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记得点击星标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们哦!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负责泵出血液到全身的脏器和组织。如果把心脏比作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那么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就是发动机的油路。一旦冠状动脉出现闭塞,就会出现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急性心梗是院外导致死亡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猝死的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概 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发生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

胸痛的分层

高危胸痛:可能由致命性疾病引起、预后不良,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急性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等,及早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是改善预后的唯一方案,因此需要尽快明确诊断。

低危胸痛:一般情况下不会威胁生命的疾病,预后较好,如肋软骨炎、带状疱疹、心神经官能症等。

心梗的先兆症状

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在临床工作20多年,做过8000多例心梗手术,他总结出了12个心梗容易被忽视的征兆:

心梗预兆一:胸口被胶带缠绕

胸口感觉被胶带缠绕,或有一种被束缚感,要当心是心梗的预兆。

心梗预兆二:双耳突聋

双耳突聋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的关系。在张健医生接触的心绞痛患者中,有很多都会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双耳嗡嗡响,术后马上症状消失。所以,听力突然下降,是心绞痛的一个早期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梗预兆三:牙痛

牙痛,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确实存在牙病,特别容易误诊漏诊。所以,高危人群牙痛,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问题。

心梗预兆四:头晕

高危人群经常头晕,或长期头晕,要小心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预兆五:脚底疼痛

张健医生遇到很多患者都有反映脚底疼痛。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也是心绞痛的一个表现。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是千人千面,心脏报警的途径也是千变万化。

心梗预兆六:肩胛骨疼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个女性患者,肩胛骨好像漏风一样,丝丝地疼痛。机缘巧合发现心血管问题,治疗后不疼了。所以,高危人群伴有肩胛骨疼痛的要注意,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预兆七:左上肢无力

左上肢无力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表现就是左侧肩胛骨和左上肢的难受,酸胀,有的使不上力气,检查发现是心肌缺血。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改善之后,症状很快消失。

心梗预兆八:左腿酸麻胀疼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个女性患者,术前几个月左腿一直酸麻胀疼,针灸拔罐都没什么用,结果手术改善心血管问题后,腿不疼了。所以左腿酸胀这个症状,可能也是心梗预兆。所以左腿的酸麻胀痛,对于高危人群,要高度怀疑心血管问题。

心梗预兆九:头疼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位老年女性,活动走路就会头疼,后脑勺疼。直到发现右冠出现严重狭窄而且钙化,处理后头痛就消失。可见,高危人群伴有头疼的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预兆十:突然变懒、乏力

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没有其它不适,就是会感觉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动,犯懒,这时候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

心梗预兆十一:脐周疼痛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个50岁左右的患者,早晨遛弯回来后肚脐周疼,以为是闹肚子,但疼的却越来越强烈。到医院后,医生结合天气寒冷、体温不高、年龄和症状,查心电图发现心梗。血栓抽吸手术后,脐周疼痛就消失了。所以脐周疼痛,对于心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怀疑心梗前兆。

心梗预兆十二:睁不开眼睛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个中年男性,8年睁不开眼睛。结果检查心脏后发现心衰,前降支堵了99%。马上手术通开血管后,眼睛能睁开了。虽然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是大家要留意下,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睁不开了,也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小心脏。

心梗,也就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被血栓堵死了,导致了心肌缺血、坏死。所以典型的症状确实大多位于心脏所在的胸部...

心梗发作时间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梗的典型症状

1、胸痛胸闷+大汗

胸痛和大汗,是急性心梗病人最典型症状。多在人休息、安静的时候突然发生,疼痛常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范围至少一个巴掌大小。

这种胸痛、胸闷常被描述为绞痛、压榨痛、紧缩感。像胸口放了块大石、或用胶带缠了几圈。还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持续时间较长

除非发生心脏骤停,其实大部分急性心梗并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发病后立刻昏倒。

现实中急性心梗的胸痛症状,一般超过15分钟甚至数小时以上且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可能存在诱因

20%以上急性心梗发作前存在诱因, 比如过度运动和劳累、吃得太饱、大量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气温骤变不注意保暖、用力排便等等。

胸痛常见的10个部位

01

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前胸、左肩、左腋下、左上肢痛

左肩是心脏的放射点之一,但是有时因为其定位不精确的特点,也有可能会出现左臂或是左前臂的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闷、气紧时,更要警惕心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胸骨后、颈部痛,是指颈与胸廓下缘
(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

冠心病患者出现这种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的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处。常见于中老年人,应警惕是急性心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以腰部、背部、肩部的放射性疼痛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上腹部疼痛

