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0年前的今天,1895年5月18日,一个叫张心远的男孩在江西广信出生。

他少时听从父亲吩咐,弃武从文,进入私塾读书。

不到10岁熟读四书五经,17岁时已能创作武侠小说,念给弟弟妹妹当消遣。

在读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后,他心血来潮起了一个笔名:

恨水。

就此,一个叫做“张恨水”的作家应运而生。

在五十年的写作生涯里,他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字数高达三千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到文人雅士,下到走夫贩卒,都是他的读者。

就连鲁迅的母亲,都要托儿子购买其小说,在家里好好拜读。

在这些小说里,有一部作品被提及的次数最多,那就是《金粉世家》。

即便是张恨水本人都不得不感慨:

“我十几年来,经过东南、西南各省,知道人们常常提到这部书。”

若干年后,《金粉世家》被翻拍成电视剧,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经典。

在剧中,出身寒门的冷清秋嫁给了高门子弟金燕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恩爱夫妻到怨侣,他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有人说,这是齐大非偶。

认为冷清秋金燕西的爱情悲剧始于“门不当,户不对”。

但如今,重看《金粉世家》里三个女人的故事,你会发现齐大也能为偶。

一个人的出身,并不能决定她的结局好坏。

女人的婚姻命运,早已在她的言行之中埋下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电视剧版《金粉世家》,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花墙之中,冷清秋对着百合花嫣然一笑,人比花娇。

是葡萄藤上挂满百合花的美丽誓言。

又或者是向日葵花田中,冷清秋与金燕西里互相依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电视剧中的场景,也是贯穿冷清秋、金燕西热恋中的甜蜜回忆。

热恋时的绚烂像是两人的南柯一梦。

在那时,他们有钱、也有爱。

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原著,金燕西爱上冷清秋的理由都很简单。

因为清丽的容貌。

电视剧中的初见,是金燕西开车从夜色中穿行,遇上了被风卷走纸张的冷清秋。

风,完成了这场才子佳人的初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净的外在,折服了习惯倚红偎翠的金七少爷。

接连几次的偶遇,更是让这个豪门小少爷上了心,不顾门第悬殊,开始了穷追猛打的单相思。

但冷清秋的身份却不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出身寒门的书香之女,经历过了书山学海,就是没有见过大户人家的排场。

明明知道自己未必适合做富贵人家的儿媳妇,却还是抵不过对方的糖衣炮弹。

相信对方炙热的追求下,一定有一颗难得的真心。

会实践两人的诺言,也能满足她向往富贵荣华的小心思。

“那时以为穿好衣服,吃好影视,住好房屋,以至于坐汽车,多用仆人,这就是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她没有想到,钱和爱这般在她眼中再宝贵不过的东西。

在金燕西面前,也不过是挥之即来,呼之即去的消遣。

原著中借金燕西父亲金铨之口,撕开了金燕西的真面目。

“为一个女子,另立一个家,和人做街坊,慢慢认识。

用心也实在用心,但有这功夫,怎么不移到读书上去?

老实说,他简直是靠几个臭钱,去引诱人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爱情的本质,不过是金燕西用钱堆出来的泡沫。

电视剧又借冷清秋母亲的视角,说出了对女儿婚姻的担忧。

当女儿冷清秋满是天真地告诉她,金燕西许诺过即使结婚了也可以上学。

作为过来人的她却不看好:

“话是这么说,想当初,我就是听了你爸爸的话,嫁给了他,可结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情中的海誓山盟,未必能落足成婚姻里的点点滴滴。

金燕西的钱是金家的,爱也是转瞬即逝的。

只有浪荡、担不起事的本性不改。

婚后,他照样在酒色之中过纵情享乐的富贵生活,丝毫没有一个已婚男人的家庭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徒留冷清秋一个人在婆家里经受妯娌之间的排挤,大户人家的规矩。

即使在经济拮据之后,为小家庭做打算写了“小家庭第一年预算表”。

得到的还是金燕西气急败坏的讥讽。

夫妻之间的浪漫,只剩下鸡同鸭讲。

当钱和爱都用尽了,这场爱情也现出了原形,以离婚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冷清秋与金燕西相识之前,众人默认的金七夫人一直是与金家门当户对的白秀珠。

但哪怕白秀珠常常出入金府,哪怕两人还常有书信来往。白秀珠一直不在金燕西的择偶标准里。

在原著中,金燕西便说出了自己的一套择偶标准。

“若说交女朋友,自然是交际场中新式的女子好,但是要结为百年的伴侣,主持家事,又是朴实些的好。”

正因此,他选择了“半新半旧”的冷清秋,有新式的大胆,又有旧式的温顺。

白秀珠的身上自然没有金燕西所说的这些优点。

她自私、好妒,不允许金燕西跟其他女性来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是有着大小姐的跋扈,昔日两人青梅竹马的时候,她要拿腔作势。

