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些媒体跟名嘴在讨论国民党不应该抵制赖清德的就职,也让蓝营的政治人物感受到压力。台中市长卢秀燕日前表示将主席赖清德就职典礼,与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不同调。但这种“善意”在岛内观察人士看来,可能是把双刃剑,尤其想讨好中间选民的做法,可能让基本盘流失更多。

有文章分析,这种想讨好中间选民的表面动作对大局一点也没有影响,国民党不需要这种表面的作态,国民党缺的是要向人民证明:蓝是比绿更好的选择!

人民希望有能力的强者能够领导台湾,国民党要向人民证明在立法机构推的法案比民进党更好,能够导正民进党当局的错误方向,国民党要向人民证明蓝军是能够团结的力量,2024选举,国民党都是输在泛蓝选票的破口,不能固本还奢望靠讨好绿营和中间选民赢回政权吗?

当年侯友宜一度不只是蓝军声望最高的政治人物,还是全台湾声望最高的政治人物,但是他在过去高峰时刻意跟国民党保持距离,想要维持跨党派的高度,在顺境的时候还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但碰到考验时,过去部分蓝军被刻意冷落的情绪爆发,严重的影响侯友宜在泛蓝阵营的支持度,最后不但中间选票没有讨到便宜,自己的本也没顾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柯文哲能够在大选中拿那么高票,也是因为他抓住部分泛蓝选民对侯友宜的不满,除了年轻选票之外,泛蓝分裂的票也不少,或许国民党政治人物信心不足,认为现在民进党的盘比较大,想要争取民意或者挑战大位必须要极力讨好中间选民,营造有风度的形象。事实上如果连本都顾不了,想要靠讨好中间选民实现政党轮替根本是作梦!

观察台湾的选举,除非是比较极端的政治立场,对于选举结果影响有限,重要的是那个人够强,够强就有能量去吸收对方的攻击还有负面冲击,重要的是要能先固本,先能够站得稳,才有能力去吸引中间选票,所以国民党想要拉下民进党,必须能够找出让整个泛蓝军大盘都服气的共主。

2016、2020、2024国民党哪一次失败跟泛蓝分裂没有关系?虽然从表面上的数字来看国民党输的越来越少,民进党的盘也在萎缩,但蓝军最大的问题根源还是在“团结”,当然中间选民也很重要,可是如果先追求虚的形象,却不能解决内部团结的问题,那就是舍本逐末了!一碰到考验马上现出原形。

而且刻意营造跨党派的高度,真正面临大选时也会有叫好不叫座的虚胖可能,因为本质的政治立场不同,偏绿的那块终究大部份会归队,侯友宜当时被民进党无情的抹黑修理,趁侯碰到乱流猛攻,加上国民党侯郭谁出线处理不好,造成泛蓝选票分裂,气势已经被打下来,让一度民调居首的侯友宜被打成老三。

侯友宜的惨痛教训,应该要让国民党政治人物看清楚!不是中间选民不重要,而是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先团结泛蓝自己的盘,如果你连自己人都不能团结,中间选民也不会看得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