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时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二政治委员的龙开富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散步。

突然,他感觉心里特别不舒服,于是便返回到屋里对老伴说:“看来我快要不行了,你们也该考虑我的后事了。”

说完这句后,龙开富便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身旁的老伴一脸疑问,纳闷地问道:“你今年才68岁,身体也不差,再说你昨天还出去钓鱼了,怎么今天就突然说自己快不行了?”

龙开富没有回答,只感觉一阵心悸。

下午4点,广播里传出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躺在床上的龙开富听到后,立刻坐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时不时还摇头晃脑,十几秒钟后,他对着门口嚎啕大哭:“毛主席,你怎么就走了啊 ,留下我在这个世界上该怎么办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人听到龙开富的哭声 ,第一时间冲进房间,这时他们才明白,原来,作为曾经毛主席警卫员的龙开富,和毛主席有着心灵感应。

1908年,龙开富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民,靠着租借地主家的一亩三分地过活,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4岁那年,龙开富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由于这个家庭负担不起昂贵的治疗费用,他的母亲在不久后便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

母亲去世后,父亲整天意志消沉,身体越来越差,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照顾年幼的龙开富,于是便把龙开富过继给了他的舅舅。

15岁那年,不幸再次降临,舅舅也去世了,孤苦无依的龙开富又跟在了爷爷身边,走街串巷,成为了一位瓦匠工学徒。

1926年,大革命到达了高潮,农民运动风起云涌。这个时候,龙开富加入了农民协会,在一次斗争中,他用刀捅伤地主家的少爷,因此成为了地主乡绅的死对头。

如今茶陵县城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于是龙开富便决定去寻找革命的队伍。他先是在当地农民协会要到一封介绍信,接着又跑到大革命发源地广州,但始终没有找到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偶然的机会,龙开富听说在武汉发现了共产党人的踪迹,于是他又来到武汉寻找,恰逢这个时候汪精卫叛变革命,武汉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根本就打听不到有关共产党的任何消息,更别说找到共产党人了。

龙开富身上的钱已经花光,为了接下来的生活,他只好来到车站码头帮行人挑箱子赚钱。

一天,龙开富在挑行李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姓蔡的先生,两人聊得很投机,蔡先生听说龙开富要找共产党,耐心地劝他说:“你还是先回老家茶陵躲起来,一定会有革命军过去的。”

龙开富点了点头,按照蔡先生所说的,回到了茶陵老家。

那时,龙开富只有19岁,他一个人躲在茶陵东边的秩堂山,靠着打猎,吃野菜度日。

好在,上天没有辜负龙开富的一片赤诚之心,他遇到了人称“宛麻子”的工农革命军一营党代表宛希先,在说明自己的来意后,跟着宛希先见到了毛主席。

当时,队伍回到茅坪,宛希先在八角楼向毛主席汇报情况,他说:“这次我从茶陵带回了一个小伙子,你不是需要一个人帮你挑挑文件书报吗?我看他正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笑着说:“你倒是有心了,也好,那些书籍文件没有人收拾,总不能一直放在那里不管,你去将那名小伙子找来,我和他见见面。”

这是龙开富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他始终不敢相信,自己参军后没多久,就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第一次见面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毛主席亲切地问龙开富:“你叫什么名字?家里是做什么的?” 龙开富紧张地回答道:“我叫龙开富,父母都是农民,他们都已经去世了。”

毛主席听到后低下了头,他也十分同情眼前这个小伙子的遭遇,但紧接着毛主席又问:“那你还回去吗?”

龙开富摇了摇头:“回去会被地主杀掉,我这次出来,就是想要跟着共产党走。”

毛主席很是欣慰,他拍了拍龙开富的肩膀:“那你就留在我这里,帮我做点事。”

就这样,龙开富留在了毛主席的身边,成为了一个“挑夫”——专门给毛主席挑一担四方箩,也就是皮箩,里面装着的,都是一些机要的文件以及毛主席的书籍。

当时,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人员并不多,但每一个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贺子珍专门给毛主席整理文件,抄写材料,杨岳彬是宣传干事,警卫员杨梅生,李根勤等人整天挎着一把枪,那些送信的通讯员也带着枪。

再看看自己,身边只有一根扁担和皮箩,龙开富越想越失落,他总觉得自己没帮上什么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龙开富实在忍不住,他问谭政:“谭秘书,我到底是不是警卫员啊?为什么整天就是担着这两个皮箩。”

谭政回答说:“实际上你做的这个叫机要保管员,专门负责保管一些机要文件,要知道,这些文件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做的这一行也非常重要。”

刚好在这个时候,毛主席走了过来,他听到了龙开富与谭政之间的对话,于是解释道:“小龙啊,你是在给我做勤务员,和他们一样,都是我的警卫员。”

龙开富听到后非常欣喜,高兴地问:“我也是警卫员吗?”

