在长江以北游动,后来在黄梅之战中,王仙芝一支的5万义军壮烈牺牲,王仙芝自己也被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仙芝战死之后,余部在商让的率领下投奔黄巢。乾符五年二月,义军将领共推黄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建立了起义政权。称王、改元和自号“冲天大将军”都表明了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义军经过短暂休整,沿着黄河南岸挥师西进,再次打到洛阳附近。义军的战略意图是攻夺洛阳,控制中原,然后西进关中,直捣长安。唐廷再次紧急向各镇调兵,战争态势急骤变化。

唐军的部署让义军面临着敌军四面合围、敌众我寡的严重形势。黄巢主动撤出北方,挺进江南。从此揭开了大规模流动作战的序幕。乾符五年九月到达衢州(今浙江衢州),开劈山路700里,挺入福建。这条山路从此成为闽浙间的交通要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了历时1年零3个月的漫漫南征,黄巢队伍扩大到100万人,为回师北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广明元年(880)长驱北上,九月渡淮,十一月一举攻下东都洛阳。

义军在洛阳稍事休整,即挥戈西进。十二月五日,胜利地攻克了京师长安。在此以前,唐僖宗仓惶逃往四川。长安城万人空巷,热烈欢迎义军。义军进入长安后,立即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年号"金统",黄巢为皇帝。

新政权还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规定唐朝官员三品以上全部停职,四品以下继续留任。对潜伏下来对抗新政权的敌人坚决弹压,杀了一大批皇族、宦官和宫僚。黄巢还实行"淘物"政策,大规模剥夺官僚、富豪的财产,分发给贫苦人民。整个长安城天翻地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做法给予当时的门阀士族制度重重的一击,并且首次将“均平”这一理念切实的展示在饱受压迫多年的百姓面前,困扰他们多年“毒瘤”病灶得以拔除,百姓们黑暗的生活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三、枭雄命陨

正在义军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它的弱点也开始暴露。义军自入长安,以为大功告成,但却没有及时对流散在关中地区的几万禁军和一些藩镇部队乘胜追歼,至使他们得以重新集结,对长安形成了包围。

义军长期实行流动作战,军队开拔,就把原来占领的城市乡村都放弃了。进入长安后,也只占有京师周围一小块狭小的地方,连东都洛阳都不在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和二年(882)正月,唐廷派宰相王铎督统诸军进围长安。义军几十万军队困守在长安及附近地区,外无援兵,严重缺粮,形势十分危急。

这时又先后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义军大将朱温叛变降敌,一是李克用应唐廷请求,亲率4万沙陀精骑参加对义军的进攻。于是敌我形势发生根本变化,义军只得被迫撤出长安,向河南转移。后来在陈州战役中遭到重大伤亡。

中和四年(884)六月,义军在李克用的穷追下,退至泰山东南莱芜县狼虎谷,黄巢壮烈牺牲。至此,长达十年之久的轰轰烈烈的唐末农民战争以悲剧结局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以史为鉴,论史明心。黄巢消灭门阀世家、首次于农民战争史中提出“均平”的口号和理念并进行实践,都是对给唐朝造成多年危害的“毒瘤”的一记重创,同时也为后世农民的斗争反抗提供参考。

其在军事战略上的表现也堪称军事指挥艺术,影响后世;其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敲响警钟,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信息来源:
《中国战争史》
《新唐书》
百度百科-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