也可以说是胃痛。如果患者出现出虚汗、呕吐甚至晕厥时,要考虑急性心梗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颈部、咽喉

因为咽喉和心脏的神经受到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经,诱发咽喉疼痛症状。

如果出现咽喉痛,又找不到明确原因,并伴有胸闷、出汗或恶心症状时,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下颌痛、牙痛

可能表现为颈部、下颌疼痛,甚至是牙齿疼痛,尤其是与运动相关的颈部、下颌、牙齿疼痛,即这些部位静止状态并不痛,但是走路就会疼痛,或是疼痛不止,并伴有头晕冷汗等症状时,那么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8

偏头痛

有人认为是由于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也可通过自主神经反射性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引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9

左下肢、左腹股沟

突然左下肢剧烈地疼痛,出现胸闷、憋气及出汗,应警惕急性心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

无痛性心梗

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衰的老年病人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梗的定位诊断

①下壁心肌梗死:坏死型 Q 波出现在Ⅱ、Ⅲ、aVF 导联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

②前间壁心肌梗死:坏死型 Q 波出现在 V1、V2(V3) 导联左前降支;

③前壁心肌梗死:坏死型 Q 波出现在 V3~V5 导联左前降支;

④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坏死型 Q 波出现在 V1 ~ V5(V6、Ⅰ、aVL) 导联左前降支;

⑤侧壁心肌梗死:坏死型 Q 波出现在Ⅰ、aVL、V5、V6 导联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

⑥正后壁心肌梗死:坏死型 Q 波出现在 V7 ~ V9 导联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

⑦右室心肌梗死:坏死型 Q 波出现在 (V1) V3R ~ V6R 导联右冠状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性胸痛患者就诊的“五道关口”

1、胸痛患者患者要有就医意识,有胸痛第一时间去医院。

2、社区全科医生:分流患者、院前溶栓、了解当地医疗技术,节省转运时间。

3、调度中心:了解呼救者情况, 决定需要首先处理的问题,调度救援系统, 必要时予救治措施的指导。

4、救护车:院前监测急救与转送。

5、医院急诊科或胸痛中心:及时处理与决策。

胸痛患者院前急救处置原则

所有胸痛患者院前均应按潜在致命性疾病对待:绝对卧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常规心电图(18导联)、心电监护。

胸痛患者自救要点

切勿自行前往医院!!!

及时拨打120原地等待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性胸痛家庭自救要点-如何拨打120

找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才是硬道理,因为真正的心梗不是一般的药物或方法能缓解的,尽快去医院才是最佳解决方案,没有之一。

1.讲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具体到单元楼号)、联系电话(最好同时留下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及行车的便捷路径等,在室外现场的要说清附近标志性建筑物等。

2.约定具体的候车地点,设置显著标志物,安排专人接车,邻里协同,引导120救护车快速抵达第一现场。

3.等待救援过程中,有条件者测量血压、心率、判断呼吸、意识。

4、如果家里没有其他人帮忙,那就先打 120,然后把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施救。

如果只是感觉有可能发生心梗(如持续 15 分钟以上的胸闷胸痛,服药不能缓解),应该马上拨打 120 急救电话,并告知家属的联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考虑心脏病患者,持续 15 分钟以上的胸闷胸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血压正常情况下)或者速效救心丸,不能缓解的情况。

6、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重病情,所以「大口呼吸用力咳嗽」之类的行为肯定不对。

正确的方法是:

  • 立即平卧休息,或在有依靠的地方坐下,再呼叫他人协助。

  • 克制紧张情绪,可适当做缓慢的深呼吸,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造成通气过度,一般 5 秒一次为宜。

7.对无自主呼吸、无意识患者及时开展心肺复苏,公共场所有AED条件下及时除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抢救过程中,应该让患者平躺在平坦而坚实的平面上,不要频繁中断胸外按压,直到患者恢复心跳、呼吸,这时,AED将提示“停止按压”,否则应保持按压至医护人员到场。

注意,这两种药不能乱吃!

1. 硝酸甘油

有些心梗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含服硝酸甘油后病情可能加重。

所以,最好在测量血压后,真正确定血压不低再吃。如果没有测量血压的条件,就不要盲目服用。

2. 阿司匹林

如果患者不是心梗而是其他疾病引起疼痛,吃了阿司匹林可能给后续处理带来麻烦。

比如患者血压过高,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脑出血,那样更危险。

一句话,如果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就不要随便服药。

急性心梗的抢救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