毛主席点了点头:“当然是啊,咱们都是为了革命工作,你不要看他们都拿着枪,而你拿着扁担,关键时候,扁担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也能上阵杀敌。”

经过毛主席的开导,龙开富越来越自信,他力求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有空的时候,也会和其他警卫员一样,为毛主席站岗放哨。

毛主席说的扁担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时候还能上阵杀敌,也在后来得到了验证。

当时,毛主席审时度势,打算借着有利地形,好好教训教训身后追击而来的敌人,红四军前哨第一个和敌人交上火,他们边打边退,一步一步将敌人引诱到伏击圈内。

霎时,枪声四起,红四军对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但由于我军枪支弹药较少,很多战士只能使用梭镖,石块等一些武器攻击敌人,这也造成了火力不集中,让敌人有机可乘。

突然,一小股敌人向着毛主席冲来,由于没有退路,毛主席便命令身边警通排(警卫通信排)的战士上阵杀敌,排长贺庆元说:“我们都上阵杀敌了,谁来保护您?”

毛主席大喝一声:“我不需要保护,给我一把枪,我也上。”一旁守护皮箩的龙开富见状,也拿起扁担冲到毛主席身边,对毛主席说:“我也跟着您一起冲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见龙开富过来,毛主席急了:“这些文件很重要,你上去了,谁来保护这些文件?”

这时,贺子珍因为怀有身孕,不方便参加战斗,于是便立刻上前对毛主席说:“我来守着这些文件,放心吧!”

毛主席见状,点了点头,带着警通排的这些战士,冲向了那一小股敌人,这回,扁担真的在战场上发挥了作用。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龙开富发现毛主席爱好读书,于是他每次出去的时候,都会给毛主席寻来一些书籍。

1928年2月下旬,工农革命军攻破江西宁冈新城并活捉县长张开阳,同时还缴获数百支枪。

这个时候,龙开富突然想起了毛主席的吩咐,只见他冲进城里,带出了大量“书籍”,然后怀着美好的心情,回到了毛主席身边。

毛主席伸手在箩筐里翻了翻,不禁皱起了眉头,笑着对龙开富说:“小龙啊,这些都是收税用的田亩书册,不是我想要的书籍。”

龙开富听到后有些失望,苦笑着对毛主席说:“那您想要什么样的书籍?”毛主席回答道:“我想要马列主义的书,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开富摸了摸脑袋,疑惑不解,很明显,他并不清楚那是什么样的书籍,于是只好对毛主席说:“我不认识字,也不知道马列主义的书长成什么样。”

直到这一刻,毛主席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这里,他亲切地对龙开富说:“小龙啊,从现在开始,我便教你读书写字。”

那时的井冈山,物资匮乏,毛主席为教龙开富写字,便收集了一些香烟的硬纸盒,将它们裁成一个个小方块,在上面一笔一划写上汉字,要求龙开富等警卫员每天至少学会一个汉字。

在毛主席的精心教导下,加之龙开富自己愿意努力,几个月后,他也逐渐认识了一些汉字。

1928年5月,毛主席派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攻打茶陵高陇。

这里的敌人听说红军过来,吓得抱头鼠窜,找不着北,于是龙开富便趁着这个机会,冲进屋里寻找书籍,将找到的书籍全部都装进了一个袋子中。

第二天,湘敌吴尚的一个团和茶陵当地的挨户团反扑高陇,三十一团一营与敌激战,这个时候,龙开富沉着冷静,将那些找到了书刊报纸进行了挑选,还找到了一本《三国演义》。

龙开富心想,毛主席要是看到这本《三国演义》,一定会很高兴。

5月18日,朱德率领二十八团和三十一团一营会合,打垮了高陇的追兵和守敌。

当天晚上,龙开富一人挑着近百斤的书籍,沿着山路回到茅坪,那个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雨,导致路滑难走,龙开富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回到了茅坪。

当他回到茅坪的时候,衣服已经全部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而那些书籍,则安然无恙地躺在箩筐中。龙开富顾不得其他,马上找到毛主席,将这些书籍全部送了过去。

毛主席看到《三国演义》的时候,心里非常激动,连忙夸奖了龙开富,同时还不忘关心地说道:“你快去洗个澡吧,换一身衣服,不要感冒了。”

得到毛主席的夸奖和关心,是龙开富最高兴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龙开富的关心,从来不会吝啬和掩饰。

有一天晚上,龙开富在河边放哨,突然不远处冲出一只老虎,情况危急时,龙开富毫不犹豫地开了一枪,惊退了老虎。

当时连长还以为有敌情,马上率领部队准备战斗,但等了很久,始终没有动静。

待了解情况后,连长勃然大怒,说龙开富这是乱开枪,还集合部队点名批斗龙开富,毛主席知道后,说:“这还了得呀,阶级兄弟。”

于是立刻找到那名连长谈话,告诉他长官不打士兵的道理,在毛主席的教导下,那名排长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活捉了张辉瓒,还从他身上缴获了两支派克金笔,其中一支送给了周恩来,另一支则送给了龙开富,毛主席希望龙开富能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毛主席临时编入中央三纵队,这个队里除了毛主席和警卫员以外,其余的就是马夫,挑夫,担架人员等。

当时龙开富担任红一军团司令部第四科科长,他听说毛主席在第三纵队,于是便急匆匆地跑来,对毛主席说:“主席,我跟着你走,不管你在哪?我都跟在你身边。”

毛主席说:“你要跟着我走,那个科长怎么办?”

