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七章》有言:“信不足,有不信。”人一旦丧失了诚信,就很难再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而不守信的名声也会伴随一生。

从前,有个商人带着一批货物在水中航行,忽然,下起了大雨,一股大浪袭来将商人卷入水中。

商人大喊救命,这时附近的渔夫赶到,商人赶紧道:“快救救我,我给你一百两作为报答。”

渔夫把商人救了起来,可商人却只拿出了十两银子,说:“这是你的报酬。”

渔夫不接,说道:“你许诺的可是一百两,并不是十两。”

商人却说道:“你怎如此不知足呢?一下子得了十两还嫌不够?”

渔夫说:“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你许诺给我一百两,就该兑现诺言。”

商人摇了摇头,不再搭理渔夫。

过了一段日子,商人的船又触礁翻了,那位渔夫也恰巧经过,商人喊道:“救救我,这次给你三百两银子。”

渔夫划过,头也不回地说:“喊相信你的人来救你吧。”

最终商人被淹死了。

《道德经第八章》有言:“与善仁,言善信。”

与人相处应真诚相待,说话应恪守信用,说到做到,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商人便是因不守承诺,最终丢掉了性命。

不守诚信是违背道德的行为,不止会遭受道德的谴责,还会产生信任危机。

人活一世,一朝失了诚信,就会沦为孤雁,无人再愿与之交往。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做人唯有诚实守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获得他人的信任,处处受到他人的欢迎,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碧月 来源:老子道德经

 不失诚信,是做人的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不失诚信,是做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