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自律往往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被视为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

然而,当我们提及自律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种种严苛的规范与痛苦的坚持,仿佛自律就意味着必须强迫自己去做那些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但《人民日报》的这句话却为我们揭示了自律的真谛:“真正的自律,不是一味强迫自己去做本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打心底里认可自己需要去做。”

2

在当今社会,这种从心底里生发的自律,其实并不鲜见。

网红噗噗叽叽的例子,很好地诠释了源于兴趣才成为自律更新做饭视频的现象。

噗噗叽叽,原名陈丽丽,原本是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却因兴趣走上了美食创作的道路。

她的男友林先生因工作原因,希望吃到家里的饭菜,于是噗噗叽叽开始尝试为他制作便当。

出于对烹饪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记录,她开始拍摄并分享自己的做饭过程。

这些视频不仅展示了她的烹饪技巧,更传递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用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噗噗叽叽的美食视频逐渐走红,吸引了大量粉丝。

她的厨房整洁可爱,厨具精致小巧,每一道美食都看起来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噗噗叽叽做饭是一种享受,她的视频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而噗噗叽叽之所以能够持续更新视频,源于她对烹饪的浓厚兴趣。她不仅享受制作美食的过程,还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这种兴趣驱动着她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烹饪水平。

同时,她也从粉丝的反馈中获得了动力,更加坚定了继续创作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在《自控力》一书中,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指出,真正的自控力并非来自外部的强制,而是源于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当我们从心底里认同某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时,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努力,即使过程中充满艰辛与困难。

这种内心的认同与驱动力,是自律得以持久与深入的关键。

以健身达人小李为例,他并非一开始就喜欢运动,甚至在初尝健身时还感到痛苦和煎熬。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逐渐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也深刻体会到了健身对于身心健康的诸多益处。

首先,健身显著提升了小李的身体素质。通过持续的锻炼,他的肌肉变得更加结实有力,心肺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不仅让他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精力充沛,也提高了他的抵抗力,减少了生病的可能。

其次,健身让小李的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运动能够释放压力,缓解焦虑,让小李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同时,健身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自我突破,也让他更加自信,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

最后,健身成为了小李生活中的一种享受。他逐渐发现了运动的乐趣,享受每一次汗水淋漓的快感,也享受每一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每天的锻炼不再是一种被迫的任务,而是他主动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自律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但这里的自律并非简单的自我约束,而是建立在对自己、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之上。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持续的努力与付出时,我们才会真正地从心底里认同自律的必要性,从而付诸行动。

4

同样,在职场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小张是一名程序员,他深知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持续学习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虽然学习新知识常常意味着要牺牲休息时间,但小张从未因此感到痛苦。

相反,他乐在其中,因为他深知这是自我成长的需要。这种从心底里生发的自律,让小张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攀升,成为了业内的佼佼者。

真正的自律,往往伴随着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当我们从心底里认可某件事情的价值,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时,我们就不会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反而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

这种自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更能够让我们在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要培养这种从心底里生发的自律,并非易事。我们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从而找到那些真正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事情。

我们也需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被外界的评价和期望所左右,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和必要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失败。因为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动力和坚持的理由。而这种接受和认识,正是培养内心自律的关键。

当我们从心底里认同并接受自律时,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些看似痛苦和艰难的事情,其实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而这些经历,也将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和回忆。

“自律不是枷锁,而是通往自由的钥匙。当我们从心底里认同并接受自律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