龙开富回答道:“我两边都当着,不耽误事,只要能一直跟着你,做什么我都不后悔。”毛主席听到后,没有再说话,我想,他此时心里一定很感动。

见毛主席没有说话,龙开富主动走到一个箩筐身边,里面装着的,还是那些重要的文件。

时间好像又回到从前,那个时候龙开富也是整天跟在毛主席身边,担着那些机要文件。

长征路上,数不清的艰难险阻,红军不仅缺医少药,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大家只能吃野菜,啃树皮度日,很多战士因为营养跟不上,身体越来越虚弱,倒在了途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天帮毛主席挑文件的龙开富,无疑是非常辛苦的一位,很多时候,毛主席都主动提出要扔掉一些书籍,用来减轻龙开富的负担,但龙开富却坚决不同意,他知道这些书籍对毛主席很重要,所以不管再怎么累,他都不会扔下任何一本,哪怕是一页纸。

1936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在这里,龙开富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一个名叫高玉清的陕北姑娘。

起初,高玉清对龙开富并不是很满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听说龙开富跟在毛主席身边出生入死,寸步不离,心里十分感动,她相信毛主席的眼光不会有错,龙开富是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人。

1937年,龙开富和高玉清正式结婚,成为了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这一年,是龙开富陪在毛主席身边的第十年,一个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十年。

5月1日,当初在井冈山共同战斗的一些老战友相聚在一起,因为这天是劳动节,所以他们准备一同前往拜访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住处,杨梅生,罗荣桓等人提议说:“主席,我们这些井冈山下来的同志一起跟您合张影吧。”毛主席非常爽快地说:“好啊!”

随即,贺清华立刻找来了摄影师,大家也都迅速站好了位置,就在开拍的前一刻,毛主席突然说:“还要等一会儿,我们这里少了一个人,龙开富还没有来,他去哪里了?”

有人说:“他可能去山上开荒了。”

毛主席点了点头,说:“再等一等吧!”说完后又对李久长说:“麻烦你跑一趟,去将他找来。”

李久长听到后,立刻跑到山上,找到了正在垦荒的龙开富,他对龙开富说:“毛主席找你过去照相,大家都在等你哩!”

龙开富听说毛主席要找自己,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锄头,和李久长一起跑下山去。等他来到毛主席身边的时候,脸上布满了汗水,衣服上也全是泥土。

毛主席高兴地对龙开富说:“马上要照相了,你站在我身边。”

说完后又看了看四周,发现大家都戴了帽子,唯独龙开富没有,于是他又将自己帽子取下,放在了龙开富的头上。随着相机“咔嚓”一声,这个画面被定格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相的时候,原本龙开富并不在场,但毛主席却没有将他忘记,十年的陪伴,十年的风雨,龙开富一直坚定不移地跟在毛主席身边,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无法用深厚来形容。

1945年,龙开富根据组织安排离开延安,前往东北工作,虽然之后不在毛主席身边,但他会一直将毛主席记在心里。

1950年,东北军区收到了毛主席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写给龙开富的。

大家听说毛主席给龙开富写信,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毛主席在信中表达了对龙开富的关心,告诫龙开富要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工作,这封信虽然字数不多,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非常浓厚。

龙开富拿着手里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最后热泪盈眶,他都没有发现。

1955年,在我国的第一次授衔仪式上,龙开富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那个时候,他本想继续留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但由于部队缺少后勤干部,所以龙开富又收拾好行李,前往了东北,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龙开富回到北京看望毛主席。

一进门,毛主席便说:“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看我?”龙开富回答道:“最近工作太忙了,其实我早就想回来,只是一直没有时间,这不一有空,我就回来看您了。”

毛主席握住龙开富手,关心地说道:“工作再忙也要劳逸结合,今后多抽点时间回来看我。”

龙开富笑着点了点头。

那天晚上,毛主席还专门设宴招待了龙开富,告诉龙开富要不忘学习,永无止境。

1977年 ,毛主席去世的第二年,龙开富躺在床上,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毛主席而生的,我还想要回到他身边。”

家人们听到后都掩面哭泣,龙开富和毛主席之间的感情,他们是知道的。

2月3日,龙开富在沈阳去世,龙家人把龙开富最后的愿望上报给了党中央,叶帅得知后,非常感动,直接批示同意了这个请求,将龙开富的骨灰安葬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刻,龙开富实现了他永远守护毛主席的心愿。

龙开富老将军的革命道路虽然没有多数开国将军那么的波澜壮阔,但是他的人生,却是在忠诚守护中,烙印下了自己的传奇,让人可敬又可佩。