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重构一周年,百度交出了怎样一份成绩单?5 月 16 日,百度 2024Q1 财报给出了答案。一季度总营收达到了 315 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达到了 70 亿元,同比增长 22%,归属于百度核心净利润 66 亿元,同比增长 26%,均超出市场预期。

取得这个成绩,百度靠的是什么?率先进行 AI 商业化探索是关键,而更关键的是,百度积极推进 AI 布局。第一步,用 AI 重构自有业务。

在 C 端,百度搜索上已经有 11%的搜索结果由 AI 生成,没有推广,答案更加直接也更准确。百度还增加了互动栏,完全改为问答式搜索。每天有 250 万用户在使用百度文库的 PPT 生成和漫画生成等 AI 功能。在 B 端,基于文心智能体平台“agent filter”,许多中小企业只需要自然语言便可以构建智能体,然后在百度搜索、车机地图、文心一言等生态内进行分发,以丰富内容生态,提升客户效率。财报显示,2024 年 3 月,百度 APP 月活用户达到了 6.76 亿,同比增长 3%,季度在线营销收入达到了 171。

第二步,以“more”模式提升模型性价比。文心大模型旗舰版的成本已经降到了原本的 1%,推出的三款轻量级、两款特定场景大模型,结合 3.5、4.0 等旗舰模型也可以在新推出的“more”上调用。上季度与中国三星合作后,OPPO、VIVO、小米、联想、未来汽车等厂商均接入了文心大模型的 API。

第三步,降低开发门槛。百度推出的智能开发体工具“agent filter”和 AI 原生应用开发工具“APP filter”都支持零代码模式,不会编程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几步实现开发。财报显示,一季度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长 12%,其中 AI 带来的收入占比扩大到了 6.9%。

另外,百度也一直坚持对重要 AI 应用场景的投入,例如智能驾驶。截至 4 月 19 日,萝卜快跑累计服务单量超过了 600 万次,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在武汉,萝卜快跑实现了 7×24 小时全天候运营,服务面积超过了 3000 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超过 700 万。特斯拉正在大力推动 FSD 和“global cac”商业化,而能够与之抗衡的国内厂商,百度的 ASD 是唯一一家。5 月 15 日,百度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ollo ad fl”,同时上新了萝卜快跑第 6 代无人车。

虽然火爆一年多,但 AI 商业应用依然是全球难题,微软、Google、Meta 等巨头都在艰难探索,百度在这个方面已经率先迈出一步,用 AI 全面重构公司业务、产品和服务,在未来也将继续探索,积极推动 AI 商业化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