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那个年代的爱情究竟有多动人,他曾跟周总理共同汇报恋爱喜报,曾用枫叶书写相思。

他曾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的红娘。曾是孙中山的秘书,曾是山西第一个共产党,却于29岁去世。

他所爱之人是进步女作家,比他小六岁。他们相爱只有几个月,可在他死后,妻子在相思之疾下,竟在三年后去世。

完成了枫叶相思,完成了爱情传递。

“你之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之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你怎能说我不爱你?”

“我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灵魂都沦为你的俘虏。可另一个世界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你,我只是历史的走徒。”

他如彗星划过天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芒,他如枫叶,斑斑泛红,将热血奉献给了青春,将热血奉献给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出生

1896年高君宇出生于高家大屋。

当地的海拔在1km以上,那里便是峰岭山。与众多共产党员出生贫困不同,高君宇出生于富贵之家,却一颗红心向着党。

高家大屋十分“豪华”,占地四千多㎡,除了住宅外,还有着众多的小作坊,除了作坊外,还有着大量的园子,菜园,花园比比皆是。

进入此处,似乎都有迷路的烦恼。而高君宇便是出生在这样的高家大户。他的父亲便是高配天,高配天虽是地主身份,却是开明的商人,还曾参与同盟会,是一位乐善好施之人。

热衷于慈善,用金钱为百姓服务,为百姓谋福利。他这样的人,子女自然也不落后。一共有五个孩子,个个成才,而高君宇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受家庭影响,高君宇自小对政治问题十分关心,关心社会忧亡,订阅了晨报申报等大量报刊,了解政治。

武昌起义爆发后,为了响应革命,年纪轻轻的高君宇做出了剪掉辫子的决定。不只是他,还包括他的父亲。

两个人成了一对剪掉辫子的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君宇

除此之外,他们还曾让家里给姐妹们放脚,取消缠足的陋习,向着新式革命进发。1912年他考入了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成绩优异,尤其擅长写文,他所作之文“有奇气”,让老师赞叹不已。

他也曾参与反对袁世凯,反对21条。并且利用自己富裕的家境,印刷“反对21条”的报纸,还曾多次参与演说,参与爱国学生运动。

彼时的他是一位进步青年。到了毕业的年份,他在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字眼“君宇的革命之心,已蓄。”

后成绩优异的他考入了北大。曾经的梦想是学地质学,可在了解中华民族危亡后,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革命之路》。

他想要实业救国,想要让民族富强。那时他在《青春》上读到李大钊写的文章后,走近了马克思主义,自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他的“至交好友”,他由一位爱国者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北大期间,他曾与李大钊,陈独秀结识,也曾与毛主席共同入新闻学研究会,给毛主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的光芒

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原本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中国也是一战的战胜国,曾派劳工出战,可是依然斗不过弱国无外交的现实。

在得知此消息后,青年学子们都爆发了,他们号召取消21条,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他们的演讲声嘶力竭,他们的呐喊声响彻了北京。

在日复一日的号召中,他们意识到这个国家已经腐朽到骨子里了。想要真正让当局重视他们的话语,只有采取实际的行动,所以高君宇,邓中夏等学生。他们冲向了高家楼。

高家楼便是亲日派曹汝霖的府邸。

学生们冲向曹宅,他们跨过了高高的城墙,火烧了曹宅,毒打了章宗祥。

这便是他们对当局的答复,这便是他们的“直接行动”。在此次行动中,高君宇是其中的领导者之一。因此有人赞誉他“机智果敢,勇猛有加,堪为青年楷模。”他是青年学子的典范。

他频繁参加青年活动,被北洋军阀列上的逮捕名单。彼时北洋军阀的逮捕名单里有着这样几位,李大钊,张国焘,高君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洋军阀趁着夜晚对他们采取抓捕行动,危机当前,高君宇依然是丝毫未乱,他扯下了大油褂,拎上了小菜篮,还特意驼了背。

