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慧萍

2007年,“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建筑设计图像资源。这些图档出自雷氏家族,他们因高超的技艺连续几代人担任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样式房的掌案,是皇家建筑设计的总负责人,也是清朝最富盛名的“样子匠”,被尊称为“样式雷”。

《雷氏族谱》书影(上海图书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露锋芒的雷发达

一般认为“样式雷”家族共传承八代,肇始于自江宁来到北京应募参加宫禁营建的雷发达。根据雷发达堂弟雷发宣之子雷金兆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所撰《雷氏迁居金陵述》记载,雷氏一族祖籍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康熙元年(1662年),雷家因躲避战火和差徭暂居金陵,后历经“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冬,雷发达与雷发宣以木工手艺赴北京应募,因技艺精湛被选入皇家的营造所。

声名大振的雷金玉

真正使雷氏家族声名大振的是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他是雷家世代担任样式房掌案的开始,在康熙、雍正两朝的皇家建筑上做出了杰出的成就。雷金玉,生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卒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以监生考授州同,后子承父业供职于内务府。雷金玉玄孙雷景修重修北京海淀雷氏祖茔时所立的《雷金玉碑记》上记载了一段传奇故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代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将要竣工时,按照礼制举行了正殿九经三事殿的上梁仪式,康熙帝非常重视亲临典礼。但当大梁升到预定的高度时,榫卯却悬而不合。在这紧要关头,当时领楠木作工程的雷金玉自告奋勇攀爬上去,几斧头就让榫卯相合,仪式因此顺利完成。康熙帝对雷金玉大加赞赏,破格召见,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并赏七品官,食七品俸。雍正帝也十分器重赏识雷金玉,在即位后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命已年过六旬的雷金玉担任圆明园的总设计师。雷金玉70大寿时,雍正帝特地命弘历,也就是后来即位的乾隆帝,题写了“古稀”二字匾额赐予他,并恩赐蟒袍一件。第二年,雷金玉去世,得到雍正帝的特殊礼遇,赏赐一百两黄金,并下旨驰驿归葬江宁安德门外西善桥。

样式雷烫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上启下的雷家玺

雷金玉死后,接替他的是最小的儿子雷声澂。雷声澂出生不久即丧父,在寡母张氏的谆谆教诲下,从小勤学苦练,在20余年后继承了样式房事业。在他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雷家纬、雷家玺、雷家瑞戮力同心,在乾隆及嘉庆两朝土木繁兴之际重振家族声誉。尤其是雷家玺负责设计建造了诸如万寿山、香山、圆明园、昌陵、承德避暑山庄等重要工程。而且从雷家玺这代起,样式雷家族开始承担起皇家陵寝的设计。后来又有雷景修、雷思起、雷廷昌、雷献彩先后担任样式房掌案,将雷氏祖业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在清朝的皇家建筑中连续几代人先后成为建筑设计的总负责人,并且设计建造出了众多伟大的建筑艺术精品,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陵墓琉璃影壁尺寸画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争回掌案的雷景修

虽然雷家世代担任样式房掌案,但这个职位并不是世袭的,而是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胜任。雷家玺次子雷景修16岁时,就跟随父亲在样式房学习营造技艺。尽管儿子非常勤勉努力,但道光五年(1825年)雷家玺去世前,考虑到样式房掌案“差务慎重,唯恐办理失当”,留下遗言将掌案一职移于郭九。雷景修竭尽心力,辛苦备尝,直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20多年后才将掌案的职位重新争回。雷景修主持了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以及重建圆明园等重大工程。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位于东北角的样式房由于位置偏僻,存放其中的大量图档资料幸免于难,雷景修担心再出意外,就秘密把这些图样、烫样等运回家中。他专门修建了三间房屋,用来存放雷家几代人制作的设计图样和烫样模型等。这不仅为雷氏家族保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设计手稿,有助于教育后代子孙学习传承技艺,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清朝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历史凭证,使后人得以了解到古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为恭修菩陀峪万年吉地工程将内务府样式房样子匠雷思跃派在本处当差事致内务府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景修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代雷献彩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样式雷”家族世代服务于皇家内廷,因承担设计修建皇家建筑而名盛于世,也随着清朝的灭亡最终走向了没落。不满20岁就当上样式房掌案的雷献彩是最后一代“样式雷”传承人,曾主持完成了清末的崇陵、摄政王府等重大工程。据雷氏族谱记载,雷献彩先后两娶,皆无出。由于样式房差务的结束,延续了八代的样式雷传承就此终结。民国初年,雷家的后人开始变卖祖传的图档和烫样以维持生计。

颐和园东宫门外牌楼立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颐和园东宫门外“涵虚”牌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康熙朝至清末的二百多年间,样式雷家族主持或参与了清代几乎所有皇家建筑的工程建设,为皇家建筑倾注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代建筑,有五分之一都是样式雷的作品。他们以登峰造极的技艺,刻苦磨练的勤勉和传承家族手艺的坚守,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成为当代工匠精神的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