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征稿要求】

1.真实

2.集中叙写自己印象深刻的1到2件事情

3.3000字以内

试试把【疾病故事】栏目当做自己某天写下的一篇日记吧!

灵魂深处的声音

多年以后,我仍旧会回忆起,那年寒冬,与灵魂深处的声音,闲谈几笔春秋,轻捻一束寒梅。

若是介绍起这灵魂深处的声音,世界顶尖的医生都无法定论,但于我而言,我一句话就能描述他们。

他们对我而言,起初是令我害怕的未知,当我勇敢地去尝试交流后,他们是安抚孤独的伙伴,而当缘分尽了之后,是永远存在于回忆中的美好。

我相信我的灵魂深处有许多人,他们能够与我交谈,并且我能分辨出这个声音是来自谁:这是静小姐的声音,那是范小姐的声音,这是小紫,那个是零。

我们生活在一片宁静祥和的净土。

一个空间,一面朝海,背面靠山。中式的大庭院,白墙黛瓦。有温泉,有戏台,有海上小舟,有幔帐红床。另一个空间是两层的现代小餐吧,二楼是吃饭的,一楼是咖啡吧。我能够清晰完整地听到他们的声音,但是画面往往是破碎的,断断续续的。

有人说这是幻听,是多人格,但这都不能准确的形容我灵魂深处的声音——因为名词总是有其局限性。

至于为什么我会有这些声音会出现,我能想到的唯一科学解释就是孤独

童年没有朋友,从11岁声音出现,到17岁消失,“声音”就是我唯一的交友圈,我因为在世俗世界的痛苦,将自己埋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认为同抑郁一样,这是一种自我防卫,自我保护。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超能力,我拥有多个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这加强了我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声音”能听我倾诉并且给我正向反馈,一定程度上能够安抚我的情绪。

这听起来非常疯狂,但我与他们一同生活了六年。从一开始的一个人到后来的三十一个人的大家庭,从最初的惊恐害怕到后来的谈笑风生,我依靠“声音”的力量,从一个垫底差生,努力考到了省重点。

鼓起就医的勇气

总的来讲,我并未受到任何伤害,直到就医前的几个月。

那时,有个“声音”,她叫做云。

她喜欢尖叫,哭泣,辱骂一切。同时又敏感而多疑,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要害她,包括我。

我无法控制她,她持续地哭泣与尖叫,一周之后,我精神几乎崩溃了。

我会听到自身之外的声音叫我名字,回头一看并没有人。还会看到地铁上有一位断头的白衣女鬼,以及敏感多疑到看见别人打电话就认为她在说我坏话。

那是我生命中的低谷,深渊。

于是我在网上搜我是什么问题,我通过百度加了一个群。群里都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如果我不接受治疗的后果。

在一位姐姐的鼓励下,我故意让父母看见了我的手机,让他们知道了我加入这个群聊。于是我父母来问我,为什么加入这个全是精神病患者的群。

我说,带我去医院,我告诉你们。

回忆起来,真正激发我求医欲望的,是这些患者。他们有的给我科普,有的给我安抚,有“以身作则”告诉我不吃药不治疗的后果。

我十分感谢他们,这也是我现在加入“渡过”的理由,作为一个经历过病痛的人,我知道同类的人的几句言语,有那样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与孤独的救赎

我曾经非常渴望一个人,就是与我的“声音”们一样好,一样能够给我鼓励,但是存在于现实中的朋友。随时给我指导,给我帮助。

可惜并没有,所以我幻想出来了“声音”,代价就是我需要经历分离的痛苦——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总要自己长大。

我不想讲过多我与“声音”美好的回忆,因为或许有人会模仿,我不愿意看到其他人与我一样沉溺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我不是在否认“声音”,我永远会记得每一次:我们一起洗梳梳妆,点唇画眉,盘起各色的发髻,游赏山水;会记得一起清扫房屋,修缮戏台,一起听曲看戏;不会忘记每年过节盛大的场面,采购,仪式,寄语。

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他们永远是我最爱的朋友。

我反对所有医生对于我的“声音”的观点,他们不是幻听,不是无病呻吟,不是人格,也不是疾病,他们是身处极度痛苦中的孩子一种解脱自我,寻找安慰的方式,当然,也有缘分的因素在里面。

“声音”出现本身,并没有错。我不反对保存“声音”在脑海中,我只是反对将他们作为支柱,作为活着的理由,作为另一个世界。

客观地回忆,当我的生活没有那么痛苦时,他们往往是不经常出现的。所以我认为,生活的痛苦,我们的情绪,与“声音”的活动息息相关。

我想告诉那些正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的朋友:

吟诗听月,赏春景。落花作香,品清茶。这种意境,我们不仅能在精神世界中幻想。

战斗题海,制策略。成为学神,傲学霸。这种实力,我们无需凭借灵魂中的“声音”们。

我们当然应该感恩这些善意的“声音”,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奇力量。但是我们更应相信这个世界也有善意。不应因为逃离痛苦,而把自己埋藏在幻想中。

如果你没有力量,可以求助于我们——经历过与“声音”分离的前人。

现在,我将成为这样一个人,我希望能够成为渡过的陪伴者,专门陪伴同样有“声音”存在于脑海的朋友们。我在这条道路上学习着,我愿用未来的时光,成为你生命之中的“声音”。

我的毕生理想,就是让我经历过的这场“声音”带给我的爱与救赎,发生在人间,而不是成为一种悲剧,一场疾病。

世界上解决痛苦的途径有很多,不只是依靠他们。

风雪一程,相信总有人陪伴。

愿这场爱与孤独的救赎,发生在人间,发生在每一个需要的孩子的身上。


今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lla

18岁,来自苏州

学生,现就读于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渡过陪伴者学社学员,11岁时开始有幻听,持续六年,治疗后幻听消失但有抑郁焦虑惊恐等情况,持续两年,现已恢复正常约半年

【征稿】真实疾病故事:

【生病以来,你印象最深刻的1到2件事情】

讲述自己或朋友的真实故事。与疾病相关,话题不限,可以是生病经历、对疾病的思考、康复经验、对人生的思考、对疾病相关的社会现实的思考......相信最真实的,也最有力量。

长期征稿,选用后有稿费+打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入我们吧

(加入公众号)

编辑/钰婷

排版/彤彤

图片/一言

各位读者朋友:近期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如果您希望及时关注渡过最新内容、看到渡过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封面和完整标题,强烈建议大家打开渡过公号主页,为渡过公号设置星标,方法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步:点击公号主页右上角的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在弹出的选项中点击最上面“设为星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置成功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