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在近一年股市大幅震荡期间,相对抗跌的高分红、高股息的红利资产受到资金青睐,各家基金管理人也加大了该类产品的布局。数据显示,近一年红利策略基金申报数量达到84只,同比激增6.6倍。

受访机构和投研人士表示,基于红利策略在市场波动中的亮眼表现,高股息率和低估值组合性价比凸显,近一年各家公募争相布局红利策略基金。从中长期来看,受益于政策引导和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高股息风格依然具有优势,高股息资产的行业属性也趋于淡化,战略配置价值值得重视。

战略配置价值凸显

红利资产有望迎来长期估值重塑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近一年申报的红利策略基金数量达到84只,同比激增6.6倍。其中,今年以来新申报的红利策略基金就有36只,华夏基金申报数量最多,达到4只,分别布局了华夏红利量化选股、华夏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华夏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基金、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等四只产品。

华安基金申报3只,位居次席,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博时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也各申报了2只以上。目前,仍有中欧、景顺长城、海富通、申万菱信基金等旗下四只红利策略基金正在发行。

谈及基金公司扎堆儿布局该类产品的现象,景顺长城红利低波100ETF基金经理郑天行表示,回顾最近几年市场,红利策略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时候弹性较低,但是在市场情绪不佳的时候可以维持不错表现,超额收益明显,主要是因为红利策略绝大部分选择了在成熟行业内经营稳健、现金流充沛、分红意愿和分红能力都较高的公司,高股息率和低估值的投资组合,可以给投资者每年贡献较为可观的股息回报。

海富通基金也认为,历史上红利策略占优往往正值经济增长弹性不足同时没有明显的产业周期爆发,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海富通基金进一步表示,近期新“国九条”发布,提到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高股息及稳健分红板块符合长期价值投资取向。在政策的引导下,红利资产有望迎来长期估值重塑,战略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红利策略有望成为长期投资的较好选择,因此也成为很多基金公司的布局重点。

超六成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从申报产品类型看,红利指数型基金是主流,今年新申报的36只产品中,22只为指数及指数联接基金,占比超六成;主动权益类基金为13只,占比36%,另有1只为QDII基金。

谈及主被动基金的区别和特点,中欧瑾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刘勇表示,首先,量化基金的个股配置会相对分散,而主动基金经理会通过对行业和个股的研判,对估值性价比高的标的配置较高权重。其次,主动基金通过对稳健类资产和顺周期资产的优化配置,可实现收益和回撤较好的控制,长期目标是能够跑赢基准指数;最后,主动基金可以通过寻找股息率预期差的行业和个股,在当下时点是赔率更好的方向,也是未来实现超额收益确定性较强的方向。

海富通基金也认为,被动红利产品跟踪目标指数,投资策略稳定、透明;而主动投资产品更具灵活性,考验基金投资团队的投资能力。

随着红利策略基金的密集推出,会否产生市场和交易策略的拥挤,导致红利策略的失效呢?针对市场的这一顾虑,中欧基金投资总监王培认为,市场的短期波动无法预测,但从中期角度看,高股息风格依旧会是占优策略。

王培分析,首先从宏观场景的适配度看,中期内低利率环境大概率会延续,这对于高股息风格是有利的宏观场景。其次,从中长期回报的周期位置看,目前周期位置还没有出现过热的迹象。因此,在中周期占优的情况下,如果短期红利策略出现调整,可以适度等待对高股息风格更优的配置时点。

海富通基金也认为,第一,红利策略产品过去几年的回报基本是股息率和分红带来的,估值没有过分拔高。中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水平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相比无风险收益率水平,都具备投资价值;第二,目前市场资金对红利股的持仓水平并不太高,红利板块现阶段尚不拥挤;第三,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风险偏好下行,“资产荒”的现象暂难缓解,将使得投资者更加重视稳定性资产的配置。红利资产作为稳定性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郑天行补充道,红利资产的投资价值是长期存在的,衡量红利资产的投资价值最有效的指标就是股息率,当前各个红利类指数的股息率都处于历史上的较高位置,也就是说分红回报的吸引力仍然较强。另一方面,近几年红利投资比较受欢迎,不少高分红资产获得了一定估值修复,但是总体上具备高股息属性的股票仍然非常充裕,在上市公司总体分红提升的背景下,高股息属性的股票还会越来越多。

未来高股息资产的行业属性或淡化

投资者可配置适合自身的产品

从红利策略公募产品的布局看,有的跟踪央国企红利策略,有的是红利低波策略,有的是量化选股,基金的策略和方向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郑天行看来,今年以来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类指数表现普遍较为出色,不仅仅是高股息赛道中传统的资源品、大金融板块表现比较亮眼,一些我国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成熟稳健、分红属性强的行业如家电也表现出色。在政策引导下,未来高股息资产的行业属性可能会淡化,无论是主观选股、量化选股还是指数策略选股,针对红利特征的“自下而上”的筛选会更加有效,行业会更加分散、均衡,机会将会更加多元化。

“红利策略已经成为投资主线之一,趋势还会延续下去,同时随着政策的引导,这个趋势还会加速。未来红利投资的内部可能会形成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的子策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工具。”郑天行称。

海富通基金总结道,目前,市场上把高股息品种大致分为三类:红利低波、红利质量以及红利增长。不同的红利策略在不同市场情境下的表现各有所长,普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于市场方向的判断选择适合的产品,也可以选择看好的主动管理红利基金,由基金经理把握市场风格。

“目前的红利策略基金,分别在红利策略的不同方向有所侧重:有的偏向于资源类布局,有的专注国企高分红公司,有的偏重于公用事业,有的指数型产品直接构建一篮子高股息低波动组合,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的红利策略产品进行配置。”王培也称。‍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