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千岭之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的童年是一汪泉水,少年是一条小溪,青年是一条大河,中年是一条大江,进入50岁后,成了宽阔深邃的大海。

每个人都经历过年轻的阶段,直路或弯路都要自己去走,顺利或挫折都要自己去经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都要自己去悟。青年人多年轻气盛,自视甚高,没走到那个阶段,没有类似的过往,一般不会接受别人对人生的建议,自己年轻时亦如此。虽然后来反省,因为太单纯太直率太认真太理想化让自己多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影响了自己更好的前途,但年轻就是这样啊,这是年轻必然会付出的代价。

有人老是宣扬一种观点: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很普通。普通是一种事实,不承认也得承认。我就觉得自己很普通,怎么啦?普通难道是一种羞耻吗?无论多激越的江河多浩瀚的大海,都由每一滴普通的水形成;无论多辽阔的土地多巍峨的高山,都由每一粒普通的土每一块普通的石头构成。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正是无数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创造了人类历史。承认自己普通的人会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普通的事,不承认自己普通的人总是飘浮在半空中,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结果一事无成。

世上从来不缺默默无闻、吃苦耐劳的千里马,缺的是机遇,缺的是发现和赏识千里马的伯乐。

拼尽全力把应该做的每一个过程做好就行了,出不出名、红不红是一个不能完全由个人掌控的结果。出不出名、红不红代表不了人生的全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朋友很多,但世上有几个人能有灵魂至交那种真朋友?除了工作关系的必要的人际交往外,结交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又费时又费心又费钱又违心,不如不交,图个省心,图个清静。

唱歌的情感表达和专业技巧都很重要,但我以为情感的表达重于技巧的精准。也许你的唱功不是最顶尖的,但你的歌声却抓住了我的心,因为你用灵魂唱的歌唱入了我的灵魂。

很多 i人并不缺少社交的能力,只是不喜欢社交而已。i人并不喜欢孤独,但为了活得更自在而选择了孤独。i人喜欢独处的原因只有i人自己最清楚:不用说一些不想说的废话,不用去听别人说废话,不用思考自己说的话是否合别人的心意,不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去结交酒肉朋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思考和阅读。

孔子说“食不言,寝不语”是很有道理的。在饭桌上除了非说不可的话,最好不要说话。如果饭桌上有人滔滔不绝,我会担心他的口水是否溅到了菜上面。而且,吃饭说话容易呛到自己,如果啃骨头时说话,还容易咬到舌头或咬断门牙。“寝不语”的道理就更简单了:容易兴奋,影响睡眠。

人来世上只有一趟不容易,管好自己的嘴注意饮食营养健康是最基本的自律。

勤奋产生实力,实力产生底气,底气产生自信。出色的人内心都很自信,只是有的人会委婉一些,表现得谦虚一些,而有的人则表现得很直率。

清明,一个最美的时节和一段最伤感的情绪在这里相遇。

有人鼓吹用AI技术留住亲人。我以为,AI是AI,亲人是亲人,虚拟的影像永远代替不了亲人。把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永远珍藏在心里,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一个残忍虐猫的考生虽然考研总成绩第一名,但未被南京大学录取。我觉得南京大学做得对。心地善良、品行端正是做人之根本。心理变态、道德丧失的人,智商越高学识越多危害越大。各行各业(包括文艺界)选拔和培养人才都应把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高等学府理应成为品学皆优的高素质人才深造之地,绝不能成为藏污纳垢之处。

品行良好当为人才选拔之首。蠢才虽然能力不强、贡献不大,但至少不会害人。品行不端的歪才,就像埋藏的定时炸弹一样,随时会害人。

近日,清华大学某教授在访谈中称大学越来越像工厂。我赞同这种说法,但这种现象不仅仅限于大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这样:把大学当工厂,把各系部班级当车间,把学生当没有灵魂没有个性的产品生产。只看重产品指标(书面考试分数),忽视人的心智成长规律和德行教育,是工业化社会对教育的负面冲击,是当代教育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得看到一部逻辑瑕疵很少的谍战剧。《追风者》好看,编剧要占很大的功劳,因为剧本写得太好了。当然,王阳、李沁、王一博和几位主要反派饰演者对角色的演绎也很精彩。编剧剧本写得好、导演导得好,演员演得好,是一部好剧的三要素。很多剧不好看,并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剧本写得不好。中国不缺好演员,缺的是精心打磨的好剧本。

演员郝蕾最近在访谈中说,在影视剧的拍摄上“很多时候创作和生产速度在打架,如果每天都在催呀,赶快拍呀,通告完不成了,哪还有时间去创作呢?导演以及各个部门一定要负责任的”,“导演决定了这一条戏以及这一场戏可不可以过。导演说过了,那怎么办呢”。

我认为郝蕾说得对。很多剧让演员背锅不公平。因为:一是剧情逻辑有漏洞,甚至有些荒唐,不好看。二是导演要负很大责任。选拔演员、指导演员演戏、对演员的表演把关,这些都是导演的工作。演员对角色的二创固然很重要,但还是要听导演的,不能和导演对着干。

还有,慢工出细活。演员创作是需要时间思考的。忙于抢进度,时间太仓促,拍摄时间短,肯定难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就像孩子学语文时造句、写作文一样,你得让孩子有时间思考。天天作业一大堆,孩子没有时间想这个句子怎么写,就只能去作文书上抄抄抄,久而久之,创造的热情和能力就被扼杀了。

2024年5月19日

(说明:1.此为我的原创随笔,严禁抄袭剽窃;2.景物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