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虽然目前整体向稳,但是的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俄罗斯专家瓦西里·卡申表示,对于美国的咄咄逼人,中方很有可能并不会“立即”对美国采取反应。但是尽管如此,中方也在“同时为未来的冲突做好认真的准备”。俄专家警告美国勿将中国的温和言论“视为软弱”,因为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中国就会开始突然而迅速地采取行动”。
此外,俄专家表示,美国很有可能已经在为有可能的冲突做准备,比如近段时间虽然中美关系谈不上多好,但是美国财长耶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人却相继访华,这反而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迹象,因为美国人的“典型做法”就是“在发动攻击之前加强接触”,俄专家卡申指出,虽然布林肯一再强调要与中国“负责任”的竞争,但事实上,美国是在为有可能会发生的冲突做准备。换句话说,美国高层频频与华互动,实际上很有可能就是美国方面放出的“烟雾弹”,目的就是为了在“动手”之前管控风险。
而从客观角度上看,俄专家的言论虽然令人吃惊,但是也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如今中美关系目前虽然还能够以对话和沟通的方式来进行缓和,但是说美国正在为“冲突做准备”实际上并不夸张。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美国本身的客观原因。
首先是客观上说,美国没有“退让”的余地。历史上曾经先后崛起过不少世界大国,如最早期的西班牙、后来的英国、法国、苏联等。这些国家与美国实际上都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这些国家实际上本质上都可以被看做是“民族国家”。因此,在西班牙被英国击败、英法“全球帝国”瓦解,苏联解体之后,这些国家总有那么一块“一亩三分地”,是谁也抢不走的“自留地”。因此,这些国家在全球竞争之中败给后来者之后,还能够“退守”。而美国本身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没有“美利坚族”这种说法,一旦美国“全球霸权”不再,那么美国很有可能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后果。
毕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民族国家还是会存在的,一旦用利益整合在一起的美国各州因利益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分歧,美国是不会有一个“俄罗斯”的留下来的。
从主观角度上看,中美两国的矛盾也很难调和。这就是美国主观上的“贪婪”所致的。实际上,中方在对美态度上已经是“一让再让”,曾经中方在工业化的过程之中,不得不采用了很多化石能源,这引起了美国的指责,说我们要降低排放。结果如今我们已经是全球新能源大国了,在新能源技术上已经超过美国,美国却反过来指责我们新能源“产能过剩”。可见,美国压根就不在乎全球环境变化,他们想要的就是不想让中方发展罢了。试问这样的美国,中国能满足得了吗?答案显而易见。
美国一方面通过美元霸权,收取全球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过上如同美国人一样的富足生活,这其中就是美国自私自利的本质在作祟。美国如此霸道,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正义国家所无法接受的,全球各国过上好日子的期望是大势所趋,即便是美国也不可能阻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