他的头发特意弄得乱乱糟糟的,脸上也糊了油,手部被他做了特意的伪装,变得油光的,黑乎乎的。

走出大门时,他曾被军警阻拦“干什么的?”“我是做菜的,是伙夫。”他特意操着一口土话回答。

对方不耐烦的挥挥手,他就这样扬长而去。

共产党小组成立时,他成为了第一批党员。他在太原建党,是山西的第一位共产党人。

高君宇在山西搞革命活动,壮大共产党员的势力,因此引起了阎锡山的注意。

阎锡山认为自己该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所以便派出了人员前去逮捕。

高君宇却早已化妆为司炉工,巧妙逃脱。

高君宇曾南下广州,到孙中山身边工作,跟周总理共同指挥了商团的叛乱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

此次平叛中,高君宇也曾面临险象环生的惊险场景。曾在枪林弹雨中前往前线阵地,他坐的车也曾遭遇敌人袭击。

连玻璃都被子弹打碎,洞穿的玻璃的子弹,就这样从他的身边划过,他的手受到了微伤,可人安然无恙。

他对此笑着说“这到底是我的幸运呢还是我的不幸呢?子弹洞穿了玻璃,而我坐在车中竟然不死。若是我的幸运,何苦有此一遭,若是我的不幸,却又大难不死。”

此段时间,他跟周总理结识,他们还共同交换恋爱情报,一个人给邓颖超写下“我希望我们两人能像他们一样,共同走上断头台”这样的明信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曾给石评梅写下“我是一个有着两个世界的人,一个世界全部属于你,我的灵魂已成为你的俘虏,可另一个世界,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你,我是历史的走徒,是一位共产党员,是一位革命家。”

1924年11月,高君宇开始正式担任孙中山的政治秘书,也曾协助起草《北上宣言》,他认为北伐的目的不仅在于推翻北洋军阀,同时也在于推翻军阀所依赖的帝国主义,实现民族主义。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彼时的国民党右派是强烈反对的。在国民党内部,孙中山是领袖,可底下却是人心各异,私结成派,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反对共产党的。

高君宇据此在《政治生活》上发表文章,针对国民党右派反对共产党的言论,给予了强有力的批驳,文词犀利。

那段期间,他既需要为党内事务,劳心劳力,又需要担任孙中山的政治秘书。工作十分繁忙。积劳成疾,常有咳血症状。别人劝他爱惜身体,他却责怪别人大惊小怪。

周总理的红娘

1925年,党的四大召开时,高君宇出席,也曾在此会上,再见周总理,两人互通了恋爱情报。

高君宇还成了两人的红娘,做了一次两人之间的鹊桥,为两人传递信件。高君宇在返程中,特意在天津下车,把周总理的信件给了邓颖超,这才促成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可是长期的工作,让高君宇的身体每况日下,在1925年,高君宇突发腹痛,被紧急送往了医院,这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容乐观了。

他的气息越来越微弱,后在3月5日凌晨。

山西的第一位共产党员,为党奋斗了多年的青年志士,高君宇再也没有醒来,他就在那一个平凡的夜晚,永远留在了昨天。

他29岁的人生自此终结,有人说他宛如一颗彗星划过长空,太过璀璨,留下了永恒的光芒,也太过短暂,只有那一瞬间。

他跟石评梅的爱情宛如新时代的梁祝,一人梅香依旧,一人早已化蝶归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总共的相处时间不过几个月,在最开始受到高君宇的追求时,石评梅还表示过拒绝。

可后来高君宇去世后,石评梅已然忧思成疾,三年后离世。

她就被下葬在了高君宇的坟墓旁,被葬在了陶然亭。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和邓颖超两人曾多次前往凭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每逢的清明时节,也有多对情侣前往陶然亭,他们共同“拜访”这一位早逝的青年志士。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速。”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便是北大学子高君宇,是山西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他生命已经结束,死于大好年华,可是他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