两个人闹矛盾,她情绪上头,准备教训金燕西,回房都能抄起一把军刀。

这样的烈脾气,不仅在金燕西面前讨不到好。

更是在金、白两家遭嫌弃。

亲哥哥说她的性格男人不会喜欢,嫂嫂说做女人就是要温顺一些。

白秀珠把头一扭:

“做女人什么样,成天在男人面前唯命是从卑躬屈膝吗?我不会,我一辈子也做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虽如此,她也试图为爱情低过头。

当她误以为是自己脾气太差,是哥哥得罪了金家,为了挽回这段感情,她在金家人面前伏低做小,亲自为金燕西的母亲端水洗脚。

又在金燕西与冷清秋结婚之日,穿上婚纱,准备终结自己的一生。

或许是命不该绝,又或许白秀珠的人生本不该为爱情终结。

白秀珠活了过来,做回了那个绝不低头的白小姐。

她终于意识到,金燕西不过是一个花花公子,不是她的良人。

爱情不是她的终点,没有了金燕西,她依旧有大好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去日本留学,走了冷清秋最想走的读书路。

留学回来的白秀珠,比起往日已经沉稳许多。

她不再为金燕西的感情患得患失,相较于求和,她更想报复。

“金燕西这样的草包,没有真才实学的寄生虫,没什么好的,外面不难再找到,我只是咽不下那口气。”

金燕西和冷清秋分居后,失学失业。

对于他来说,白秀珠就是下一张饭票。

他在大庭广众下向白秀珠求婚,说出她曾经最想听的那句话。

“嫁给我吧。”

但此时的白秀珠,早已看到对方皮囊之下的自私与无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了金燕西的答案,她反而不再留恋过去。

原著中的白秀珠,最后和金燕西桥归桥路归路。

电视剧中的白秀珠,选择给对方留下一封信离开。

“无论如何,我胜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第悬殊的爱情,《金粉世家》中不仅有冷清秋与金燕西。

还有柳春江与小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春江和金燕西一样家世不凡,是次长的儿子,有留学英国的医学博士身份。

但小怜的家庭背景,比冷清秋还要低微。

她只是金家家里的一个丫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记得自己的身世,只记得幼时被人拐卖,卖到了吴家。

吴家小姐成了金家的大少奶奶,小怜是从吴家带到金家的陪嫁,终日被金家大少爷所觊觎。

和柳春江的相识,同冷清秋他们一样,也是一场因缘际会。

小怜陪同金府的八小姐参加夏家的婚礼。

因为迷了路,在长廊邂逅了柳春江。

柳春江对她一见钟情,展开了追求。

即使得知她丫鬟的身份,也始终表明自己没有阶级观念。

两人以书信来往,发乎情止乎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和冷清秋在金家的人见人满意不同,小怜一开始就在柳家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柳春江的父母不愿意接受一个丫鬟出身的儿媳妇。

甚至已经给儿子安排好了一个门当户对的相亲对象。

为此,柳春江提出了私奔。

脱离家族的掌控和束缚,寻求两人的新天地。

电视剧中,这次私奔失败了,两人的故事也剩下悲怆的结局。

柳春江吐血而死,小怜失意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原著中,小怜与柳春江却是全书中唯一幸福的一对。

他们私奔成功了,两人逃到了国外。

在那里,柳春江做医生赚取生活费。

小怜自学了护理,成为可以辅佐丈夫的护士,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只因为她深知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清秋向往金府豪奢的光鲜亮丽,小怜看到了锦绣之下的种种弊端。

她跟随金家大少奶奶理家算账,又在夫妻两人中巧妙周旋。

她不想成为谁的姨太太,只想有机会做她自己。

选择柳春江,是对方一次又一次展现出来的诚意与妥帖。

做出私奔的决定,也不是为了爱情。

而是让自己不再做“奴隶”,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小怜已经为人卖了一次,做金钱下的奴隶。不能又上一回当,去做婚姻下的奴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爱》中曾经写道:

“一个女孩最重要的不是美貌,而是自己的尊严和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勇气。”

身份和困境,永远无法阻碍一个女性的成长与强大。

冷清秋在识人不清后,即使有了孩子,也不曾向这段错误的婚姻屈服。

在原著中,一场大火烧尽了她的过去。

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自食其力,靠自己的本事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秀珠看清了虚假的爱情诺言,果断抽身。

小怜在看似无力改变的现实面前,走出了自己的人生坦途。

《金粉世家》中的三个女性拥有不同的身份,遭遇了不同的困境,却告诉你我同一个道理:

一个人的起点,决定不了人生的终点。

无论出身如何,都有展翅高飞的可能。

当你走自己的路,便能做自己的“码头”。

点个【在看】,愿你我都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你们看过《金粉世家》吗?对作家张恨水又有什么了解?对于电视剧/原著有什么深刻的记忆?

对哪个女性角色的人生最有感触?最认同谁的选择?

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们聊聊,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吧。

作者 | 微微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