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作为繁荣文化事业重要平台之一的博物馆,日前,我市的博物馆体系日益完善,拥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阳江市博物馆、阳江漆器博物馆等8家博物馆,其中既有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国有博物馆,也不乏展现民间特色的民办博物馆。时值“国际博物馆日”,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去了解这些博物馆取得的成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关于阳江现有的博物馆,你了解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5·18国际博物馆日 | 关于阳江现有的博物馆,你了解多少?

阳江十八子音响博物馆

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临时收音机展览

博物馆负责人透露

通过这个展览

想让人们重温旧时的声音

感受收音机带来的独特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博物馆音响历史馆、音乐馆、

体验馆、综合馆四大功能馆

收藏黑胶300多万张,300万唱片光碟

常年举办各类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举办各类展览

自2010年建馆以来

十八子音响博物馆会不定期举办

音乐会、音乐沙龙和研学活动

一度成为全国各地音乐发烧友

汇聚交流之地

去年更是接待音乐爱好者和游客

超五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江十八子音响博物馆副馆长 陈佩月:

去年,我们办了一个音响音乐文化节,有了去年的尝试,今年会在原有的规模上有新的拓展,有可能会发展分会场。文旅这块我们会通过十八子现有的文化项目来驱动,比如音响博物馆的音响音乐,以及刀具文化。

阳江市博物馆

作为我市的重要文化机构之一

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3年,馆内举办展览共9场

依托展览举办社教活动13场

影响观众达七万多人次

其中,未成年人四万多人次

充分发挥了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以及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的作用

有效地推动了我市传统文化的传承

助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江市博物馆副馆长 刘锦秀:

市博物馆持续深化品牌活动“行走的博物馆”,将一些优秀的展览送到县区学校、乡镇、农村以及社区,将文化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更深度融入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为我市“百千万工程”提供文化助力。

据统计,我市现有8间备案博物馆

其中

广东海丝馆、阳江市博物馆

江城区博物馆、阳东区博物馆

阳西县博物馆及阳春市博物馆属国有

阳江十八子音响博物馆和

阳江漆器博物馆属民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海丝馆

近年来

我市积极推动各博物馆

提质升级和服务提升工作

阳江市综合文化中心

即“七馆合一”项目

内含市博物馆新馆区

该项目的建设

将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江市综合文化中心

作为国家5A级景区

国家一级博物馆

广东海丝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南海Ⅰ号”沉船总体保护项目

“南海Ⅰ号”闪耀“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

广东主会场举办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广东海丝馆还首次推出

博物馆之夜活动

通过《船语》诗朗诵

《岭南文博美美与共》

方言说唱等原创节目

展示了广东文博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吸引了抖音、快手等

近30家媒体网络直播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80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进一步打响擦亮了“南海Ⅰ号”文化品牌

夯实了我市文化事业地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全市博物馆

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

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

开展24场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李中华:

下一步,我市将推进县区级博物馆提质升级。同时,推动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资源整合。打造世界考古品牌,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同时,我们还依托阳江市综合文化中心把阳江市的博物馆打造成为展示阳江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来源 | 阳江新闻

文字 | 张烨彬

摄像 | 毛军玲

编辑 | 林俏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